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876|回复: 0

复归于无极——志同道合的武术与道家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285

回帖

432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24
发表于 2017-10-24 17: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乔凤杰


道家对道这一超验心的崇尚,为传统武术训练确立了一个极具诱惑的终极目标,并使习武者对自身潜在的超常能量充满信心。道家之“复归于无极”的基本思路,完全可以被作为传统武术之超级心理训练的根本原则;作为其“复归于无极”的彰显超验心的专业方式,道家炼养的技术与理念,分别被某些拳种吸收改造成了内功功法与技战术训练的指导理论。
  
1、复归的理路
    作为一种超验心,在老子的思想系统中,道即是自然道即是无待,而且道既是无也是有。既是无,也是有,可能是道这个概念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无即没有任何的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它既可以表示去除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的过程,也可以表示去除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之后的主体境界。道,乃是去除一切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以后,在没有任何的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境界中显现出来的超验心。既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化”之后显现出来的道乃是天地万物得以正常生长、发育、衰落、死亡的根据,那么,这种“无化”之后显现出来的道,自然即是最完美的有。从这个角度讲道既是无也是有,乃是无与有的统一体。说道是有,强调道是最完美的有,只是为了表明道对于人类的现实意义。 715.jpg
    既然道是“无化”掉一切经验与“他然”以后的一种主体境,那么,道、无、自然、一,等等,其实都是一回事。对经验世界的“无化”,必然意味着对超验世界的彰显;去除经验心以及由经验心而建构的现象世界以后,彰显出来的必然是真实的超验心以及物自身的世界。正是这种被彰显出来的超验心,必然会逍遥乘化、自由自在
    从传统武术的角度看,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实已经阐述了方法与智慧的关系。就传统武术而言有,乃是武术运动实践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无即道,既可指产生这些具体的方法与手段的人的超验心,也可指无化的过程以及无化以后的无的境界。把老子的这句话放到传统武术的语境中,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最为理想的武术实践方法,根源于习武者本就潜在的超验心;而习武者的这种超验心的显现与发挥,需要习武者通过无化而达到无任何造作私为的精神境界
    笔者认为,在传统武术的语境下诠释老子,并不是对老子的臆解。对道的关注与重视是老子思想的鲜明特色。然而,对道的关注与重视,并不意味着老子完全摒弃了具体的方法与手段。实际上,老子在强调道的根源性质的同时,不但明确强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而把反动与弱用作为处理经验事物的方法论,甚至还就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己,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是谓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生生之厚,是以轻死。 无论是方法论,还是相对具体的手段,都意味着老子对方法的关注。虽然老子并不提倡就方法谈方法,反对造作私为的方法,但是,老子十分清楚无论多么高深的道,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而以具体的方法来表现的。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于此老子的守母以存子的思想逻辑己非常明确。天下万物的产生都有根源,自然处理各种具体事物的方法,也都有个智慧的根源。作为一种超验心,道是理想的经验方法的根源,是万法之母。当潜在于我们的道得以显现时,应对经验事物的方法必然是不需考虑的。既然我们知道理想的方法皆是道的表现何不在现实的万法中通过对现实方法的超越来彰显超验的道呢?
