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回复: 0

艾故事 | 追悔莫及!——艾滋病感染真实案例亲历者的心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Image_12128342374695.jpg

姚雪平整理

“遇到艾滋感染者的机会像是买彩票中大奖,就算遇到了,我也未必就会被感染!”
“我偶尔乱来一次,怎可能得艾滋病?”
“我这约炮性伴看上去清清爽爽,根本不像在社会上混过的,不可能有病!”
……         ……
尽管开展大众艾滋病科普教育数十年,但仍有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是那个例外,低估了感染的风险。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人们或从不去关注艾滋病,或图一时快感在网络擦边信息轰炸下中放弃道德底线,或发生从众淫乱行为而忽视感染风险……

接下来疾控中心咨询室里的真实案例告诉你,心存侥幸者,终难逃现实之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案例一: 相信“熟人”

姚某,女,20+岁,大学生。因毕业分配去向与男朋友发生多次争执,在一直暗恋她的同班同学李某的嘘寒问暖攻势中转而与李某恋爱,并在校外开房。没想到入职体检中竟查出HIV阳性,原来是李某与姚某交往前曾有多次无保护性嫖娼行为,已感染HIV而不自知。姚某未被公司录取,也与李某分手,回到了小县城。


案例二:
认为“卖淫嫖娼”的人才会得病

张某,女,50+岁,离异,来城区务工后通过所谓交友软件里面“附近的人”功能,交往一男友填补情感空虚。不久,她因身体不适被查出感染HIV, 一度崩溃。她的理念是卖淫嫖娼的才可能感染这个病,她就仅仅交往一个男朋友就被感染,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当她去询问男朋友时,男朋友却避而不见。

Image_12121391809020.jpg

案例三: 被潮流带偏三观进行同性恋,认为做好防范就没事。

赵某,男,20+岁,大学生。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程度高,自述同性倾向,网络交友为主,与陌生网友进行同性性行为基本都会戴套,每次性行为后1个月会用自检试剂检测。后与一同校同学A建立固定同性恋关系,却在4个月后查出感染HIV,自述仅与A发生过无套行为,因双方关系特别好,觉得无套方便而放松了警惕,随后A去医院检测后也被发现阳性,目前双方已不再联系。



案例四:
因对方颜值高而甘愿冒险。

孙某,男,30+岁,房产销售。自述高二期间发现喜欢同性,大二第一次通过软件交友发生有保护的同性性行为,其后10余年间坚持每次发生性行为均采取安全措施,最近5年每年定期检测HIV均为阴性,思想开始出现松动麻痹。最近一次由于对方颜值够高发生无保护同性性行为,2025年2月确诊感染HIV。

真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Image_12131623962558.jpg

案例五: 滋生侥幸心理而未及时进行暴露预防用药。

谭某,男,30+岁,教育培训老师。交往同性性伴,对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措施都有较好的了解,知道自己是高危群体,有定期检测习惯。一次去外地出差,与一名临时网友发生了一次无套行为,事后虽有担忧,但仍心存侥幸未去服用阻断药,后检测发现感染HIV。

应了那句话:出来混,哪有不用还的!


案例六:
因周围很多人有类似行为而自觉无事。

邓某,男,40+岁,工人。有一个同居3年女友。之前单身时长期到洗浴中心、夜店找小姐,每个月去2-4次。自述周围很多工友都有这个行为,且工友间还相互介绍。一次因身体不适在医院被查出感染HIV,随后同居女友也查出HIV,自认为是自己传给女友的。




世间确有侥幸之事,但我们不可抱有侥幸之心。其实你也知道淫乱放纵存在风险,最好不要去赌,并且做好反色情戒淫邪文化的熏陶!侥幸会助长你的放纵与逃避,最终导致恶果。

希望这些惨痛的案例能教训我们摒弃侥幸,坚持学习反色情戒淫邪文章,树立责任意识,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对艾滋风险存敬畏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4-20 20:40 , Processed in 0.0720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