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171|回复: 0

天道承负,报应不爽,拒绝色淫必得福,以身行淫必招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5 16: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本帖最后由 大道家园 于 2022-2-25 16:08 编辑

天道承负,报应不爽,拒绝色淫必得福,以身行淫必招祸
  道学中的“承负”之说,出自东汉道士于吉所著《太平经》,而在此经中的“天道承负”观,实际上源自《易经》中的善恶报应之说,如《易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
  所以“承负”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前辈给后辈造成的承负。前辈种善因,行善事,后辈就得善德荫蔽。反之,若作恶,后辈就得恶报而应之。
  2、个人所做善恶,给自己今后的人生带来的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如,个人行善积德,可以让自己今生今世得到好报,若造作了败德之事,就会让身体和人生的命运遭到灾厄。
u=1314448328,370563000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3、对个人后世的人生会产生影响,道学认为,情欲是人入胎的枢机,也是人生轮转的关键。人有轮转,就会有前生后世,若今生作恶,必然会影响后世的人生。今生行善,也必定会对后世人生有积极的作用。
  4、“承负”的特点还体现在“善因善承,恶因恶负”,即善德之事,会获得吉祥美好的福德。若是败德之事,就会得到福德减损或者祸患的报应。
  以上是道学中关于“承负观”的特点。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致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360截图20220203135050766.jpg
  由此可见,天道承负中善恶的报应,是因人行善或者作恶造作的善恶之因形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而解除承负的负担,莫过于努力修行,所以说“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
  在承负之说中,道学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
  道学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理念对后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学认为,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真;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如此善恶之报,在现实社会中也是随处体现,人人彰显。不论身份地位,不论年龄性别,无不是在这天道承负规律中得到善恶之报。
src=http___n.sinaimg.cn_sinacn20200226ac_318_w640h478_20200226_3d67-ipzreiw39598.jpg
  特别是关于淫恶的案例,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淫恶之念和行为,关系人心灵本底深处的情欲,是人在生命成长及人生发展路上,最能牵涉根本层面的内因。
  淫为万恶之首,但凡淫恶之行,作用在客观世界,都会得到惨烈的报应,所以,对人的生命和人生影响也最严重。而天道承负的规律,在这个方面,体现的也最多。
  纵观古今,凡是在淫邪方面做到检点德行,远离淫邪诱惑的,没有不是获得善报的。但凡在淫邪方面行恶的,没有不遭到恶的报应的。
  下面的两则案例就值得警醒:
  案例一
  袁公 清朝李闯作乱时,陕西省人袁公逃难时父子失散。袁公独自一人流落到江南,想娶一妾续香火。买回了一个女子,但她进房便背着灯伤心地哭。袁公问她情况,妇人说:“没有别的原因。家里穷得没饭吃,丈夫饿极要自杀,所以我才想卖身救丈夫。如今想到夫妻情深意笃,内心很是伤痛。”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80715_5865d8.jpg
  袁公听了很感伤,和她背对背地坐到天亮。然后送女子回家,又赠银一百两叫他们夫妻做生意度日。夫妻俩非常感激,心中打算买一个好闺女,给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次,夫妻俩偶至扬州,遇到一个人领着个俊俏的孩子要卖。夫妻俩心想未得女子,先买一个童子服侍袁公吧。买定后渡江送到袁家,袁公细看再三,原来竟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行善的报应竟有这么快、这么巧!
