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454|回复: 2

你知道吗?科学证明,人体经络是存在的!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回帖

32

积分

采药

积分
32
发表于 2022-1-7 1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你知道吗?科学证明,人体经络是存在的!


反中医者以解剖学证实经络在人体中不存在为根据否定中医理论,所谓的眼见为实。然而这是因为他们认知的局限性使之一叶障目,或者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学术界将“可见或可探测性”作为科学准则,被称作所谓“实证科学”,其实质就是除可见事物或物质外,其它不予承认。
其实这种认证方法存在着一种短视行为,三百年前人们还不知道电为何物,难道电就不存在吗?所以这种思想本身就是荒谬的!
没有发现经络并不意味着没有经络,就像没有发现希格斯粒子、引力波之前它们也是存在的。
而经络学说是否经过“实证科学”的检验了呢?它有可探测性吗?答案是肯定的!
上世纪90年代, 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 主持经络研究,最终由天津的研究小组取得突破。他们发现经络是由三条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条,再由五条纤维条卷成一束,数量繁多的这种线束结成片状,有点像计算机中的排线结构。 这项研究的论文1998 年三月第一次发表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接着在2000 年应邀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医学研讨会”中发表。
另一个对经络进行实证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
1972年,为了终结学术界对中医经络的争论,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召集了一些中科院的生物物理学家、生化学家和医学方面的专家共同讨论经络是否存在的问题。最后周总理拍板,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科学家祝总骧负责这项具体研究工作。总理当时问他,你能不能研究出来?祝老对中医理论从无了解,而且他那时还特别排斥中医,但这是总理交待的任务又不能不接。于是祝老勉强答应了下来。
上级主管部门调派祝总骧教授去研究经络,组建了北京经络研究中心。
祝教授做过多年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他后来对我说,他当时心想,经络?哪里有这个东西呀?解剖学和生理学中都没有见到、说到经络,人活得好好的。既然上级调我去研究经络,我就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去证伪,证明经络并不存在,就可以交卷了。
接下来怎么证伪呢?用生物学的声、光、电、热、磁、核吗?用声学怎么测?于是他们拿来一个听诊器和一把胶质的叩诊锤,随便选择身体的哪个部位一边敲一边听,看看有经络的地方和没经络的地方声音是否有所不同。他们拿着诊锤边敲边闭着眼听,有声音不一样的就用红笔在身体的那个部位标注下来,然后再换一个地方,等他们按照经络图上的循行部位敲了一圈后睁开眼,把红点连成一条线,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这与图上所画的一模一样啊!为了排除人为等偶然因素,他们第二次就专门设计了一个用计算机控制的小气锤,用声谱仪来进行分析,他们拿着通电的小气锤在测试者身上敲,当他们敲到穴位时就能捕获到一个高振动音,标注后连线,实验结果和上次一样。他们接着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这次让测试者手攥一个参考电极,然后测试者拿着一个测试电极,沿着经络循行线的方向来垂直划线,等一划到经络循行线的这个点时,电流计的指示针就发生偏移,说明局部的电阻降低,电流增大,电流强度增强了,再换个地方找出另一个低电阻点,结果发现低电阻点的连线与刚才那些高振动音的连线是重叠的,都是经络循行的路线。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们经常做类似的经络实验研究。
为了使叩诊锤叩击的力度均衡,他专门请人做了一个由单摆机控制的自动叩诊锤来做实验。
为什么经脉循行线会具有高振动音特性呢?教授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发现,在经脉循行线的深肌层有一条纤细的结缔组织束,贯穿经脉全程。但是这条神秘的纤细的结缔组织束到底有什么功能,现在还是一个谜。
意外的是,祝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不仅没有能够证明经络不存在,反而证明了经络是真实客观存在的。祝教授的研究方法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步。因为祝教授认为,古人不可能用复杂的方法和精密的仪器来发现经络,所以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越简单越好。
祝教授用电学的方法测定,经脉循行线具有低阻抗特性,为什么会具有低阻抗特性呢?
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的表皮角质层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角质层越厚导电性能越差,角质层越薄,导电性能越好,于是就使经脉具有低阻抗特性,但是这样的结构对经脉来说,生理意义是什么,又是一个谜。
祝教授的研究室运用上述声学和电学的方法,几十年来测试了几万人,都能够准确地找到14经脉的循行线,而且和《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经脉循行线、和一千多年以前宋代铸造的针灸铜人模型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
