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286|回复: 0

佛教的末法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

回帖

435

积分

玉液

积分
435
发表于 2015-1-8 17: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修佛实践在释迦牟尼涅槃之后佛学化、宗教化,逐渐演进成为寺院式修炼文化。

竹林精舍是释迦牟尼讲法说经收和尚的基地。那时修建宏伟气派的寺院是婆罗门教(邪教)的专利。不太精确地概括说,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修佛的100年的原始佛教时期,佛教行走传播,多修炼少文化,多内涵少形式,多实修少名利;而婆罗门教寺院争辩,多文化少修炼。但到了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们结集其传法的言论为经、律、论“三藏”。原始佛教的文化内容和国王居士渐多,靠文化和君王传播更为迅速。


据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原始佛教的大德高僧大迦叶(有“头陀第一”的尊称)发起,在王舍城结集500佛藏——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进行编辑: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诵出佛陀在世时讲法的内容,然后进行文字编辑。原始佛教就在这个结集中奠定了它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修行方式。结集在佛陀入灭的第七天发起,得到了各位比丘僧众的响应。大迦叶从众多比丘僧众中挑选出五百位罗汉来进行法藏的结集。并且请摩揭陀国王(居士)阿阇世进行护法。具体地点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西面大迦叶居住的地方毕钵罗窟,也即七叶窟。多闻第一的阿难将佛的遗教一五一十地念诵出来,就像一个完整的瓶子,里面所有的水都点滴不漏地倒进了另一个瓶子。在这次结集的三藏中,阿难诵出的是经藏,大迦叶诵出的是论藏,优波离诵出的是律藏。号称三藏十二部,后来合称上座部。当时,除了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波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结集三藏法教外,还有许多比丘长老在跋波尊者的带领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外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结集。窟内、窟外两个部分结集的法藏都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

小乘佛教到印度阿育王时成了孔雀王朝的国教,佛教走出原始发展时期,宝塔和寺院陆续开始修建。尊重和尚很普遍,修戒便松驰了。于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100年,出现了因吠舍离城僧侣收受现金引发七百比丘争辩的大会。以后佛教因具体事情引发的“律、论”方面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争辩越来越多,直到争辩“罗汉会不会受女人诱惑”等问题,争出了说“会”的上座部和说“不会”的大众部。两部后来内部又不停地辩“律”和辩“论”,再度分化裂变为18(另说是20)部。后来,罗汉和菩萨的讲话也是“经”了,经、律、论之“三藏”越来越多。释迦牟尼讲的“戒、定、慧”修炼方法融在一起的“佛经”,在可以为师(不能辩论和修改)的“戒法”变成可以争辩和改动的“禁律”、“论说”之后,渐渐地实际上不如律、论重要了,宗派说教(宗教)的思想文化特色就更加多了。
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据记载,大乘三藏教法,据说由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结集而成。原始佛教之“戒、定、慧”的修炼,的确都蕴藏在经、律、论中,但主要在一个字词都不能变动的“经”中。大乘佛教把释迦牟尼密传的菩萨法(注:密传现象在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宗教里也有)传出,更增加了论,或者其信众把“论”当作了“经”。这样,渐渐地佛教也趋向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靠寺院的雄伟和“禁律”制度、“论说”思想等文化来传播佛教。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佛教尤其是讲普度的大乘佛教将戒法(导师)修正成为因时、因地制宜的禁律,以佛的名义制定。佛教日渐成为寺院式修炼文化。寺院文化渐多,修炼渐少。资格老或善说写的住持或监寺没有修成罗汉或菩萨,却有权力以寺院文化和制度欺压开功慧悟者。济公就是被监寺逐出灵隐寺的。
关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西方印度佛教史学家从正邪两个方面都给了我们一些知识,却没有伴随智慧。智慧地看印度佛教的发展,应当拨开所谓生产力发展的雾障,看到大乘佛教以“空”的论理,修正悟“苦”、思“缘”、正“道”的原始佛教的特性,将“戒、定、慧”式罗汉修炼改变为悟“空”、空“性”而成佛普度众生的菩萨修佛,可谓佛教走向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安排。南亚、中亚部落民众的野性需要佛的德和功去转化。中华皇朝“道家搭台,儒家演戏”的社会进入秦汉时代,民众不堪礼教等级制腐败而出现的暴乱需要一种非暴力的道德教化。两汉末年农民暴力反腐,就反映了这种历史需要。如果没有一种宗教文化从心灵层面抑制贫民们起义的冲动,皇朝绝不可能延续到清代。