  简评:本案中的袁公,在兵乱中与儿子失散,本想取妾生子,但却因为对所买的女人心生悲悯,救了这个女子和其丈夫。这种顾怜她人,没有因为对方年轻貌美而起心私之的想法,反而施钱周济,这一个善念,就给自己积累了两大善德。
  其一是,没有见色起心,不顾对方的痛苦而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一点就给自己积累了阴德。其二是顾怜对方,并以金钱周济。这是扶贫济苦的善德之举。自然又给自己积累了不少的功德。
  有句话讲:吃亏是福。有时候就是这样,别人欠你的,老天一定会帮你找回来。这个袁公就是如此,因为一念之善而给自己种下了,善报的果德。自然父子团聚也就很正常的了。
src=http___p0.itc.cn_images01_20200617_b2c21a85be104ba4ab04c5a06b4fc2ae.jpeg&ref.jpg
  案例二
  孪生兄弟 豫章有一对孪生兄弟,相貌声音都一样。从小长到三十岁,两人遭遇得失都相同。三十一岁时,兄弟两人到省城参加科举考试。邻居有个寡妇长得十分美丽,先勾引哥哥,兄长严肃地拒绝了她,并且以此告诫弟弟。弟弟假装答应,暗里去与妇人私通。妇人开始不知与她私通的是弟弟。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弟弟还与妇人相约说:“我如果考中,一定娶你为妻。”
  到发榜时,兄长考中,弟弟落榜了。弟又欺骗妇人说:“等我上京考取后娶你。”并且向妇人说路费不够。妇人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他。第二年春天,兄长考中了第一名。妇人在家朝夕盼望,音讯杳然,忧郁成病,悄悄写了一封信给兄长,不久便死了。
  兄长接到妇人的信,感到吃惊,便追问弟弟,弟弟低头承认与妇人偷情之事。第二年,弟弟家的儿子死了,而哥哥家的儿子安好无恙。弟弟大哭不止,两眼哭瞎,没有多久也死了。他哥哥当了高官,而且多子多孙,可称得上全福了。
src=http___www.haitaoseo.com_wp-content_uploads_2020_07_24231-1232204J2-0.jpg&re.jpg
  简评:天道承负的规律,是自作自受,自己造作的恶事,断没有他人待受之理。须知,人所做善恶之事,早有冥冥中的力量给予记录,但凡亏欠,必然会遭到应有的报应。
  有些人认为,一生所得祸患,跟个人命运有关。岂不知,所谓命运也是自己所造作而成。若归咎于命运,不知道悔改,终究还是在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出不来。
所以,凡人遇祸患时,不可全部归于命运。应该认真地反省自己一生所为,做了哪些坏事,招致今日之祸,深深地自责,改过自新,这样才能挽回神明的谴责与愤怒,转祸为福。不然也会落得像豫章弟弟的那种下场了。
  本案中兄弟二人的行为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对于淫恶之事,全在一念之差,一念恶,则横遭祸端,前途尽毁。一念善,则福禄功名尽皆加身。
可见天道承负的规律,确实是报应不爽,自作自受的。
  我们从以上两则案例中,也应该引以为鉴。对于天道承负的规律,要心存敬畏,切不可被私欲淫心蒙蔽,做出违背良心,伤天害理的傻事和蠢事。
8cb1cb13495409233fe1e7cb9c58d109b2de49ff.jpg
  人生在世,所有的福德都是跟自己过去所种的善恶之因有关系。今天享受的,都是过去种下的。享福就是消福,就如在银行里面取钱一样,若只有消费,没有收入,早晚会消耗一空。
  所以,享福的过程,就是在消耗自己福德的过程。若再造作淫恶,就等于我们在外边跟人家打架,或者作了坏事,需要赔钱。这样长此以往,福德消耗殆尽,必然就是灾祸来临之时。
  我们从案例中,引以为鉴,更要引以为戒。天道承负,行淫恶之事,必遭恶的报应,给自己带来祸端。对淫邪之事,能够在心念和行为上远离,不去招惹,必然也就能远离祸患,收获人生的吉祥与善德之报了。

  文/智通
  
  注:文章摘自网络,仅做公益分享、讨论、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

    如果喜欢,请qq扫一扫
或直接搜索并添或加223235655转发空间戒淫邪正能量文章,动动手指头就能日行一善 做公益,而且您无意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功德无量!也可以搜索并关注“大道家园”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有高质量的文章更新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2-1 19:55 , Processed in 0.06645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