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8|回复: 0

什么是真正的爱?

[复制链接]

76

主题

6

回帖

900

积分

金液

积分
90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叶羲
前几天净土法辅导群有师兄问:情欲和爱有什么区别?
老师的回答言简意赅:无我是大爱,有我是小爱,苦乐颠倒为情欲。
又问:转化情欲要到什么程度算是可以?
老师回答:
如太阳普照大地,不为某某人某某地域而设,遵循自然规律,生育万物且又止杀万物------这是无情之大爱。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如太阳般无私之真爱大爱者,凤毛麟角。
更多时候,人生因一觉而动而入胎,则情欲缠绕。情欲的表现形式,除了男女之间直接的性欲之外,又有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表现形式。皆为有我之小爱,私爱。
记得很早以前老师也在净土法辅导群里谈过这个话题。
所谓圣人不仁,大道无情,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慈悲和大爱。爱到极点,由量变到质变,就变成无情的“象”。
举个例子:
一个母亲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爱”呢?
道学认为,不要用私爱,才是真正的大爱。何谓私爱?就是以为中心的情爱,一切有我之爱,都是私爱
当你有私爱的时候,你就会有生气的时候,有爱就有恨,你的对孩子的这种教育还是会有偏差,不会那么公正。
放下私爱的时候,你就公正了。不用情全是用理,讲道理让他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里头没有人情可讲,让小孩子就能够养成正气。
疼爱孩子、溺爱孩子决定是害了孩子,这不是真的爱,这只是满足你自己的那种爱欲、那种私心而已,你要真为孩子好,就要把你的那种情爱放下,才是用正道来教导。
真正的爱与信,都是五行中央土,可化解越位的欲望、恐惧、惊惶、愤怒、哀伤、思虑、忧愁、狂喜……以此真爱与真信持观,可无往不利。
然而:真爱无情,正如真水无香――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以前我没什么觉察力,也不理解什么是私爱,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爱,故而也犯了很多错误,直到很大的一个课题横亘在我的面前,在迷茫和痛苦中,在老师和同道师兄的帮助下才开始反省和改正,逐渐才有了一点点的感悟。也算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007e6oxEgy1hjvnxyfsh8j30nd0sg42t.jpg
就父母对孩子的爱来举例吧。
世间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这是求生欲衍生出的种族繁衍的本能使然。
然而父母们都懂得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吗?不见得。
大多数父母的爱更多的是掺杂了“小我”的小爱,私爱。又以母亲为甚。
很多时候,没有智慧的父母不明白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借着父母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却有着和父母不同的元神记忆,由此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分别观(价值观)、人生使命和人生轨迹。于是有意无意地把对孩子的责任和爱扩大化,侵犯和侵蚀到了孩子的自主和自然的成长空间。常常会以爱的名义批评指责,会以爱的名义控制打压。想要孩子复刻成又一个自己,或者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径成长,却往往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当孩子成长到12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渐渐进入了青春期,如果之前父母常常以小爱私爱来引导教育,往往就会产生所谓的叛逆期。
黄老师在祝由课的实操环节上曾经解读过青少年的问题。大致意思是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需要亲子双方共同面对和改变。
从修行的角度讲,世人大多错认真性真命,以思虑、智谋为本我,巧运心智伪尊礼义,矫乱本情掩饰天性,以获取后天世界的名利。故老子教导我们要“复归于婴儿”。黄老师常说,小孩子是上德之体,先天元神被蒙蔽的少。自有契合大道的天真本性。没有智慧的父母以被蒙蔽多年的识神来教导孩子,只不过是将孩子契合大道的天真本性渐渐抹杀,泯然众人矣。如果父母能认识到这一点,以真爱之心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常常会避免很多问题。
大道家园十大脩身守则的第五守有言:不得谈论社会是非,馋毁他人对错,当反身内求,常思人我一体,推求己过。这条守则对于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适用的。
境由心生。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自己当下心境的感召和映现。
小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父母问题的变相映现。若能把孩子当做一面镜子,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过自新,孩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身教的力量,身教大于言传嘛。
如果意识不到这点,常常会陷入苦恼并一味指责孩子的怪圈。孩子来到世间,本就是一张白纸,父母画成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有时候想一想,你批评或打击的是你的孩子吗?不一定,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可能是小时候的自己。只不过借着孩子的问题表现了出来。

002r0eLjgy1hm66tgsoalj60j60srtaq02.jpg
有的父母自己手机玩的不亦乐乎,整日里刷短视频,却指责孩子陷于游戏不能自拔,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比起给孩子贴个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的标签,然后到社会上到处找机构去“治疗”孩子,自己却置身事外的做法,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真爱出发,去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找出孩子深陷游戏旋涡的真正原因,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人性的弱点是共通的,父母自己都没有克服的缺点和完成的目标,非逼着孩子去完成。自己都不完美,却想要个完美的孩子,可能吗?
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有段时间网上经常有一些吐槽辅导孩子作业的搞笑短视频,乍一看,很好玩,也引起很多家长的强烈共鸣。活灵活现的表现了老母亲的无奈,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时候大部分父母是可以在孩子面前有知识积累优越感的,却常常缺乏耐心,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等再过几年,别说到初中高中了,就是小学高年级的奥数题,家长来做做看,有几个家长能不用初中的方程式直接解出来呢?等到初中,可能小孩子都不屑于来请教家长了,他知道你该忘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轮到他来俯视智力记忆力衰退的父母了。叛逆期的逻辑大概就是将小时候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统统还给你。一个被真爱呵护长大的孩子是没有明显的叛逆期的。
学习这种事得顺其自然,一方面学习兴趣和自信是可以被培养出来,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学习规律,要顺其自然的引导,越被批评越对学习没兴趣。其次有人就是天生有读书的天赋,有人的天赋在别的方面。是读书的料就读,不是这块料就接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是靠批评靠压力就能学好的。
有智慧的家长会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引导孩子的兴趣,或者不断尝试不断寻找孩子真正擅长感兴趣的方向,让他自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并且允许他犯错误。而不是眼里只有分数,都上了大学,找了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人生的路千万条,想开了没啥好纠结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读书这一座独木桥。说白了,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的控制欲在作祟,把孩子的成绩当做父母脸上的光,这不是名欲是什么?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跑的快不代表什么。放下焦虑,反躬内省,想想怎么才是真的爱。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剧本,真的爱他就包容和接纳孩子的一切,只做适当的引导和身教,而不是从自我的需求和欲望出发去塑造孩子控制孩子。

002r0eLjgy1hm66tgt3kaj60j60sraby02.jpg
真正的爱如同太阳照耀大地,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分别而有偏私和分别。
真正的爱是宽容和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否定指责和控制。
真正的爱是允许树成为大树矗立,允许花成为花朵绽放,允许草作为小草芬芳。
真正的爱是不但欣赏孩子如江河般浩浩荡荡,也欣赏孩子如溪流般隽永流淌;
不但赞叹孩子如地下河般默默滋润大地,也欣慰孩子如晨雾夜露般有自己晶莹的光芒。
当我们真的爱孩子,就会从有“我”的私爱转化成真爱。
如果能够由此契入,由对孩子的真爱延伸到对其他家人对亲戚朋友的真爱,再延伸扩展到对周围所有人的真爱,最后扩展到对所有生命的慈悲大爱,如太阳般照耀大地,没有分别心,无私奉献,便是真正做到了合道。有如此慈悲大爱,何愁不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4-26 18:32 , Processed in 0.06431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