716.jpg
抱神以静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在老子看来,人生最明智之举,是向道的复归,也就是所谓的复归于婴儿、无极、朴。
    “老子之道,本是由遮而显,故况之曰‘无’。他首先见到人间之大弊在有为,在造作,在干涉、在骚扰,在乱出主意,在乱动手脚,故有适,有莫,有主,有宰,故虚妄谿结,触途成滞。其弊总在‘有为’,‘有执’也。……故老子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实非否定圣智仁义.而乃籍‘守母以存子’之方式,‘反其形’以存子也。……老子所说之无、一、自然、玄、远、深、微、诸形式特性,固亦皆可有之,然皆成为仁体属性,或践仁至至之境界之属性。固不只是冲虚之无为本,而是以仁体为本也。此是自实体上肯定仁智,固不只是作用之保存也。此是儒道之本质的差异。”牟宗三先生自有明显的儒家情怀,但也真正把握住了老子思想的逻辑与精髓。
    从现代的角度看,对于人类经验的真实可靠性,老子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老子那里,超验心的彰显具有十分主要的地位,而彰显超验心,最终还是为了保证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具体方法的适宜性与合理性。从理论上讲,生活实践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最适宜最合理的方式只能有一个,即是合于道、合于自然。老子对道的强调,并不意味着老子十分鄙视现实的生活实践,更不意味着老子追求的是一种逃离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事实上“它欲解决的是超越和现实的关系问题。”老子所轻视的“为学”,是那种只重概念思维而忽视道的存在的“为学’。学习合道的知识,在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体悟道的存在,虽然也是一种“为学”,但老子并不反对。
    以适宜的方式正确地处理好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具体事物,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磨练逐渐去除一切人为造作,超越有限的方法而体悟到道的存在,乃是老子处理道与有、无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说重视道与无未必一定要排除对基本技术的学习,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要不断地超越这些技术,而不把这些技术作为僵化的模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各乎!”庖丁所好者.是道而不是技;然而,其所好的道,却是在对技(即术)的反复实践中获得的。其实,得道以后的庖丁解牛所运用的道,也是一种技,只不过不是那些庸俗的屠夫们所理解的技而己。真正的技(即术),乃是在道得以彰显之后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直觉能力,然而,这种直觉能力的获得却也是要经过“无非全牛”、“未尝见全牛’的必然阶段的。
传统武术家们所追求的,何尝不是这种能够充分把握武术实践的道呢?而传统武术家们对这种道的获得又何尝不是要经由一个艰苦的术的磨练过程呢?现在看来,游刃有余的道的彰显,实质是经过了一个从感触直觉到经验直觉,然后再由经验直觉到智慧直觉的熟练与超越的过程
以道为终极目标倡导“复归于无极”,强调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超越方法的局限而体悟道的存在,乃是一种内向性的思维方式。这正是中国古代思维的基本特色。这种独特的“术以道为目标”而不是“术以知识理论为依据”的思想逻辑,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技术训练与实践技巧的艺术追求。
“术以道为目标”,是一个内向的、体悟的、经验的、超越的过程;而“术以知识理论为原则”,则是一个外向的、分析的、理性的、逻辑的过程。正是因此,中国古人在处理各种具体事物的过程中,虽也不乏对方法手段的关注,却很少会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静态的、逻辑的、对象化的研充,因为,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最合理的方法手段绝不是抽象与分析的结果,而只有“复归于无极”,复归于道,才进入了方法手段的最高境界
老子道家对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为了获得圆满生活的智慧,是为了圆满地处理好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老子道家对道的彰显,又坚持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完成。道是最圆满的术,道又是在对术的修炼中得以彰显的。无论是专门的“致虚极,守静笃”的“为道”修炼,还是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以“道进乎技”为指导的“为术”,从形式上看,其实都是“为术”,却又都以“为道”为终极目标。 717.jpg
    人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以一定的方法方式来展开;然而,人的最明智的修养,都应该以道为核心来展开。无论是运用特殊的手段来直接开发人的超验心,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还是通过学习先贤总结的智慧方法,用智慧的方法来处理具体事物,在处理具体事物的实践中逐渐地体悟道的存在,都应该是向无极之道的复归。
