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1]此篇主要分辨风与寒的异同及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和病证,特别指出了“头乃阳之首”以及虚火对于“神”的干扰作用,提示了保养精水在养生修真中的重要作用。 [2]冬日之风则寒,春日之风则温:冬月寒气当令,故冬日之风为寒风;春月温气当令,故春日之风为温风。 [3]伤深者入少阳而传里,伤浅者入少阳而出表:少阳为半表半里,可入可出。传里深入阳明则病重,出表到达太阳而病轻向愈。 [4]不若伤深者,入于营卫也:深入卫气营血,病邪转深矣! [5]夫头乃阳之首也:头部先天为乾卦,为诸阳之首。故岐伯天师曰:“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本经《奇恒篇》则曰:“气血精髓,尽升泥丸。”可见,头在养生修真中的重要作用! [6]此风伤于太阴也:厥阴风木,伤太阴湿土,风在地中,土必震动,故水泉上溢而呕吐。 [7]肺通于鼻,鼻通于脑:肺通于鼻端,鼻端通于大脑泥丸。真知丹道养生内修之秘者,对此必拈花微笑,会意鼻与脑之机要矣! [8]风入于肺,自能引风入脑而作头痛:因肺与脑相通,因此风入肺中,自能引风入脑,发为头痛之证。 [9]寒则动传于脏,热则静结于腑:寒气发动传于脏,其病深;热气专静结于腑,其病浅。 [10]寒在脏则阴与阳战而发热,热在腑则阳与阴战而发寒:寒气在脏,阴寒之气与脏中之阳相战,发为少阴热化之证;热气在腑,则阴寒之气与腑中之阳相战,发为恶寒之证。 [11]伤寒之邪,寒邪也;伤风之邪,风邪也:寒为阴邪,风为阳邪。 [12]寒邪入胃,胃恶寒而变热;风邪入胃,胃喜风而变温:寒邪为阴,胃气属阳。胃喜温恶寒,寒邪入胃,发为胃热之证。风邪为阳,胃气属阳,两阳相并,变为温证。 [13]温则不大热也,得风以扬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春温之气,其性不大热。温气得风扬之,火气外泄,阴血随之,故汗出。 [14]伤于寒者,热自入于血室之中,其热重:伤于寒气,发为热证,自行进入血室之中,热势较重。 [15]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胃中无痰,风邪与热气并,故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潮热为痰气所阻,故谵语之声低。 [16]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潮热、谵语,是胃中有痰的主证。滑脉,为痰脉。《濒湖脉学》曰:“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17]寒乃阴邪,阴则走下;风乃阳邪,阳则升上:寒为阴邪,阴则主降,其性下行;风为阳邪,阳则主升,其性上行。 [18]治寒邪,先定厥,后定悸;治风邪,先定悸,后定厥:这是治疗寒邪引发的厥逆、悸动与治疗风邪引发的悸动、厥逆的治则。 [19]狂乃实邪,此乃虚邪也:登高狂言,不避亲疏,为阳邪引发的狂证;伤风发热,如见鬼状,为虚邪引发的少阴证。 [20]实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于心也:神即元神,先天为性命之性也。神不守于心,即不守于“心之机”也。 [21]虚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于肺也:肝藏魂,为阳;肺藏魄,为阴。阴阳相须,原不相离。魂不守舍,则魄也飞散。故天师在本经《命根养生篇》中说:“魂魄皆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