《大道行》之精选(四十四)
观过昨夜的风和今晨的气,面对此山此水、此情此景,无极道人概叹人世茫茫、世事兴衰,不禁又想起古人的一首词来,即吟道: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阕吟罢,师徒四人即下山而去。 四人沿秦岭北麓西行,避过繁华闹市,只走山路,间或也过山村。所见村民皆纯朴豪爽,颇有古代遗风。 无极道人于此地重游,不禁又遥想那祖师昔日在这一带修真传道时的情景,记起了丘祖《磻溪集》中的《旧游》诗,轻轻吟诵起来: 秦川渭水好行程, 不问长亭及短亭。 西岳云开仙掌白, 南山两过佛头青。 丹霄仿佛舒晨彩, 碧岫参差列画屏。 海上交朋闻我道, 虚心侧耳尽来听。 不几日,四人已来到终南山上。 终南又名南山,也称地肺山,古名太乙、中南、周南,秦岭主峰之一,为道家福地之一。《西域记》谓其山发迹于阗,终于关中,故曰终南。有南山、金华洞、玉泉洞、日月岩等胜迹。钟离子、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均在此修道。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终南山》一首以写其幽: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四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从终南山再往西行,则到了周至县的楼观,这就是道教著名的胜地了。据《楼观本起传》所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为道教最早的宫观,历代屡有修葺或重建。 《史记》上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相传道家鼻祖老子就是在楼观这地方讲经并写下了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的。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全书分八十一章。 《老子》一书文字洗练简朴,但所阐明的道理却极宏富深奥。从历史文献看,在先秦时期,这本书已广为流传,许多著名思想家已谙熟此书,接受它的思想。在其后的岁月中,《老子》一书的影响更加广大深远,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没有不知道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能看书的人皆读气书,领会一字一句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不识字的人,也从《老子》一书已化为日常语汇中的警句,吸取营养,体悟天地生化运行的道理,明了做人的根本。 《老子》已溶化为中国文化的血液,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田。 现代思想家鲁迅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鲁迅选集》第四卷第378页)这话只有深明中国文化的人才说得出。 又有一个叫张默生的人,编著了一本《老子章句新释》的书,1946年由东方书社刊印,1988年成都古籍书店又据此版影印,书的《自序》中写道: 中国有最当注意的两部书:一是儒家的《论语》,一是道家的《老子》。这两部书,凡略通文字的人,都应当一读;并非号称专门的学者,才可配去研究。因为《论语》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世的平实道理;《老子》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世的最高原理。一是事理的当然,一是事理的所以然。我们在世为人,自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对于一切事理,不但要知其当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算是一个明白通达的人。《论语》、《老子》二书,正有此二大功用,所以不能不读。 道家尊崇《老子》,正在于它讲出了宇宙运化、做人治世的最高原理。 战国时代有个号称“河上丈人”的,最早为《老子》作注,即为《老子河上公章句》。《河上公章句》以治身养生为说,为道家养生术要典。 让我们从《老子》中摘引几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者,万物之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治大国,若烹小鲜。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师徒四人在道观内参拜过太上老君灵位,又在说经台将《道德经》默诵一遍。由说经台再往里去,在问仙沟口的山崖下,有一深而阔的石洞。师爷告诉王力平,这就是吕祖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