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隐芝先生的金华出世之术就是太乙金华之道

热度 2已有 879 次阅读2014-8-7 11:16 | 金华

偶然机会,搜索进入到大名鼎鼎的漏尽阁社区,看到一篇《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的文章,读之,非常感兴趣。说实话,我信仰佛法。然而,我以前却是学习道家的修炼方法进入修炼界的,当时市面上能够搜罗到的道书丹经,几乎被我看了个遍,只是苦于无真师传授,盲修瞎炼,尽管一度验证过丹道功夫,甚至有段时间,深夜每一静坐,辄身体发光,或看到自己的肉体坐在那里如木塑般不动,家人还遇到过不少神奇的现象,丹经里的诸般光景亦有些经历过,但至今还是徘徊在神仙家的大门外,入不得门内,深感遗憾。后源于宿缘,读佛门的《法华经》而得知自己本来面目,从此死心塌地参禅诵经,不再作旁想。然于内心深处,对神仙家,特别是古仙“我命在我不在天”,夺造化之功夫,鬼斧神工的延命术,甚至如谢自然女真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仍心下私仪。


  站在佛法的立场,我不愿试图调和仙佛两家,亦无意去评价仙与佛的高低。我辈凡庸俗人,对两家圣人总是充满敬意与景仰之情。譬如佛祖释迦牟尼老人家和纯阳真人吕仙祖师,我同样钦佩,并且认为,他们都是参透造化,抉破玄机,生死自在的圣者。并且,他们都是通过不同途径去认知、体验、感悟大道真理,从而成就超越之举。譬如,佛法《金刚经》里佛云:“一起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以佛家立场解释,一切贤圣,即三乘贤圣;无为法,即所证真如无为之理。真如本无差别,而一切贤圣,依此修证,浅深不等,而现差别耳。譬如虚空非丈尺,掘地一丈,则显一丈虚空,掘地一尺,则显一尺虚空;又如象马兔,三兽渡河,足有浅深,浅深皆不离于河。(圆瑛大师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然我还有不同的认识,佛法极为包容,佛法与其他派别应该共存,因为个人因缘不同,所以,任何的、真正的修真方法都是合理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果我们修无为法,因为各自领悟的不同,修炼功夫的深浅(无为法我却用功夫的深浅来说,已落下乘。)当然是会有差别的。然而自在人生的目标则是一致的。又譬如,佛家西藏密宗的密勒日巴尊者,经过刻苦修炼,自在神通,许多年以后,因缘所至,我还有幸得遇老人家。

  因此,隐芝先生说“仙佛不同。众生有轮回之苦。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但泾渭分明,不可不察。 ”对于此观点,我觉得后部分说法非常有道理,但对前段的观点不完全认同。因为,佛门同样也有长生不死、驻世延年之法,如佛的儿子罗睺罗等4位尊者,即肉身成道,据闻仍遵佛的教导在世间度生。真正佛法,绝不鄙视肉身,相反他们一样珍惜这个宝贵的肉体,因为欲借他修道,成就无死,舍此肉身是很难办成的。


  关于隐芝先生提出的金华出世术到底是什么?既然非导引?服气?吐呐?胎息?存想?坐忘?更非炼内丹出神的“丹家”,都不是这些,那又是什么呢?隐芝先生研究的是葛洪以前的古仙经及各种文人笔记,而古仙都是肉身成圣,修行方法不同于后世,先生名之为“金华出世术”。正如先生所引古仙真罗公远所言:“太古至真之妙,非术士所知”。又说吕仙亦言:“金华出世术乃真仙大成之法,密藏天地不测之机,诚为三清隐秘之事,往往万劫密传”。再根据先生隐隐约约透露所讲,葛洪说的:秘诀不过尺素,已足以度世。仙家普遍说法:“简则妙,妙能得道;繁必乱,乱便失德。”我深以为然,真道至简,诚实言语也。撄宁道长(园顿子)曾说:仙家首贵长生。但观园顿子道长介绍的方法,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胎息、存想、坐忘、炼内外丹,又曾感叹惜自己内外缘不备,故可知,园顿子道长并非未得真传,只是因缘不足而不能实地修炼耳。


  金华出世术中的“金华”是什么东西?查丹道仙家典籍,金华者,是结金丹之药,金受火炼制,而成金华——黄金之华。人身体内阴阳和合产金华,即金丹的称谓;然有内外丹之分别。地仙门认为,外丹之金丹,炼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坏,愈是真金,愈喜火炼,所谓百炼成钢是也。故修仙之人,如能服内外丹,则可炼人身体,不老不死,夺造化之功,与天地同寿。

金丹之道,贵简而不繁,以虚无为体,以清静为用,有作以成其始,无为以归其终。心归虚静,身入无为,所谓动静两忘,到此地步,上、中、下三田,无须人为调整,自然升降有度,全身百脉自然畅通,哪里需要什么人为地去安炉立鼎,采集药物,观察火候,时候到了,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而所谓三元、八卦、四象、五行,所有一切,无不在其中也。


  此无为功夫,开始起源于有为,后复归无为,一言以蔽之日静。若不致虚极静,则内无真宰,虽有精气,亦无可奈何。就好比纵有千军万马,然无三军主帅,亦不能够成真正有战力军队。