    武术,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操作活动;自然,对所有武术活动的操作来说,必然要以术的形式来完成。然而,常令人费解的是,虽然武术活动的操作非常明显地是一种术,但是,传统武术家们却常口口声声地强调,传统武术所追求的,乃是道而不是术。“复归于无极”,这一源自道家的思想观念,是传统武术家们坚信不疑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难道武术的训练过程,可以抛开具体的技术方法而去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道吗?道家那些优秀的传统拳手的精湛技术是与技术训练没有关系的修道使然吗?无论查阅文献资料,还是考察运动实践我们都不
会发现过任何一种有道而无术的拳种。
    其实,在传统武术中,“复归于无极”,只是强调道是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而并不是对武术之术的排斥。“复归于无极”是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损之又损的心理甚至是超心理训练过程。这是一种对心理训练目标的终极设置;自然,在实践操作中,这必然是一种对习武者的极端要求。它轻视与反对人们在运用术时的一切人为造作。在训练心理上的终极追求,使传统武术多少有了一点宗教的魅力。
传统武术对术的根源与目标的高度重视并不排除其对术的深入关注。或许,正是因为传统武术对术的根源与目标的高度重视才使其对每一具体的、局部的术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当然,这种对术的深入研究,是体悟性的、实践性的,而不是分析性的、逻辑性的。对道的重视是为了真正确保术的适宜性与合理性;而对术的深入研究是为了向道的接近
“复归于无极”,是传统武术家们的理想归属。因此,虽然传统武术家们在具体实践中对各种技战术与武德规范等的学习与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传统武术家们却从不敢忘记“为术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力争在“为术”中达到无的境界而体悟道的智慧。“形意拳之道,是先将拳术己成之着法玩,而求之而有得之于心焉,或吾胸中有千万法可也,或吾胸中浑浑沦沦无一着法亦可也。无一法是一气之合也,以至于应用之时,无可无不可也。有千万法者,是一气之流行也,应敌之时,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起落进退变化,皆可因敌而用之也。譬如千万法者,是一形一着法也,一着法之中,亦皆能生生不己也。”
718.jpg
以武论道
拳家为术的最高境界,是以无为有,无中生有;无即母,是拳法的根本;拳家的训练是从对成法的学习与训练开始,但要渐趋于无。拳术之应用,既有法又无法;对拳术之法的理解,既可无中观有,也可有中体无。武术的实践,需要各种实在的、具体的技战术与武德范来保证其实施;然而,传统武术家们提醒我们,一切合理的方法手段,都必然是道的智慧表现无法与有法,是辩证的统一。道是决定一切术的根本,是万法之母。就传统武术而言,最高明的术就是道,道才是传统武术所崇尚的最高级的术。当然这种道与术的观念是充斥于包括技术、道德、养生等在内的传统武术的各个领域的。
所有具体的方法、规范等,均是术;而这些所谓的术,必须是道在具体领域与具体事物中的具体表现。既然道是终极目标,那么,我们何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无中生有的道的顿悟修炼中呢?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难道不可以放弃所谓的武术技术训练吗?笔者认为,“复归于无极”,只是技术训练的一个理想归属,而并不是对修炼方式的特殊要求。其实,即使是“致虚极,守静笃”,它也必须有个方法作前提。它只是提醒人们,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训练都必须牢记道的根源意义。也就是说“复归于无极”,只是强调道对于术的根本意义,而并不排斥对技术的学习。它是对武术训练的一个方向性引导。
    现在看来,技术训练是从对成术的学习开始的,这自然应该算是一种“为学”。对于“为学”与“为道”的相互关系,牟宗三先生有一精彩论述:“为道并不妨碍为学。须知吾人最后所求者均在道。而通道之路有二:一是单刀直入,即所谓‘顿教’,一是由学而至,即所谓‘渐教’。”也就是说“为学”,只是为了渐修悟道。此乃传统武术训练的真正意义。
    “复归于无极”的终极趋向,突出了道在传统武术训练中的重要意义。很多拳种与流派都直接把无化及无之境界作为其训练中一个明确要求与理想目标;大多数的拳种与流派中,都有专门的或多或少的用于修心的训练方式,如传统武术各拳种与流派中形式不一的站桩功等。至于太极拳更是把修心与整个拳术运动融为一体,以无极为前提,无极而太极,以意导动,自然而然,使整个术的运动变成道的发挥过程。此正如陈鑫所说:“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太极拳。”“身法端凝莫测,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四体从心而运,官骸皆悦以顺从,而要皆以乾坤正气行之也。…‘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至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阿。’”“拳虽小技,皆本太极正理。”“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 719.png
意拳对站桩功的研究是深入而独到的,它明确把站桩功作为其整个拳术体系的根基,而且把守母作为整个拳术运动的一个至上的原则。“本拳之基础练习,即为站桩。其效用在能锻炼精神、调剂呼吸,通畅血液,舒和筋肉,诚养生强身益智之学也。”“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立,神壮力匀,气静息平,意思远望,发挺腰松;身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施,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曰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自卫即技击之谓也。须知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要知不动才是生生不己之动。比如机械之轮或儿童之捻转儿,快到极处似乎不动。如观之以动,则是将不动,是无力之表现矣。所谓不动之动速于动,极速之动犹不动,一动一静,互根为用。”
