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解: (1)胡孔甲:黄帝的史官,撰有《孔甲》二十六篇(据陈士铎“外经微言”注)。 (2)大肠者,白肠也:大肠与肺相表里,生津化气,五行属金,色主白,故称白肠。 (3)小肠者,赤肠也:小肠,和心相表里,生火腐食,五行属火,色主赤,故称赤肠。 (4)青肠:胆肝相表里,五行属木,色主青肠。因为其状如空囊,又主司化,故称为肠。 (5)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主渗化,十一脏的气血,得到胆气的渗透就都可以分清化浊,因此十一脏取决于胆。但这都是从后天器质上说起的,实际上从先天角度讲,当肾中元气充足时,分化为后天的第一步就是从胆经少阳之气开始的。这是个奥秘,希望读者诸君不要忽略,速访明师,为之剖析! (6)胆司渗:司,主宰、主管。胆的作用是主管全身的渗化。胆不仅渗出胆汁,使各器官分清化浊,更能分泌胆气,化生全身营血卫气。 (7)胆为清净之腑:胆内贮藏后天净滤出来的精汁,更喜清净而忌邪气。凡气血中一切污秽之物,都不能胆汁所容纳,能分解气分中的秽气,也能分化血液中的杂质。《黄庭内景经》中描写胆脏之神为“胆神龙曜字威明。” (8)胆旺则渗益,胆虚则渗损:胆气旺盛时,渗入之胆汁更加清纯,渗出之胆汁更使胆腑清利强健;胆气若是虚弱时,强行渗出胆汁,会损害胆腑括约肌,使囊体松驰,不利排泄,导致结石囊肿的产生。 (9)酒热之气,胆之所畏:胆的渗发功能和人体元气运行的节奏是一样的速度。而酒性的升发作用,会在第一时间打破这个平衡,影响胆的渗化功能,因此,作为养生之人,千万要注意这一点,胆畏惧酒性,人何不畏之? (10)非毒结于脑,则涕流于鼻也:有一种非常厉害的疾病,古称“脑漏”,是因为热毒郁结于脑,现代临床医学称为“乙型脑炎”,证见鼻流黄白浊涕,粘稠腥臭。这里说的涕流于鼻乃是因为酒热太过,使胆渗太过,逆反经脉沿厥阴肝脉循环交会于巅顶入脑,使脑中热毒熏液为涕,和毒结于脑相似而不尽相同。 (11)胆络之穴:指胆经的“承灵穴”,在头前发际上4寸,头部正中线旁开2.5寸处;“风池穴”在颈部枕骨下,中为“风府穴”,两旁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