  金丹之道,以心肾之间,而有真气真水,气水之间,而有真阴真阳,可比喻金石之间,而隐藏着至宝。以佛法《法华经》喻,贫子衣中有宝珠。仙家谓之,体内自有长生药。其所谓药材,出于心肾,各重八两,立为鼎炉,运动周转,取宇空日月往复之数,结成一粒,大如黍米,名为金丹。是以金丹之道,自首至尾,不离坎离,日日如是,即老子所谓道不可须庾离,诚道在目前,日用即是道。


  过去,道门择徒授诀,必须先盟以誓约,然后师徒授受,口口相传,特别慎重。这是非常有原因的。圆顿子之仙学观点认为:古时道家与神仙家,本属于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修炼派系,尽管仙家脱胎于道家。在《汉书》中,将道家列为九流之一,神仙列为方技之一。何谓九流?即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共为九家。诚后世俗语,谓九流三教者。三教人人皆知,儒、释、道。《西游记》即是宣传三教合一,骨子里实是道家(神仙),当然最后九九归一,归到佛家了。九流则知者甚少,其实即发源于此。何谓方技?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共分四种。考其类别之意,九流大都关于治术,方技则偏重于养生。治术是对人的,养生是为己的。其宗旨自不相同,不要混淆。


  众所周知,老子为道家之祖。凡讲道无有过于老子者。一部《道德经》中,有讲天道的,有讲人道的,有讲王道的,皆是杂记古圣哲之精义微言,并非专指某事某物而作此说。至其最上一层,乃是讲道之本体。其言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其意盖谓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源,无名无形,绝对不二,圆满普遍,万古常存。所谓修道者,就是修这个道,读者须要认识清楚。其实深究,此道与仙家之大罗金仙,佛所讲法身是一或是二?到底是同还是异?感兴趣者,可以好好参一参。


  我们看仙字的解释。仙字,《字书》谓人年老而不死者日仙。仙者迁也,谓迁入山中也。古代传记,凡记载神仙历史者,其末后一句,大半是入山不知所终,决不似普通人老死于牖下。至于学道者则不然,《论语》日:“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庸》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据此可知学道不必定要长生不死,止求能闻道悟道证道,虽死无妨,身死肉体不在,但入造不化本身,所以学道未必一定要入山修炼。所以说大隐隐于市,绝对不是隐于山林。这一点与佛家菩萨入世度人颇为相同。所患者人不能参透阴阳之消息耳。故凡种种奇怪骇俗之事,皆学仙者所必有,而为学道者所厌闻。其不同如此。再者:学道与学仙,前人意见,常有冲突处。唐自居易诗云:


   “皇皇道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自日升青天。”此盖据老子之说以谤仙也。又抱朴子云:“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有不肯首尾全举其事。至于文始庄子关令尹喜之徒,虽祖述黄老,但永无至言。或复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岂足耽玩哉?”此又据神仙之说,以谤道也。


  历代以来,如此类者,数不胜数,皆是已而非人,党同而伐异,其实皆搔不著痒处。人生斯世,资质本至不齐,境遇又不一律。能学佛者,未必能学道,能学道者,未必能学仙。此言其人之才力有胜任与不胜任之分。凡好学佛者,未必好道;好道者,未必好仙。此言其人之性情有相近与不相近之别,既不能舍己以从人,又何能强人以就我?只要大体无差,不妨各行其是,毋庸彼此互相攻击,否则,徒显示其器量之小耳。我虔心学佛,认为佛法、道法其实广大,但唯信始能入。佛教《华严经》曰:“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了。那么隐芝先生的金华出世术到底是什么面目呢?我既无真传,故不必要弄什么盟以誓约,因此也不怕遭到天谴,又因我始终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愿意作一番猜测,求教方家,期待真正的神仙出来随缘度苍生,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一)
  大道至简,至要不难。金华出世之术,首先要找到所谓天心。大道之根源即于天心,天心就是大道与药苗。吕祖曰:“自然曰道,道无吉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巳、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此天心,人人皆有,个个不缺,即丹书所谓玄关,但不可强索而得,只可默存以俟。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欲识其存处,不外乎色即是空。只要排除杂念,万虑皆空,达到万籁俱寂之时,天心才会出现。所谓天人合一,心本通天也。


  金华出世之术,实乃太乙金华之道。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都是借有为而至无为,非所谓顿悟一超直入之旨,理可顿悟,事不可费。金华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故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即黄颜色,因此,又叫它黄金之花,取象于金华,是先天太乙之真气。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向上寸田,即是天心所在。所谓一尺四方之家,就是人的脸面,人的脸面上方圆一寸之地——两眼之间,就是天心。在这方圆一寸之地,有环楼玉宇,雕梁画柱,殿阁亭台,及有奇花异草,翠竹茂林,气象森严可畏,此乃至虚至灵的元神居住之地。儒曰:“中庸”,释曰:“灵山”;道曰:“祖窍”,曰“黄庭”,曰“玄关”。盖天心好比房屋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下手功夫简易,但只回光返照,便是无上妙方。回光既久,此光凝结,即是取法自然,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光自然会凝聚集中,就能成为自然法身,佛曰清静法身佛,道谓元神,就能飞升到九霄之上。此谓《心印经》之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道既无名无相,一者本性,一者元神。人虽然看不见生命与本来面目,而此两者却包括在天光之中,所以,尽管不见,但它却潜伏隐藏于两目之间的“玄关”内,但不可执着,吕祖回答说:“空叹男子学婵娟,妙里寻芳纵一偏,不识正中中又正,无端起处是真玄。”吕祖之意,即是有为而有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也。行之久就不间断了。太乙金华之道贵在坚持,行之不间断,则真气连绵不绝,不绝则光明生。光明生则气充,气充精足就不昏沉、散乱。天下事惟此事大,余皆微不足道,百忙中能静心守中,万事中能回光运转,能够如此,攀登圣域贤关又有何难哉。