老子已有明显的养生思想,而其对养生方法的论述,则是建立在以无极为终极的基础上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此所抱之“一”,即是道;此婴儿般的专气致柔、无疵的涤除玄览,体现的都是对智慧之道的追求。因此,这种作为养生之理论导向的求道思想,也必然随着传统武术对健身养生的日益重视,成为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健身养生理论之一。应该说,以道为目标身动神静,早己成为传统武术在健身养生方面的理论基础。
“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相对静止),去体会‘不动之动’的微动。再由微动去体会欲动又止,欲止又动,动尤不动之动。这就是王芗斋先生常说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己之动。’有了这种动犹不动,动静相互为用的体会和认识,才能体会呼吸与周身的联系,身外的阻力,松紧力的作用,从而控制在平衡状态下,通过持续锻炼的过程又产生出新平衡。如此循环下去无有止境。”姚宗勋先生对意拳养生思路的总体论述,是与老子道家的“复归于无极”思想完全一致的。 720.jpg
    然而传统武术对道的重视绝不是对术的否定,更不是只要达到所谓的“心无”就足够了。术,是武术的基本内容;没有术,也就不再是武术了。传统武术的训练;必须要从对术的学习开始,即必须要有“为学”或者“为术”。对术的学习与实践,是为了体悟道的存在;而对道的重视则是为了掌握真正的术。就以术为形式的传统武术来说,要求“复归于无极”,强调术对道的依赖性,必然是更为重要的。
在传统武术家们看来,所有的武术拳种的出现,都是也都必须是得道的武术家的智慧表现,而决不是某个聪明的武术家人为造作。虽然这些武术家的得道也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对前人之术的学习、磨练与超越过程。然而,现实中习武者的对术的掌握并不是由道而来的;相反,对多数习武者来说,其对道的体悟,却是经由对前辈武术家们所提供的现成的术的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实现的。我们所好者,道也;然而,这种道的获得,却是在对技的反复磨练中完成的。由道而术,以道为术,是就术的理想而言的,是对术的至高要求;道者进乎技,则是就训练现实而言的,揭示了道的真实获得方式。
除了个别天才的武术家外,对大多数人而言,道的彰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道的彰显,也就是人们对道术的真正掌握,是在对现有技术的反复实践中超越实现的。道,是自己理想技术产生的根源;前人留传下来的技术,则是后人悟道的基础与媒介。
对无的崇尚,使传统武术家们确信,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以“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本能运动状态,而不是什么高明的人为设计。“复归于无极”,则是在告诉人们,人的超验心,即人的潜在本能乃是传统武术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真正的武术运动训,应该向着这个最高的目标奋进。
“复归于无极”,凸显了道家思想的超越追求。在传统武术中,“复归于无极”的目标设置,不但使传统武术出现了独特的“为道”功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使所有的“为术”,都演变成了“为道”的一个外在形式。对“为道”的重视使传统武术的许多拳种与门派中都有一些专门用来开发人体潜能的内功修炼方法;“复归于无极”的训练思路,则使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在运动实践中更为重视本能开发与内在超越,注意排除人为设计与造作,自然也就轻视了运动技术的知识化与逻辑化。正是因此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多表现出了含蓄、谦虚、圆活而鄙视体系思维的技术特征。
721.png
在传统武术的训练思路中,术以道为终极目标自然引导着人们对术的无限探索;然而,这也必然导致术与道的个体性质。传统武术众多拳种与门派的存在,绝不可以说与其没有任何关系。
“复归于无极”,乃是老子道家对传统武术的训练目标与训练方式的方向性的指导。它告诉人们,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乃是使潜在于自身的道得以彰显,而这种使道得以彰显的训练过程,又必须在具体的技术实践中来展开。
  
2、复归的技术
在后期道教的那条以长生术为主轴的炼养系统中,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道教的炼养,是对老子道家之超验理念的具体落实。如果说老子道家对超验心之彰显的论说多在原则与理论的层面的话,那么,道教的炼养,则已经是非常具体的“复归于无极”的专业技术了。作为一种以“治身”为现实指向的彰显超验心的专业模式,道教的炼养理论与方法,对大多数拳种流派的运动理念与技术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促使形成了颇具个性的道教武术。
