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此节经文讲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应而存在,失去一方,另一方则不会单独存在。有美,同时就意味着丑的观念存在。善与恶、有与无、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矮、上与下,皆然。没有音的分别便没有声的分别;没有前方的概念,就没有后面的概念;这些全是相对的。所以有与无乃相对而产生;难与易乃相互对立而形成;长与短乃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与矮上与下相对立而存在;音与声乃相互对立而谐和;前与后乃相互对立而出现,此即佛门称的绝待圆融。大圣人明此理,才能超越有为与烦恼的障碍,以无为又无所不为的智慧去处事、待人、接物、度人。圣人的言行,教化众生,如天地相似,行不言之教,像天地养育万物一样,不辞辛劳,此即虚静空灵,真空涵妙有的自然法则。 圣人以天地般的胸怀,对许多事情做而无做想,当他成就大业后则功成身退,不想去占有这个荣誉。《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此即本经中“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甚至连自己建立的功德,都不去攀缘,这样更使他的功德万古流芳。如已故的周恩来总理,自己无儿子,但他养的烈士孤儿则以他为楷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无为是至神至妙的圆满之法,它是有为的体,有为的母。这里老子说处无为以用有为,功成不居,摄有为归到无为,这是道学的进化。充分说明可说可见的道,不是真实的,是退化,幻有的道。古人言:“物极必反”。进极必退、退极必进,进退是循环的。纯印老人讲:“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作恶、其恶无过”。有心作大善,则德小。无心作小善,则德大。此即无为与有为之理。阳善大亦小,阴德小亦大。 男女虚立名 百年一堆尘 无求贫与富 贤愚共怆神 徒生复徒死 谁识本来人 复古无人知 老子告世人
《注释》(1)“音”,乐器声。“声”,人声。 (2)“为”,施也。 (3)“弗”,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