  所谓回光返照,要在善于观心,观心就是要观清净心,心本无二,只一精真,通前彻后没有分别。平常不为俗事缠绕,静时才能超然物外。能观既久,自无妄念,这即是真观。若但只言空理,而不去实践,只能说是口头禅,终是凡夫俗子,与道无关。


  光不在身中,亦不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


  道理简单,实际去行亦不难,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人之精华,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静坐时上注于目,此光得以流转。修道之人若一刻能静坐,万动千生,从此就有了的希望。万法归于静,此最上乘口诀妙也。不能入静,奢谈功夫,是自欺欺人。所以,下手功夫,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能够坚持,始终则一,善于体察其间冷暖,方为得手。


  吕祖说:“人与天地相比简直像蜉蝣(蜉蝣是一种水虫,朝生夕死,生命非常短促。)可是,天地与伟大的道相比简直似泡影,刹那即失。惟元神真性修练好了,则能超越“元会”而生存。” 什么是元会呢?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一般常说的天是在“子会”(十二支会)时开,“亥会”时闭。十二会为,“一元会”。因而’“一元会”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是天地从开到闭的时间。因此,修道的人的元神如修练好了,则可以返回无极,就可以超越天地轮回的束缚,生死自在,诚我梦在我不在天也。

  凡人投胎时,元神就居住在两眼之间“先天祖窍”内,识神则住在下面的心脏内.心脏是由血肉相包,大如桃形,由肺叶保护之,肝脏支持之。心脏的活动完全依靠着外界,假如一天不吃食物,心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闻惊则跳,闻怒则感到苦恼,见死亡就悲伤,见美色就迷恋,而头上的天心——元神,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天心不为凡界所动,人死时才会动;然有最妙之时,其最妙之时,就是光凝结成为“法身”,渐渐畅通欲动。这是仙家千古不传之秘。下意识的心——识神,如强藩悍将,欺侮居天心的统治者——元神的暗弱,夺去它的领导权,这样状态继续下去,纲纪废弛,“国政”全非。然如能凝神先天祖窍,两眼回光返照,如贤明的君主即王位,左右大臣皆尽力辅弼,内政修明,那些奸雄妄臣,当然要放下武器,俯首听命,祈求宽恕了。所以,好好修练,抱元守一,元神作主,识神退位,自然就能清心寡欲,不被红尘里声色货利所迷惑了。
  
  金华出世之术的炼丹之道,即是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秘诀。何谓精水?就是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光,意土就是中宫天心。神火是起制丹药作用,意土是制丹药的实体,精水是制丹药的基础。依据拂经的说法,人的身体是由无明意欲而生。这个身体,不独是我们能够看见的外表的七尺之躯,何以故?因为身体之中有“魄”,魄是跟随有辨别力的意识而活动,相反有辨别力的意识是依存魄而生。魄是阴,是意识的实体,只要这个意识流不中断,就注定会轮回转生,生生世世永不休止,而魄也继续变化其形态,改变其住所。佛法不人为人有长生不死的灵魂,认为所谓民间流传的灵魂,也只是某阶段的一种生命形态。譬如藏传佛法,认为人死亡后,就会进入中阴身状况,组成身体的物质,是极细微的物质(不单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形态),它的存在也是极短时间,一般情况是49天左右时间。所以,有时候民间的传说有一定道理。意识依存魄,而魂是藏神。魂日居于两目,夜则居于肝,居目能视外物,居肝则作梦,梦就是神游,刹那间历遍九层天九层地。但醒来后,仍沉浸在昏沉中的人,则是被肉体束缚住了,也就是被魄束缚住了。所以回光返照,就是集中精力炼魂,以保护元神可以制伏魄,进而抛弃识神。古人修练的出世法,都是炼尽阴滓,变成纯阳,以返本还原。究其道理,不外是消灭魄而完成魂的力量。钟、吕两祖云:纯阴,鬼也;阴阳相半,人也;纯阳,仙也。

  光的回转,就是消阴制魄的秘诀。虽无创造纯阳之力,仅有回光的秘诀。但光就是纯阳,让光运转,就是回到纯阳的境界。只要按此金华术修炼,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旺,意土凝定,圣胎可结,所谓体人身自有长生药。

  因为,一灵真性,进入“先天祖窍”时,即分魂与魄。魂在天心,气轻清具有纯阳之光,它是来自太虚,与元始(无极)同形。魄为阴,具有阴暗的本性,其气混浊,它依附于肉体的心脏。魂好生,魄望死,人的感觉快乐与兴奋,一切好色与动气皆魄之所为,都是识神干的坏事。它死后享血食(享受牲畜的祭祀),生下来后又受苦,阴暗的东西又回到阴暗的地方去。此乃物以类聚的缘故。修道的人,要多做好事,积德累功,如能炼尽阴魄,即能变成纯阳。因此,修道必须明白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才好下手,否则是茫然无知。
  