“即使是从印象式的感觉出发,我们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传统而是由极为庞杂的内容构成的。任何试图用一个单一的线索来贯穿和化约其他历史线索的企图,几乎总是将我们引向某种历史进化论和历史目的论的陷阱,一旦陷身其中,历史进化论背后隐藏着的优越感和自狂心态以及历史目的论的有色眼镜,将使抱了解之同情态度的严肃审慎的历史研究,流为心智简单的‘机械劳作’。在道教庞杂错综的构成要素和历史线索中,有两个方面颇值注意:一方面,道教在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发展出了担负创世和救赎功能的尊神——元始天尊,然而创世神的救赎作用却始终未能贯彻到道教的宗教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早期道教对于养生技术的强调,初看上去,似仍未摆脱巫术的色彩,但如细加寻究,则可发现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事实上,道教在从汉末一直到唐宋的数百年的演化发展中,一直是在这两相互冲突的线索中进行的。当然,作为一种救赎宗教的道教与以长生追求为终极关怀的道教之间,在实际的历史演进中,并不是全无交涉的。我们在道教史上,不断地看到有人试图将二者归于一途。但因这两条进路在根本上的歧异,使得这种努力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笔者以为,杨立华先生对道教的论述是很准确的。对于道教,我们实在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更不可把其完全纳入老子道家系统中。总体说来,在道教那里所谓的道,与老子思想相同,是一种宇宙智慧,是一种圣人智慧,是一种人人潜在的验心;然而,与老子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在道教那里,人们对这种超验心的理解与期望己大不相同。道教的终极目标根本上等同于老子,其内容却是杂而多端异常复杂。以现在的眼光看,它几乎容纳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所有小传统和部分大传统的内容。因此当我们谈到武术与道教的关系时,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为此笔者必须对此加以适当的界定。
就本文所思考的对象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全部了解道教整个体系的所有内容,而只需要考察其中对于武术影响较大的因素。按我们现在的理解,道教对武术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实为炼养的长生炼养系统;而且道教的长生炼养系统在思想内容与思维方式上更为接近老子道家 722.jpg
道教的炼养系统以老子道家的思想理论为依据,全心致力于对人的生命的维持与养护,构建了一个庞杂的炼养技术体系。道教炼养的主要方式,乃是修炼者对身心的自我调控、养护与开发。这也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着严格区别的技术性实践,它“能够让个体通过他们自己的手段在自己的身体上、灵魂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施加一定数量操作的技术,而这样做是为了改变自己、形塑自己,以获得某种完美的状态、幸福、净化以及超自然的力量。”
作为一种技术性实践,道教炼养自然有其成熟的技术体系。正是这些成熟的炼养技术与炼养理念的植入,影响到了包括训练方法、技术特色、价值理性等在内的传统武术的多个层面。
就中国古代炼养技术的整体发展来说,道教的最大贡献,乃是为炼养技术提供了规范的理论依据,并依此对各种炼养方术进行了技术性的整理与改造。道教把老子的宇宙论与修养论移植到炼养领域中,把此前各种零零散散的炼养方术共同构筑到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技术体系中。
道教推崇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强调“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在老子那里,“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显现人的超验心,主要着眼于处理生活层面的现实问题;而道教修道,固然仍是显现超验心,但却主要着眼于人的生命层面,乃是为了体悟人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也就是说,老子的道偏于在生活层面上展现其良知良能,而道教的道则偏于生命层面展现其良知良能。应该说,无论在哪个层面展现道的无限妙用,都可以在老子的宇宙论模式中得到合理解释。既然道是一气生化万物的动力因,那么,以合理的技术方式修炼求道,获得永恒的生命动力从而长生长寿,也必然是合乎逻辑的。在道教那里,作为生命智慧的道,已有更为明显的神性。
道教可以被认为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化与发展,而道教的炼养系统则可以被认为是对老子思想中之炼养成分的技术化。如果说老子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主要是一种理论说教的话,那么,道教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养护生命的实修功法的植入;如果说老子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主要是要提升习武者的精神境界的话,那么,道教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则是要实实在在地改变习武者的形体与气质。当然道教与老子道家所关注的,在大体相同的前提,有不少细微差异。从武术的角度看,老子道家讨论了实战心态、对抗策略、训练目标等问题,而道教所关心的,则主要是如何提高习武者的身心素质。道教炼养所提供给武术的,是不少非常具体的层次较高的内功修炼功法。
723.jpg
大道自然
道教对生命的研充己不仅仅是玄妙的思辨,而是建立在非常系统而又颇具特色的对生理心理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成熟的道教炼养家在思考生命时不但提出了精气神的范畴,而且提出了元神与识神的范畴。“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禀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自为气质之性所蔽之后,如云掩月。
