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7|回复: 0

手机使用中的生命学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4 09:5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1758633898422_edit_13472252596213.jpg

文/杰轩

当今世人,不论修道与否,手机在手便与万千尘缘相接,其对心性生命的扰动之深,实为亘古未有。何以至此?首在机不离身,次在网络勾连,终在信息缠缚。查资料虽便捷,然过程中杂念纷至,心随境转,离本失真。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互联网信息纷繁,恰如妄念相续,念念相生,念念相缚。人心贪著难舍,犹飞蛾扑火,愈近愈伤;又如静水投石,涟漪不绝。链接迭链接,页面套页面,心若不动,万象皆空;心若妄动,则堕虚幻之境,对无情之物生喜怒,于虚幻之相起痴执,颠倒梦想,逐流不止。

然道家既讲断妄,更贵“知止”。《阴符经》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心若驰骋于外,则神气耗散;若能返观内照,则归根复命。手机之幻,不在其物,而在人心执著。故《清静经》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不随念转,不逐物迁,方能守其淳和,养其太素。
1758338246106_edit_3354987069501.jpg
手机使用五则,合于天道:

1. 无事不上网。
      心不妄动,机不妄开。非必要不触网络,守静笃以存神,减外扰以全真。

2. 卸载妄念之源。
      抖音、快手、新闻之流,如荤腥乱性,宜卸之藏之。浏览器易引心驰散,若非常用,亦当束之高阁。

3. 净化交流之器。
      微信附近的人、摇一摇等浮华功能,如赘疣缠身,当断则断。QQ信息芜杂,若非学业工作之需,宜避之若浼。交友贵在真实,网络虚情,徒耗精气。

4. 返璞归真于现实。
      网络交友如镜花水月,终非长久。宜亲近自然,体察四时;多结良友,面对面而交心;婚恋之事,更当以诚相待,脚踏实地。

5、养成定期关闭手机去闭关的习惯。
在家修行平均每个月进行两天关闭手机、隔离一切信息的无信闭关。平时多到大道家园闭关野修,那里有没受网络污染的茅棚环境。
1758425485537_edit_3266338916045.jpg
生命学实修,贵在知行合一。手机如现代之“五音五色”,过度沉迷则精气神散。故当效法“虚其心,实其腹”,常闭目养神,少视强光;常静坐调息,少溺虚景。饮食宜清淡,避五辛厚味,以养脏腑;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以合阴阳。

若欲念偶动,可即刻移步户外,观云听风,念“致虚极,守静笃”;或习太极导引,使气血流通,妄念自消。平日以读书、习字、品茶、赏乐充實生活,使神有所寄,志有所归。

结语:
《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手机之用,当损之又损,至于无为。非必要不握机,非真诚不交言。如此,方能外不扰形,内不摇神,复归于婴儿之朴,合于大道之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10-2 02:38 , Processed in 0.13408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