  为什么先天窍如此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穹是也。”佛法《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一般人都是想少情多,所以容易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息息归根,以后终成正觉,亦是用逆法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为贯彻三教工夫。因此,太乙金华术,下手功夫即从目起是非常有道理的。

  
   伟大的“道”的根源在哪里?天心就是大道的根和苗。 何为天心?即天地之正中也。太上曰: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守此也。太上又谓: “天地之根,玄牝之门。”人身从父母那里未诞生前,自受胎时,元性就居住在先天窍内。诞生时,呱呱落地;性与命就从此分成两个。人如果不懂得修炼,那么从出生之日起,只要未达到真正的入静,性与命是不会再到一起的。因而,太极图是这样启示人们的,伟大的“太乙”,“因他的本身中是包含“真气”与精神,以及“魂与魄”的。只有排除妄念,万虚皆空,达到真正入静时,天心才会出现。这种自然、神秘的活动,一直可以追溯到根源(乾顶)。元性居住在“先天窍”内,光居住在两眼之间。

  
  因此,吕祖传授“光的运转”,就是教人们追求真性所在。吕祖恐人们误入岐途,阐明练坐功是由有为至无为,所以强调“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结成生命的灵丹妙药,令人不可思议的秘密,都在于通过有意识的练功,开始是由于“光的运转”和“回光返照”,这种天心的神秘活动,就出现“天机”——一阳来复。继之产生“真神”,再经人的正确火候,神息任天然’神与气融,急缓相济,火力调匀,然后产生丹药,而凝结的丹药通“三关”,后升前降,下重楼,回丹府”,达到周天通,经温养、沐浴,结成“道胎”,就进入无为的境地,经气化作用,就可以炼神返虚,超凡入圣了。
  

  元神喜静,识神贪图声色货利,昼夜消耗元精、元气,最后精尽力竭,脱壳而去(死亡),变成鬼。平素多行善事的人,临终时,气清神朗,从面部的口、鼻往外出气,一般把它叫作轻清之气,气浮头部可升天。譬如佛法净土法门修行,临终往生善道甚至往生西方的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他(她)头部的温暖程度。吕祖说:“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就是这种景象。识神由于贪嗔痴爱造成很多罪恶,临死时,神昏气浊,就由下边的肛门往外出气,一般把它叫作阴暗秽浊之气,在下边凝固,堕地狱为鬼。此时,元神之力不仅受到损伤,而且本性的灵慧也受到损伤。如果要保护元神,首先必须制伏识神的活动。制伏的方法,就是要依靠“回光返照”来实现。以仙家的观点,唯元神能超越天地的轮回劫数。以佛法的解释,唯法身可以超越天地轮回。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是着念于鼻端也。亦非是眼观鼻端,其实是观鼻端白,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此为佛门的方法,吕祖并不排斥,真正修炼方法其实都是一致,只不过修道者出发点不同而已。隐芝先生显然对真正金华之术不完全了解,对吕祖所传也不完全懂。此是题外话。
  如果修炼入静时,眼睁开太大,则容易看得太远,而不见鼻;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看得太远,意识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弛,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正好。观时,只是垂帘微合,略微以丝而已,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即不离,无需刻意守之。
  以后当凡念起时,当思维观察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理,了不可得。则可见此念起处。长作此观,心可得安。此是正观,反之,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名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如果使光的回转(回光返照),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为结晶,这就是因为能静心守中,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合神。

开始练习这种秘诀,好似有什么东西之中又没有什么的。练功久了。感到身外有身,好像没有什么之中又存在什么似的。百日之间,坚持练功,会感到浑身尤其腹部发热,这种热是精神之火旺盛的缘故。百日后,在光之中看见一点真阳突然在下丹田结成黄色的真种一一黍珠.好像夫归交合怀胎一样。此时,当静心待之.温养之。光的回转,就是火候的运用,而所谓火候则是息的调整。
  
  金华之道,全用逆法。万物生成造化,以阳光为主宰。在物质界就是太阳,在人为眼,精神的消耗与分散,莫过于房事遇动为最甚。因此,修炼的人,以节欲超过防虎狼,以保精为首要。肾属水,藏精之处,情欲冲动,精子下流,就是顺生人。心属火,练功的人意守丹田,使心肾相交,炼精化气,气满督自开,真气上升乾鼎,就是“逆成仙”。所以炼金丹之道,应采取逆行方法,使真气顺督派上行至“先天祖窍”,这就叫作“还精补脑”,道家说:“若要不老还精补脑。”就是这个意思。
  
  光的回转。不是单指人的身体精华上升的循环,而是指创造和形成“宇宙”的真气的运行和回转;不仅仅是止住一时的散乱和妄念.而是指能直接超越“生死的轮回”和“天地和劫数”。佛法有“一灯能除万年暗”的说法,其实也可以作如此解。一片地方,千万年黑暗不见亮光,但只需点一盏灯,无论是多久的黑暗都可以破除。