在道教炼养家看来,识神,又被称为欲神、后天之神等,乃是气禀之性,也即牟宗三先生所讲的“材质之性’;而元神,又被称为谷神、真性、先天之神等,其实就是所谓的道在人身的凝结,乃是先天以来的一点灵光,是人的内在潜质,是一念未生时的未被各种纷繁的意识与情绪活动所扰乱的寂定心体。自然,“为道”,即是养元神,即是对这一寂定心体的养护。
“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心虚则气住,气住则神清,神清则德合道生矣。……修行之人,澄其心而神自清。……洗主对越,乃万物之要蒂,经云:心生则性灭.心灭则性现也。”在道教,道即是心中的性,性即是心中的元神。道教的“为道”,即是修心、养性、养元神等。世俗之心的灭除乃是作为本心、本性的元神显现的前提与基础。
道教的“为道”思路与老子道家是相通的,也比较容易理解。“人生时禀得虚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宝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虚气,勿为世俗所沦折,逐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则成功矣。”“心惟静,则不外驰;心惟静,则和;心惟静,则清。一言以蔽之曰:静。……盖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心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中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
通俗地讲,道教坚信人人潜藏一种超验心,而这种超验心,即是生命的原始动力。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修炼,去除各种世俗的欲望,“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使潜藏于自身的道即元神得以显现,使这种生命的原始动力正常发挥作用,人即可以长生不死。
“遣识神而养元神,这是道教炼养学对人之心理调控开发最基础也是最深层次的功夫。在炼养家们看来,人天然地具有元神,而识神随后天的生活经历不断膨胀,逐渐掩蔽了它,因此修炼的根本目的就是遣除识神,恢复人先天的元神。当这先天的元神日益充足,个体便能实现对有限身心的超越而长生久视。它体现了道教炼养的超越性追求.是道教炼养学对人之心理开发的重要贡献。”
除虔诚的道教徒外,很多传统的中国人都相信人会长生不死;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古人实实在在地从道教这些追求长生不死的“为道”修炼中,感受到了其中所寓含的炼养价值。正是因此才使那些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注重功利的世俗领域吸纳道教的炼养技术成为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道教炼养有先命后性与先性后命的争论,然而,几乎所有的道教门派都主张性命双修。在道教的炼养中,修性,是以彰显元神、恢复生命的原始动力为目标的。然而,道教的炼养并不仅仅关注修性。在道教看来生命既己形成,对元神的彰显固然重要,可对形体的养护也是不可轻视的。在道教的炼养体系中,形的地位自然不能与神相比,但却也是道教炼养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修性,彰显潜藏的超验心,恢复生命的原始动力,固然是本质意义上的修炼;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对道的彰显,又绝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如果在道得以彰显之前就己使我们的形体得以损坏,那么,再高明的修道技术,都将无济于事。这样,修命,从道之子着手,以合理的修炼技术养护形体,并在这种对形体的养护中体悟道的存在,虽非顿法,但也不失为一种现实而明智的选择。无论是从母的层面着手修炼还是从子的层面着手修炼以道为终极目标,以超验心为修炼依据,都可以使“复归于无极”这一颇具中国古代特色的修炼原则得到贯彻。 724.jpg
守一法、存思术、内视术、胎息术、导引术等等,都被后来的内丹术融摄,内丹术其实就是开发人的超验心与养护人的形体生命的全面展开。内丹术被道教作为长生修炼的核心炼养技术,以其所内含的炼养理念,对传统武术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道教导引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而道教导引术与传统武术发生关系的最明显之处.乃是传统武术几乎接纳了所有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从而使其成为了传统武术功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武术习练者来说,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导引法、八卦行动法、导引按摩术等等,都是非常熟悉而又让人倍感亲切的,因为,这些道教导引中的重要技术,早己成为传统武术中的某些拳种或流派的重要功法内容。
从现在的角度看,道教导引术,是一种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的健身方式。导即导气,引即引动肢体。从理论上讲,所有的肢体运动,如伸屈、俯仰、行卧、倚立、踯躅、徐步、吟息等都可以成为导引之术。导引术之不同于一般肢体运动之处,乃是在于导引术在运行之时具有祥和、安徐、律动等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道教导引术与一般肢体运动的区别,并不在于运动形式本身,而在于精神与形体能否整体配合。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道教导引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就绝不会仅限于道教导引术对传统武术功法体系的技术充实;道教导引术对传统武术影响最显著之处,乃是某些拳种按照导引术的基本原理,以道为依据,精神意念与形体运动相配合,把武术运动改造成了一种崭新形式的导引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武术运动特色。笔者看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皆属此类,尤其是太极拳。
