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汹涌
否极必泰来。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一种螺旋形向上的趋势。 中国自1840年以来,或被动,或主动,用1百多年的时间,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前提下,将一个异质的文明吸纳到自己体内,当这个异质的文明消化变成母体的一部分时,原先的文明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且指向必然也是原来的方向。
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是中华文明的被动转折 于是,我们可喜的看到了文章开始的一幕。轩辕黄帝作为祖先、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重新被子孙们记起并且祭拜。 庚寅年底(西元2011年1月12日),9.5米高的巨大孔子青铜雕像在首都天安门东侧被立起。虽然有后来的变动,但是毕竟是可喜的前兆。相信,立起的,不仅仅是一个铜像。 也是21世纪之后不久,北大、清华等国内代表性名校,以多种名义开设了种类繁多的国学班,虽然收费不菲,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居然门前人头攒动。那么,相对起来,南京大学的风水班,也就不是那么突兀。 国学走进顶尖学府 学术界方面,英国皇家科学会李约瑟博士、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台湾学者陈鼓应及中国科学院的董光璧、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孚琛等人,大力宣扬“新道家”概念,在自然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丹道学等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让人看到了整合道学巨型系统的可喜未来! 新儒家也不甘落后。自熊十力、冯友兰开启潮流以后,牟宗三、徐复观紧跟其踵,当代则有余英时、杜维明等人击波扬流。及至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出,推广全球读经教育,所到之处,惊人众人酣梦,掀起一波全球范围内的“读经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包括美国)以及有进千万人沐浴这场运动的甘露,重新认识传统经典,乃至让孩子放弃体制教育,接受全程读经教育。 也不得不提,一场源自民族最骨子里的、已经开始但是远远没有结束的“汉服运动”。或者,应该叫“华服运动”,因为它决不仅仅是属于汉族人的,当然,也决不仅仅是为了恢复一套服装而已。从章太炎在日本独标汉服,到当代80后90后公开穿着汉服走上街头,汉服,已经悄然成为文化潜意识的载体。 汉服(华服),文化的载体 当然,还有那作为道学明珠的丹道,在长期蒙尘之后,重新走上学术殿堂——哪怕开始还是用“科学”的眼光傲慢的看待!据悉,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已经设立了丹道学的相关专业,已经有博士通过论文答辩。 …….. …….. …….. 新郑,黄帝故里那雄伟的轩辕雕像已经接受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礼拜,又欣闻陕西的黄帝浮雕又要落成。在新世纪的风口浪尖,回首再看看5000年那风华绝代、雍容大度的文明之祖,他,应该总是微笑地看着潮起潮落,浪花淘尽英雄,淡淡地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陕西黄帝浮雕 附:黄帝经典名句赏析 流传至今,托名黄帝的著作数不胜数,下面摘录与黄帝相关性最近且比较贴近生活的至理名言,供每一位炎黄子孙时常诵读。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内经》
医道元典 注:真人境界,正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层次。真者,无暇也,无形体身心一切困扰,合于大道,方称之为真人。这里的“寿蔽天地”,不仅仅指肉体生命,更是指“阳神”永存天地之间。后来庄子对这一境界作了进一步完善,甚至佛教初传中国,也把“佛”翻译为真人。 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黄帝外经》 注:这里的五行生化,超越了传统的生克体系,而呈现“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的高度升华。依此应用,真正可以做到“跳出五行”,用五行而不被五行制约。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黄帝阴符经》
三才合一的奇书 注:天地人并列为三才。凡人都是被天地盗取元气而趋向老病、死亡,惟有圣人可以盗取天地造化,在天地间长存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