筑基是仙道家修炼的入手功夫。就好象我们盖房子一般,首先先得打好基础一样,才能逐渐盖成楼房,所以此段功夫才叫“筑基”。筑基阶段,基础功夫做得好,就能清除身体疾病,坚固形体,充实本元,为金丹修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今后证量的成败与高低,绝不可忽视。
  
  普通说法,筑基的功法,一般需要百日的时间,是说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筑基的功夫。但此种情况放在现代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因为,丹道功夫,首重心性的修炼,现代人心浮躁不定,不像古人生活环境单纯,又因每个人身体素质和悟性的不同,所以,有许多人不仅就是一百天修不成功,就是两百天、三百天,甚至多少年都是难得修成。
  
  但如果开始准备修炼仙道术前,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研读丹经祖语,同时,在生活、工作里修心养性,到时候,一上手就能够入静,心静,则筑基功夫百日功成一点也不难。
  
  都说仙道功夫贵在简易,到底如何简易法?仙道修炼,无非是修炼内在的精、炁、神三宝。要求下手功夫能够做到身体正直、全身放松,舒适自然,一般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都是可以的。但以坐或卧式两式比较容易入静。因为,静是一切功夫的基础,不能入静,奢谈修道,无有是处,一事无成。我个人因比较懒,常年都是采取卧式。
  
   坐式——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也可以散盘坐在床上(又叫自然盘),座下应垫一个
  个枕头或稍微硬一点的东西,这样容易保持身体正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两手自然放在抚两膝或两腿根部位。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身体两侧。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下丹田(女子可放在中丹田部位);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我个人一般开始都是自然仰卧,面朝上,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手心向下。
  散步——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排除其他干扰,要求道路平坦。缓缓而行,如漫步浮云。散步之时,可用静功的随(听)息法,但是不要闭上眼睛。
  
  选择一种合适的姿式后,开始炼功,最好每天基本固定一个时间,修炼不得因为追求功态,而一次炼很长时间,或因为入静效果不好,停几天不炼,此为修行大忌,譬如烧开水,反反复复是烧不开的。如果有充足时间,开始时候,每天可以采取分段修炼的办法,如一次炼1小时,分别炼4-5次。或每天早上、或晚上固定一个时间,每次至少不少于1小时。基本做法是:
   1、放松。保持脊柱正直,以利经脉通畅。首先放松脸部,眼睛部位肌肉,再放松双肩双手,深呼几口气,慢慢放出,放松身体五脏六腑,再放松双脚,最后全身放松。可以从头到尾放松几遍,直到身体完全放松下来才算成功。
   2、垂帘。垂帘即微闭。因为睁开眼睛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易限于昏沉,不利于入静。具体做法是眼帘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标准。
   3、舌抵上腭。易经里说,兑为口,丹经上称之为“塞兑”,即抿口合齿。所谓秘传,就是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修炼时候必须堵住,不使之漏。
   4、调息。调整呼吸,使之自然,忌突快突慢,或粗或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不断深入,呼吸要求逐渐做到深、长、缓、轻、匀、细、微。
   5、掐诀。过去仙道家称为“太极八卦阴阳连环诀”,亦称“太极诀”,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左手。因为男子左手为阳,女子右手为阳,故以阳手居外,而阴手居内。外面阳手的大拇指,放在阴手的虎口里,两手拇指交叉,正是“太极图”形状。常常如此,人身之阴阳二炁,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即感发热发胀,此即二炁接通之效验。
   6、听(随)息。修炼的第一步要求入静。入静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不思不虑。关键是除去一切杂念,此为筑基法最关键的一步,不能入静,一切免谈。但是常人的思维习惯,大脑总是不停地思考问题,就是睡觉中也会做梦,要想思想停止不动,非常困难。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仙道家创造了许多好的方法,如听息、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方法。相对来说,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息法最为方便。佛法中的六妙门,以之为随息,我个人感觉随息更好理解和实行。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就是用两耳内听,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无人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勿加任何意念。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静的功夫,对于呼吸的出入,本来是要求无声的。所以,“听息”的意思,只是要求求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一味死守耳窍,也不是说去听呼吸的声音。 “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感觉,似听非听的跟随,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是顺其自然,不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只是跟随呼吸的出入而已。此种功夫,做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就会逐渐达到真正的“入静”境界。但此方法,也有弊端,有时候做久了,容易走神,跟着跟着,一下子忘掉了。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用有为的方法,数息,即一呼一吸为一息,从一息数到十息,再从一数起到十,直到意识清醒,再用听(随)息法。
   7、观光。“观光”之法,是仙道秘传的修炼法门,观光即是炼性。光之发端,在于双目中间之一窍。即上说“祖窍”,此窍来自我人下生之前,道理前面已讲。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随)息”法。待身心入静之后,即将双目之光收回,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这是聚起自己的元性之法,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着性光。应该注意,此纯粹是用所谓无为法,境界是自然出现的,千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同样也会见光,但能够是幻境,非为真性。但以佛法究竟观点,此真性亦非真,仙道功夫到最后炼神还虚,亦是参透此理。
  我个人体验,当心神轻微凝于祖窍,就有可能出现自已的性光。开始时,似繁星点点,飘忽不定,但其光非常微弱,此刻不要激动,亦不去管他,开始此光似乎从外而来,稳定片刻,再以心神稍微照摄它,使之凝定,就是用自己的真意照于白光中,这是聚性的功夫,慢慢,这些星点渐渐凝聚成片,由外归于内。如果保持平静心境,经过一段时间,虽然此点会时聚时散,难以成形成片,到了最后终于成为一片,不再波动,此为真性渐渐凝聚,以佛法来说已经入禅。关于禅的观察,我在佛教版块正在发法华与根本禅的贴,里面有讲对于禅境的观察。
  仙道修炼,其实不难,难就在于平常修心,也许有的人,终其一辈子也很难体会到。有的人,因为宿缘的关系,或是其心清净,不喜争论,不贡高我慢,但看众生是仙佛,唯我一人是凡俗。完成人格可能比有为的任何方法都好,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筑基开始意在祖窍,就是意识放在双眼之间部位,但绝对不要太着意,而应该淡淡的,似有似无。双眼之间部位为性之根,守之既久,可以见性光发现,此阶段为修性之功。到底守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转为守丹田?当您感觉到心神凝定,即可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不一定非要等待能够观察到性光时才守丹田,因为,仙家丹道修炼,有从做性功入手的,也有由丹田入手的命功。如果。回光返照于丹田,具体做法是一呼,气至丹田,一吸,气自出不去管它(当然也可以反之)。此为有为方法,弊端比较多,过去所谓气功师多采取此方法。无为的方法是,意随呼吸,不刻意控制,吸时,意在丹田,呼时,任它自出。所以,筑基法做好了,可以性命双修,既修性,又修命,何愁身体不能健康,我命在我不在天。