“且拳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从首项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相联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主争,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泰山;当时而动,如雷如崩,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之也。若火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至而云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方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  部就班,循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己矣。”
“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可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下行为阴,阴气上行即为阳,此阴阳之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阴以滋阳。浑而言之统为一气,分而言之为阴阳。气不能没有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此即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然而气分为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725.jpg
“五脏既明,再论‘六合’。夫所谓‘六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是为‘内三合’;又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顺序之内三合’说。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外三合’;又有‘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足合’的上肢、下肢的顺序之‘外三合’。上述皆为‘六合’说。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顺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亦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孰非内合?岂但六合而己哉!凭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托名岳飞所著而流行于武术界的形意拳九要论的相关论述,清晰地显示着道教炼养思想的痕迹。可以看出,形意拳运动对形体各部位的配合、呼吸与形体的配合、精神与形体的配合,均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从而使其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武术导引术。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传统武术流派对道教炼养技术与指导理论的吸收与发展,也并非仅限于采纳有用的导引术以及把一些武术运动改造为特殊的导引术。实际上,几乎所有道教的炼养技术,都可以在传统武术的某些拳种或流派中找到痕迹。丹道包含的守一法、存思术、内视术、胎息术等,早己被传统武术直接运用或稍加改造而成为其重要的内功训练方法,而且这些炼养技术所内含的思想意识,也被某些拳家们改造为武术训练的指导理论。
“静坐功夫以呼吸调息,练拳术以手足动作为调息。起落进退皆合规矩,手足动作,亦具和顺,内外神形相合谓之息调。以身体动作旋转,纵横往来,无有俘停,一气流行,循环无端谓之停息。亦谓之脱胎神化也。虽然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求动,二者似乎不同,其实内中之道理则一也。”
“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
守静、调息等这些本为道教之逆向修炼的方法措施,对传统武术是很重要的;拳术练至虚无之境,“无中生有、以无法为有法”的拳道之理才可以被真正领悟。“形意拳之道无他,神、气二者而己。丹道始终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极而复动也。其初练之似异,以至还虚则同。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炼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念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己交,又当忘息,以致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媾,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无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
孙禄堂先生关于拳术与丹道及整个炼养技术的关系的论述,非常精辟。于此可窥见传统武术触合道教炼养术之一斑。

715.png
孙思邈.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11-24 08:12 , Processed in 0.0663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