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6|回复: 0

大道家园波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mmexport1747314355767.jpg

文/涂小小

昆仑山脉深处,雪山皑皑,云雾缭绕之间,有一处名为“大道家园”的隐修之地。黄紫檀常年隐居于此,研习《文始真经》,体悟生命学真谛。他虽居山林,却心系天下,于全国各地设立“脩身堂”,以弘道利生。

这一日,黄紫檀于昆仑山巅静坐,神游太虚,忽见一缕紫气自东方而来,心知机缘已至,遂下山入世,往江南一处脩身堂行去。

脩身堂是大道家园在人世间的落地,也是黄紫檀乐育群生的生命学实践道场。

黄紫檀远远洞见江南脩身堂内,几位青年学子正争论“戒淫与福德”之关系。一人道:“世人皆言‘万恶淫为首’,然何以证明戒淫必得福报?”另一人反驳:“天网虚无,何必自缚?”

黄紫檀悄然而入,白衣如雪,目光清湛。他未直接回答,只缓缓道:“尔等可知《文始真经》所言‘至精惟一,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人之精气神,皆由元精所化。淫心一动,则元精散乱,神气外泄,何以玄览至精?”

众人肃然。黄紫檀遂以明代宰相谢迁之事为例,娓娓道来:

“昔年谢迁,少年执教于富户,其女慕之,夜半叩门。谢迁非但不纳,反以正言相劝,保全其节。你道他为何能如此?正是因他心守至精,不为外象所动。《文始》云:‘心蔽男女者,淫鬼摄之’。谢迁能破此象,故能神气内敛,智慧洞明,终成一代贤相。”

一学子问:“先生,此非仅是道德之论?”

黄紫檀微笑:“非也。此乃生命学实修之根本。至精为生命本源,守之则神全,散之则神耗。谢迁之所以能‘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正是因他以先天元神主事,不为后天识神所牵。此即《文始》所谓‘圣人能神神,而不神于神’。”

数月后,黄紫檀北上至京郊脩身堂。时有官员子弟,仗势凌人,贪恋美色,屡劝不改。

黄紫檀召其至堂中,示以明代首辅曹鼐之事:

“曹鼐捕盗时得一女,女欲献身,曹鼐焚纸自警,上书‘曹鼐不可’四字。你可知他为何能如此决绝?非因畏人言,乃因他知‘至精不二,守一为真’。一念之守,即是与道合真之基。后来他考中状元,天上忽降一纸,正是‘曹鼐不可’四字,此非神话,实乃天道承负,感应如响。”

那子弟默然良久,问:“先生,守一何以能感天?”

黄紫檀正色道:“《文始》有言:‘至精依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显象于万物’。你一念守真,即与至精相契,天地自然回应。曹鼐之守,非守一女,乃守其神。神全则气足,气足则智慧开,故能文思泉涌,高中魁首。”

又一年冬,黄紫檀自昆仑东行至终南脩身堂。当地富商冯氏,虽乐善好施,却因无子而忧。

黄紫檀以宋代冯京之父冯商之事开示:

“冯商买妾,知其父欠债卖女,遂还女赠金,不图回报。你可知他这一念,已契入‘无人无我’之境?《文始》云:‘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冯商不以私欲障道,故能感召至精之真阳,得子冯京,后中状元,位至宰相。”

冯商问:“先生,我亦常行善,何以无子?”

黄紫檀道:“行善若存求报之心,则神气已滞。须如《文始》所言‘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你当以无为心行有为事,方能与至精相合。”

次年春,黄紫檀重返昆仑大道家园。一夜,他于雪峰之巅静坐,忽见东方有三道清气汇入脩身堂,心知谢迁、曹鼐、冯京之精神已化入道脉,滋养后人。

他忆起《文始》中言:“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而今世之人,若能以戒淫为基,守精养神,则人人可近道,家家可大同。

下山前,他留下一卷《文始真解大佩服》于脩身堂中,扉页题曰:

“至精惟一,守之则神全;
淫心一起,散之则道远。
愿尔众生,破象见独,
与道合真,长生久视。”

日后,《文始真解大佩服》风行世间,生命学润泽无数含灵。黄紫檀立于昆仑山巅,遥望人间万家灯火,轻声道:“大道至简,惟精惟诚。戒淫非为福报,实为近道之基。愿世人皆能体悟至精之妙,不负此生人身。”

风起云涌,紫气东来,大道家园之门,永为求道者敞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10-16 20:42 , Processed in 0.0692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