   但双眼之间非所谓玄关,玄关非有实际形象的东西,然欲知玄关,离此也不能够得到,盖非实证不能得耳。
  

        另外,女子修道,与男子有一些不同,过去,仙学提倡者陈撄宁先生曾说,女子修道比较男子而言要快些,因为女人偏静,男人偏动。从命功角度看,女子的丹田位于檀中,即双乳之间的位置,所以,女子的神与氣相距较男子近些,此亦为快的另外一个原因。因此,女丹功夫,如果开始就从命功入手,与男丹修炼是有不同的。

-----------------------------------------------------------------------------------------------------

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4936&articleId=193328&curPageNo=2

以下是某人的部分言论:
  
  当今世上真正的高人,今年300多岁.....................
  长白山,号称:雨霞散人。今年300多岁,长相根30岁左右,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见过,我见的时候还这么年轻。可以人家不收徒弟。不张扬。这才叫高人。
  出来办班的都是菜鸟。
  
  呵呵,信不信随你啊,跟我有啥关系啊。就如同天下到底有没有道一样,信不信也随你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就算我告诉你在那里也没有用,你也找不到。我认识是因为抗日的时候我爷爷跑山里避难认识的这个人。后来爷爷经常去拜访,我就见过。他在长白山住了接近200年,他说比他高的人多了,但是这些人不会出来的,他一个师傅在峨眉山修行。
  
  我当然是见过了阿,我爷爷带我去的,怎么能是两个人。再说我第一次见识10几岁的时候,上次见离第一次15年了,人家还那个样子。
  我爷爷当年跟他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他才能跟我说这些。
  他说他是明末时候的人,所以我说300多岁啊
  
  走遍全中国,除了这位高人,我没见过第二个人能说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修炼到底练什么
  二是:什么是“精气神”
  什么是修炼。何谓精,何谓气,何谓神。连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懂,一个个在那里长篇大论。可悲可叹阿。
  愚迷执强难教化,依然一盲引众盲
  
  世间的人都是太贪,太能妄想。
  神仙哪有那么容易得,世人天天讲天仙,真是可笑。
  老者曾跟我说,别说天仙,就连人仙是什么世人都不清楚,就来弄天仙,其妄心离大道远矣。
  老者也说,没有在地上呆上几百年是不可能成仙,人仙到地仙是一个跨越。地仙到天仙是更大的跨越,对道领悟的本质的转变过程。地仙到天仙没几百年根本不可能。
  可怜天下世人以为天仙如此简单,这是可笑之至。
  
  人人皆言天仙,可叹的是世人其实人仙都不知道是什么。
  
  道家传承万卷经,万卷仙经丹最精。妄心迷求丹之妙,笑杀丹中丹田奥。
  
  学道难,传道更难,难于上青天。我真是明白了那些得道之人为什么不出来,传道难,何止是难于上青天。
  
  我是拜过师但是人家不收,也许机缘没道,只能以后再拜。
  但他指点我很多,我的思想全部传承于此人。
  我看道藏已经10年了,高人也点化我很多,但是我并没有修炼,原因还是那句话,机缘未到。
  空修炼是没用的,你打坐打一辈子也是到头来一场空。我看你是明白人,奉劝你悟自然之理才是正道。所谓练精化气,炼气化神,如同佛家修性一样,都是没有懂得丹田之理。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能悟此中理,性命归自己。
  
  送你一首诗
  天下神仙尽言丹,可惜灵丹亦非丹。水中捞月月非月,窑头土坯空有形。
  ...........................
  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
  ...........................
  