还给动物和植物进行了测试,在动植物上,都有高振动音和低阻抗的循行线。
于是这位最初抱着证伪的决心来研究经络的教授,比任何人都相信经络的客观存在,他甚至说,「经络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有生命,就有经络。
祝总骧用声学和电学的方法测得的经脉在体表的循行线,只有一个毫米宽,离开了这一个毫米,就没有了声学和电学特异性的特征了。
经脉就像是一条河,河道中水的宽度是确切可以测量的,但河水对周围湿地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个有限可测量的宽度。也就是说经脉对周围的影响不局限于这一毫米的宽度。
美国的医生研究发现,极个别的人针刺没有疗效,原来是基因缺陷所造成的。
关于经脉传感特性的研究发现,如果给经脉施加垂直的足够大的压力,传感可以被阻断,压力解除后,传感恢复。但从经脉循行线侧方施加过来的压力,不能阻断传感。所以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要让病人宽衣解带。
在用冰块把皮温降低到25℃或者把经脉温度降低到21℃左右的时候,传感也被阻断。移除冰块,随着皮温和经脉温度的上升,传感随之恢复。因此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房间的温度不能太低。
研究发现经脉传感的速度因人、因地、因时间的不同,差异很大,但都在250px/s以下。有人针刺环跳穴,进针以后,针感闪电般地传到脚跟,这不是经脉的传感,而是扎到了坐骨神经干上,这是神经干的传导。
神经干对刺激的传导速度在30~90m/s之间,是非常快的。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流遍大小循环又回到左心室,只需要20秒钟多一点点,也是非常快的。可见经脉的传感速度,既不是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也不是血液的流动速度。
为什么刺激穴位会诱发传感,现在也是一个谜。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上神经末梢和小神经束特别密集,和非经脉循行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经脉敏感程度比其他区域高的原因所在。
此外,有人用超微红外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热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红外辐射特性,这是由于在经脉循行区的表皮和肌层,毛细血管比非经脉循行区要密集很多的缘故,毛细血管密集,血液循环就旺盛,代谢也就旺盛,产热就增多,于是就发生了高红外辐射的现象。
有人用超微冷光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光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冷光辐射特性,这可能和经脉循行区的肌层有密集的肥大细胞有关。因为肥大细胞和其他细胞相比较,可以发出较高的冷光。
临床可以见到,在经脉循行线上出现过敏带、苍白带、潮红带、皮疹带、立毛肌收缩带等,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经脉的可见现象。由于肥大细胞还参与过敏反应,所以就怀疑,这种现象是不是和经脉循行区域肥大细胞密集有关,当然目前并没有定论。
此外,针刺后,可以在经脉循行线上测到微脉搏的搏动,针刺前并没有这个现象。研究还发现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磁场特性,但这些特性的机理都不明确。
核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经脉循行线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扩散线,也就是说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经脉循行线来扩散的,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追踪到同位素沿经脉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可以拍摄到其三维立体图像。但同位素的这种扩散途径和机理至今不明。
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高钙离子浓度特性、高二氧化碳释放特性,但机理都不明确。
总结一下,经脉是多种已知结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新的功能系统。
使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老祖宗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并且能把经脉的循行路线描述得清楚准确?又是用什么方法发现了中医学中的许多原理?
而我们现代人别说发现这些东西,就连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以致对它不理解了,甚至想到要淘汰了。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进步呢,还是退步呢?

9

主题

6

回帖

49

积分

采药

积分
49
发表于 2022-1-8 1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的智慧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黄帝内经》甚妙啊,值得学习。

4

主题

5

回帖

32

积分

采药

积分
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09: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11-23 16:25 , Processed in 0.10226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