是历史安排了摩揭陀君主集权国的强大和以拔奢国为主的共和制在古代印度的衰落和灭亡。摩揭陀国王(居士)在孔雀王朝时期,尤其是阿育王(印度的秦始皇)的时候,以武力推广佛教,佛教分南、北方向传播:南传为小乘佛教,传播到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两支:一支为大乘佛教,经新疆传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形成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另一支经尼泊尔传到西藏、蒙古、中国东北等地,形成密传的金刚乘佛教(密宗)。

佛教寺院式修炼文化影响下,神(圣)人——佛陀、菩萨、罗汉等——与其弟子的师生关系一层层下来,宗派传递的佛传修炼式教化,即名副其实的宗教,渐渐把罗汉、菩萨等自己宗派的宗师也当佛来敬仰,心灵距离释迦牟尼佛越来越远,寺院越修越大,供奉的佛、菩萨、罗汉越来越多,实际成了多佛信仰,即古埃及、苏阿巴、古印欧、古中国、古希腊似的多神论神话传说中的文化,演义出诗歌戏剧、音乐绘画、散文小说等。信众于文艺中寻乐,修炼越来越少日渐若有若无。历史地看佛教寺院,是戒、定、慧式修炼在寺院文化中逐渐埋没的末法没落过程。


《西游记》小说所折射的唐朝佛教寺院的修炼和文化的关系。透过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历经81魔劫(少一劫都还要补上)才得佛果的艰辛过程,可知寺院前期大乘的菩萨修佛还是扎扎实实在修在炼的。魔女投怀入抱,唐僧心旌不摇,不是生理有病是有定力,这坚强的定力就是修心的结果。玄奘西行印度半岛,带回大乘佛教之“经、律、论”三藏书籍,这些大都成了把修炼藏起来了的学说、知识型的思想文化。明清人士嘲笑唐僧无用,推崇孙悟空的神通,说明中华大乘佛教在悟“空”见(佛)性的路上已近末法末途。
佛教寺院式修炼文化影响下,香火供果之中,多佛信仰在僧侣心中暗淡了佛的神的本质,敬而远之后敬的是神佛,信的却是带着自己的冬天生冻疮、夏天长疖子的师父(跟自己一样还没得道的修炼者)的话语。修心性被一般化对待了,戒法在心成了禁律在寺,禅定被打坐诵经替代。没有妄想、分别、執著,被当成佛的思想境界,却不是自己修佛的标准和得道的阶梯,而且还可以随意地去解释、辩论,与儒、道等外学借来鉴去。如此这般埋没戒于律中、定于辩中,慧悟者也就越来越少了。寺院也就越多地靠文化习俗来影响社会民众,利用自己敬而远之的神佛、菩萨、罗汉的神奇故事,例如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和释门五大菩萨(观音、文殊、大势至、地藏等)的故事,使社会大众心有所求,精神上对寺院有所依赖,供养寺院和尚、尼姑等。如此佛寺离佛日远,离人日近。建庙拜佛行道德教化,不再是出家人回天(家)的路,而是自己谋生求福的职业。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少林寺的和尚主持“释永信”,这个人满口“仁义、慈悲、佛法”,却干着最世俗的勾当,释永信在新闻发布会上反驳舆论对其获奖豪华越野车的指责,称“请不要把宗教界与社会隔绝”,“僧人也是公民,有贡献受奖励也该” 。释永信说:“国家政策就是鼓励宗教界多投入社会建设,融入社会,我们卖门票,搞旅游开放本身就是商业行为,这是国家许可的。请大家不要把宗教界与社会隔绝,也不要总想把出家人送到两千年前。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国家融入世界、与世界同步发展作出贡献。”释永信入围《新营销》杂志“2006年度中国营销标志人物”。 这几年,在释永信老总的带领下,少林寺旅游事业一日红火一日,知名度与经济效益“德艺双馨”,对带动登封县乃至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而在释永信之前,少林寺不过是一处破败的小庙而已。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产“企业”经营成一个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国际知名企业”,这一切不都是释永信的功劳吗?站在这个角度看,释永信分明就是一个企业管理大师或者营销大师嘛!释永信怎么看都不象少林寺主持,更象“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CEO。你见过作为一寺之主的释永信给人们弘扬佛法吗?但是你一定看到过作为“少林CEO”的释永信在电视上给你大谈特谈他的少林寺经营之道。也许,释永信不这么认为,但是事实上他已经对佛心不在焉。所以,少林寺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国的佛教圣地,实际上早就变成了一个热闹的生意场、一个挣钱的好地方。当然,弘法不一定要自命清高远离人间烟火,但是,让嚣嚷与凡俗乱了心绪恐怕同样不应该。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少林寺已经很难有人坐下来诵经拜佛了。少林寺是红火了,但是,它作为佛门圣地的形象正在渐行渐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林寺和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等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没有本质区别——而这恰恰是当地政府所需要的。所以,我们看到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政府,为了表彰释永信给当地旅游经济做出的贡献,奖励了他一辆100多万元的豪华越野轿车。你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身披袈裟的胖和尚,驾驶着一辆狂野气十足的轿车在山野间奔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咱们穷怕了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为心中的理想坚守下去了,一切信仰和理想,在金钱面前都可以变得不堪一击。 认识的不同之处吧.