  
  老者曾与我言:不悟性命之理者,只能延寿不能长生。悟性命之理方成地仙,地仙的标志就是打破虚空,反老还童,容颜就是一个标志。地仙修行几百年上千年,方能炼丹。我问那位高人说他炼丹没有,他告诉离炼丹还差远了。可笑天下世人皆言有丹,我不多说了,你们自己想去吧。
  
  “丹田者,仙佛之分,真假之别,仅在此二字也,能悟此二字者生死之道然矣”,“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能悟此中理,性命归自己。”这些话并非我说,而是原意来自经文,虽非原话,但其意已尽。更有“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是深一层告诉你丹田之理。
  
  那么何谓“丹田”。丹田并非一个穴,一个物,而是一个理念一个思想。他包含了大道的原理,告诉了你修为的次序。“天地为田,人身为丹,如龙养珠,蟾光抱月”,“丹壶者,丹田也,容丹之处,凝丹之所。”
  下面我就用白话文给大家讲讲。我想想问问大家如果没有天地,你会生存吗?没有田地能种出庄稼吗?如果没有容器能装下水吗?一个星系要想形成,没有星云能形成恒星吗?回答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可是人们就看不出这些道理。“丹田”讲一种思想,是一种大道容存的思想。而这样的道理被丹经里面都给讲错了。丹经里面都在讲丹,可是没有田怎么可能有丹呢,丹从哪里来啊?你想想,你都没有房屋,你怎么住进去,你都没有容器,你怎么带着水走。其实最大的秘密不在丹,而在田。天上经常会下雨,可是你站在山上你永远也不会容下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出来争辩,说自己按丹经上练功练出来效果的原因。没错,你练功时能炼出来,你练精化气等等功法是能出来效果,我没有否认不能出来功夫,但都是小术,你练出来的东西放哪里呢,没有容存的地方,天上下完雨,地下肯定是潮湿了,你会有感觉到功效,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没有容丹之所,所以不可能是深一步的功夫。要想形成大海,就要有容纳大海的地方。佛家的性功可以到很高的境界,为什么不留肉身,也是一个道理,没有懂得丹田秘密。丹田之奥乃仙家不传之秘。“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大道需要用虚无宇宙来容纳,生命需要用天地来容纳,丹田之奥在此也。
  
  
  而纵观现在世上之修炼法门,都在讲炼,都在讲丹,是没错是要练,但是次序弄错了。不是先练丹,而是要有田。“田足丹自生,无田丹何生?”,丹经都讲采药,采药如同天上下雨,没有容器,雨放那里?采完药放哪里呢?没有田者一切都是幻像,而并非真。就像一个人现在给你放宇宙里面你马上就会死去一样,离开了天地的孕养是不能活得。丹离开了田也一样会化去。
  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真正的修为之法,炼丹是非常靠后的步聚。要想立命根,先寻容丹所。老者与我言:整个地仙阶段都在练田,田炼足了,才能凝丹,此过程要耗时数百年。而有金丹者只有天仙也。地仙和天仙的区别就在于“丹”
  此般言论,赠于有识之士自悟之。
  
  很多网友让我继续写,我就暂且写一些给有识之士自悟之。网友也不用在跟我要经文,我不会公开。
  上面有人说炼丹田,我从来没说什么炼丹田,也没说什么修炼之法,哈哈,可笑之极。大道之理明,一切修炼之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到现在也没人明白我贴中之意。丹田不是丹田,而是思想,大道容存的思想,
  “天地为田,人身为丹”读这句话要忘其形,会其意。
  
  到家仙经多言丹,所以使人产生幻觉,以为是正法。没错,最终之法确要凝丹,但是非常人所能为之。丹经说虽有暗示,但多为隐晦大道本意。恐难看出丹之前的修为,然此修为才是大道之根。高楼大厦平地起,看到的是大厦的雄伟,如果不明其理,你只能盖出来小土房子,风吹倒之,雨淋毁之。后世丹经多为托名之作,不明其理,偷学一点修道的过程,便以为明大道之理,可以快速修成,离道之本来面目远矣。
  
  老者与我言:欲想修道,第一步要过生死关。不过生死之关,不懂性命之理者,皆为小术。三百六十旁门法,虽可以延寿,亦可有神通显现,但不能长生,只是幻像而已。然生死之关的奥妙就在于“田”字,得其“田”者,生死之关破,故曰:要想立命根,先寻容丹所。不得其“田”者,三百六十旁门法,不过人仙罢了。人仙者,能延寿,能悬空,神通显赫润肤泽,然不能长生,生死之劫到,命休矣。而能得其“田”者,乃为一却。“日月运行万物昌,阴阳交替达四方,我命虽生日月处,却命之道在远方。”,这句话虽隐喻太多,恐道友难明其意,然细细品味,或许有所发现。能悟“田”者,自然明返老还童之理。不能返老者,皆为假像。我不想点破,大家去感悟吧。然性命之理毕,我命有归所,悟得乾坤道,做起“田”中事。地仙修炼乃是漫长的功夫,并非所有地仙都能修成天仙,能成者乃地仙中悟更上一层之道者,或数百年或数千年。能悟“田”之道,阴阳两手中。“缩地成寸步千里,云游四海任萧遥,变幻莫测无穷数,入水不溺火中飘。”。至于天仙之道,老者说他也没有达到。我并不明其理。
  
