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先哲中,老子是最为著名的一位。他仅仅五千字就使道德有经,他的一句“无为而无不为”亦成为历代饱学之士恪守一生的信条。而由他发端的道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升华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我们民族前进的指南针! 然而老子所处的周朝却是令人失望的,那时周王室式微,诸侯群起争霸,天下礼崩乐坏。在这种情况下,失望的老子决定避世,骑上一头青牛向西而去,至于最后到了哪里,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没有一个确切的记载。流传比较广的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老子“西出流沙西”,最后走到了甘肃一带,然后在当地讲学传经,最后终老于此。 二是“老子化胡”,传言老子一路向西,西出函关,到了西域(包括天竺)。那时天竺人胡蛮未开,老子就在当地讲经传道,教化胡人。最终在老子的教化下,诞生了佛祖释迦摩尼,然后有了佛教,并由此诞生了一部《老子化胡经》。《高士传》中就曾说:“老子出关,入天竺国,教胡王为浮屠。” 第三种被认可度最高,就是老子赴秦讲学,卒于扶风,后葬于楼观台。 这个版本中的传说中涉及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尹喜,他在周康王时被拜为大夫,喜好天文星象。他在家中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命名为“楼观”。到周昭王时,他在草楼观上夜察天象,看到东方有紫气西行,知道不久将有圣人向西度关而来,便放弃中央的高官厚禄,向上级申请改任函谷关关尹,以等圣人驾临。 周昭王二十三年五月,尹喜感觉圣人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就吩咐洒扫关前四十里大道,夹道焚香,自己则沐浴斋戒,以候圣人驾临。七月十二日,关吏果然见到一个白发老人,坐在一辆青牛驾着的白车子上,来到关前,不用说,这个人就是老子。关吏连忙拦住老人,施礼说道;“关尹有令,命我请老丈稍留片刻。”连忙报告尹喜。 尹喜闻报立即换上朝服,赶到关门,对老子倒头就拜,说道:“我久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大圣人将从此关经过,特地来此恭候。”然后在自己的楼观中供养老子,执弟子之礼早晚侍候。 老子见尹喜心善,便正式收他为弟子,每日讲经,又将自己亲笔写就的《道德经》传授给了他。尹喜那个高兴啊,终日持诵奉行,以求早日领悟。老子在函谷关前后住了一百多天,向尹喜传授了许多玄机妙理。到了第二年四月,老子仙逝,葬于说经台西就峪口之大陵山“吾老洞”,楼观由此名扬天下。还有种说法,就是次年的四月二十八日,老子在尹喜所居的终南山升天,最终成仙。 送别了老师,尹喜辞去官职,在楼观中继续修真悟道,并将老子修身治国、去奢灭欲的理论全部记叙下来,编为三十六章,取名《西升经》。同时,还将自己修炼心得著书九篇,世称《关尹子》。从此,楼观成为道家人物的云集地和老子学说的传播地。 老子和尹喜去世后,他们所创立的道文化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生根发芽。自《道德经》在16世纪传入西方后,受到了欧美国家的疯狂追捧,如今西文版本已有250多种之多!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仅次于《圣经》! 如今,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文化在西方倍受瞩目,得到海外越来越多不同民族的学习与信仰,按照道教的方式完满人生,俨然成为一种崇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今人类文明正面临种种危机挑战,道家道法自然、尚和不争、崇生贵德等思想,对于消除现代文明的弊病,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全球变暖、物种快速消亡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回归自然,保护环境,人类才有永久的和平与平静。而这正是道教的一贯主张,所以道教思想完全能够给当今迷茫的世界指出一条通天大道! 可喜的是,在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到来之际,3月2日在当年老子传经授道的楼观遗址,首届西安楼观•中国老子文化节将正式开幕,同时道文化展示区开园也将开园。一场融圣人、圣地、道德经于一体的道文化朝拜之旅就此启程,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将在世人面前得到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