佛教寺院文化埋没了修炼之后,为修炼“戒、定、慧”的罗汉、菩萨法,佛教初传的“六道轮回”、“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初级佛法,都学说化、理论化了,不是听了悟道去修戒、炼定、开慧,而是去争执、辩论,当成哲学的概念批判和思辨,形成观念叠观念的学说、理论陷阱,自己终其一生并带着弟子,世世代代在世俗文化的思想框框里爬行,再也找不到回天的路。佛教寺院文化把修炼深埋到今天,戒、定、慧这一只须做的修行方法或道路竟然弄成了“三学”。呜呼哀哉,涅槃也研究成了死亡学说。总之,佛教寺院通过文化思想,把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把大乘佛教各宗(天台、法相、华严、禅宗、密宗等)不同的修炼方法,都一视同仁地当作佛学对待了。在当今的佛教寺院,禅宗成了辩证的空学,净土寄托着美好追求,惟有密宗小范围传着修炼心法秘法。
其实佛教与道教在天上是一家的,基督教、儒教也是一样,而你们在下边自以为掌握了什么绝密功夫,三口不说,六耳不传,或者一副遮遮掩掩的欲说还就的样子,而天上的神正在偷偷抿嘴嘲笑你呢,无知!


告诉你们吧:现在的佛教和2500年前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一样,就是邪教!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释迦当年传法的时候就已经定性了:当年婆罗门教鼎盛,而佛教凭借着觉者释迦与佛法的庄严宏大逐渐雄起,婆罗门教衰败,最后婆罗门教教主对释迦说,现在我不能惑乱你的教徒,2500年以后,你已经不在人世了,那时你的教徒人心凡重,我派我的徒弟混入你的庙宇,惑乱你的门徒,到那时,你的徒弟就完全听从我的指使了。当时释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有默默的流泪?????????



呜呼!中医之传承何尝不是如此!正法不传,旁枝散漫,至简清晰的中医学之道已变成了庞杂散乱的中医学之术。道难知而术易用,末法世,邪师说法,比比皆是。此正虚于内,复加西式邪说攻于外,内外交攻,而病作矣。此表里俱病,内外合邪,何以治之?先解表再攻里?急温之以救里?抑或表里同治,标本兼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11-23 09:51 , Processed in 0.06330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