  世人言修道:然所修者何“道”。不明修何“道”,言何谈修?
  世人言修炼:所炼何物,不明为何物,言何谈炼?
  何谓生命,何谓性命之理,天地为何有我,虚无为何有道?
  丹经卷卷言神仙,为何修道能成仙?
  大道谓虚无,丹经言恍惚。何为无,何谓有?
  炼中讲阴阳,分离又交媾。何谓阴,何谓阳?
  试问精气神,三般为何物?
  不明道之理,怎敢言修道!可惜世间人,尽是门外汉,不明大道理,阔谈道之妙。
  
  放眼望去天下修道的人能有几个真正懂得上面的问题?我也曾走访过不少地方,但是能回答者,只有这位老者。因为我身在北京,所以也去过白云观,跟几个道士也谈过,只叹息大道衰微。
  我今天言丹田之理,只是想告诉有识之士,不可忙修瞎炼。观天察地,领悟道之运行。悟得道之道,方能修成道。否则,空打坐学参禅,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丹田之理,并非讲丹田,乃是讲大道容存的道理。忘其形,会其意,方领其中之真谛。悟得丹田理,上面所列之问题你自然悟得其真谛。
  
  何谓修,修何物。
  我是谁,谁是道。
  道成仙,仙成道。
  无中有,有中无。
  是阴阳,是玄妙。
  精气神,道道道。
  
  如果修炼之人不懂得这些最基本的道理,你又谈何言修呢?丹经中虽有不少处有修炼之真谛,然修道之人多不明其意,误作它传。原因很简单,修炼之道来自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不明,谈何修炼。我今言丹田之理,至目前仍无人解其中之意。可见当今修道之人,炼者多,悟者少。昙花一现虽迷人,不过弹指一挥间。天地运行理,悟者自知之,待到悟道时,真假自可知。悟得玄之妙,自有道成时。劝有识之士,能行走于自然之中,体会于天地之间,察自然之道,观性命之理。正如张三丰一样,细玩无根树下花,方结花中道之瓜。
  
  “日月运行万物昌,阴阳交替达四方,我命虽生日月处,却命之道在远方。”这句话,我下面给大家配诗一首,也算为自己积善德。
  
  寻道路,寻道路,何处可寻生死路。
  蝉无路,蟾却住,一日一月循环处,
  一寒一暑冬眠路,死生生死同为路。
  试问我生延命处,跳出日月寒暑雾。
  
  言已尽,善缘结。了其身心把命接。
  
  我看了大家的帖子,也有朋友给我留短信,想想其实发经文对大家意义并不大。因为没人解读,一样不懂其中之意。大家虽然评价不一,我也觉得就这样离去有点迷惑大家的感觉。我就写写其他的内容,只是想为自己积点善德,至于你怎么评论怎么想,我心已尽力了。
  
  丹田的思想远比我给大家讲的深,但是我讲太多着实无意。如果你不理解只能适得其反。我也不想再深说,给大家提个思路自己去悟吧。
  
  很多人迷惑如何入手,我就跟大家提提那位老者对入手的理解。
  丹经都言静,言恍惚,然其意为何?修炼的法门都以静入手,然而道理在哪里呢?曰静者,曰恍惚者,只得其形,而未得其意。大道的容存,修炼的次序在于“丹田 ”二字,而入手之道在于一个“反”字。“反”同“丹田”乃众法背后的含义。得“反”者入得道门,不得者门外徘徊。虽《破谜正道歌》所列三百六十旁门法,然世间并无旁门正门之分,只是程度不同,其区别也就在这个“反”字。正如《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
  修炼如同人生成长一样,无外乎三种境界“技”“艺”“道”,此三境也在于一个“反”字
  时间有限只能写道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体悟,有时间再给大家解“反”之内涵。
  
  道家的思想在道藏中已经表现得很多了,很多丹经大家也都看过,看再多如果你不得其意都一样。
  何谓恍惚,何谓静,为何要恍惚,为何要静。丹经里面都有,可以你明白其意吗?
  贪图经书没有意义的,不悟到其意毫无价值。
  
  我真想不明白我有什么好处,给你们提思路反倒一身不是。
  
  以后不能来这里了,很抱歉不能跟大家再交流,临走前了却一段缘,把一份老者给我的口诀分享给大家。信者悟之,不信者当垃圾扔之。恕在下不能公开诀中之迷,很多朋友既然认为自己有悟道之才,我很高兴大家能解其中之意。
  十六字口诀“反观丹田,先天一颠,精气神住,举形有玄。”乃是全部精华。有兴趣的慢慢领悟吧,
  何谓“反”
  何谓“观”
  何谓“丹田”
  何谓“先天”
  何谓“一”
  何谓“颠”
  何谓“精”“气”“神"
  何谓“住”
  何谓“举形”
  何谓“有”
  何谓“玄”。
  丹经口诀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在其会意,意景之中。正如道家丹经多言“凝神入气穴”,然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凝神入气穴”跟“丹田”一样,都是一种意景,而不在字面。后世丹经只从字面理解,其谬可见亦。全部口诀就是这十六字,而字中之意,就在自然之中,细心品味自然,自有所得。
  这次我真的以后不会再来了,大道可笑,不笑不足以为道,大道为妙,不妙不足以言玄。希望世上更多的人能悟道。积善德。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子午先生 2014-11-18 19:03
不错!好东西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系列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4-26 12:33 , Processed in 0.07641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