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276|回复: 0

内圣外王释“道法”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

回帖

435

积分

玉液

积分
435
发表于 2015-1-8 18: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声音是有了,但视频没有。没有视频,我们就算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调试不出来,视频信号可能无法传送,就把它关掉。
经过大家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们今天就准备进入到讲经说法的新的理论阶段当中,主要就是跟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对《黄帝四经》的研究、诵读。

“道法”篇诵读学习的要点

《黄帝四经》内容浩瀚,宏篇巨著,可以说非常地庞大,如果我们要想很轻松地把她学习完、研究完,不花点时间,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慢慢地去讲解她,慢慢地学习。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学习一下“道法篇”;而且,学习“道法篇”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注意了,一定要按照我们学习、研究、实践老子《德道经》五千言的那个学风、学习方式,去进行在体内的验证,而同步去进行。而且,经过这些年我们研究实践这个老子五千言,并且用在我们的修之身,用在我们的内观体内。内观诵读、图文思维,用在这个方面以后,已经有了体会了。
打开我们校注的《黄帝四经》,在我们要进行诵读实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仅仅在我们校注的“道法篇”当中,出现了一个现象,什么样的现象呢?那就是老子的帛书是“也”字非常多;而我们的《黄帝四经》当中,她是带“殹”这个音和“矣”这个音的字特别得多。这个“殹”,我们要掌握到这个发音在体内的反应,大家可以试一试。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读这个“殹”的时候,我的会阴穴它必定会向内开启,向里面去开启;而且,会阴穴上还有一个神,他帮助把这个门打开,就用这个“殹”的时候,他就能够出现;并且,能够双手在会阴穴大门这个地方,将两扇大门往里面拉开,抽掉门闩,拉开两扇门。你们发一发“殹”和“也”,比较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同。
道家的书、经典,2500年以前留下了这几部经典,我们是感恩戴德。保留下来以后,实际上我们要把握她,她就是教材,就是教科书,就是诵读应用的书籍。“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实践、我们的中华诵读,要落实到这个上面来,要把握住这个音的运用,光、音、气的使用,三元一体。
诵读诀窍在文字中
帛书《黄帝四经》的“道法”篇当中,共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语气助词,说起来是语气助词,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语气助词,是内观配合的音调用词,是以音开窍的词,是以音打开自己的体表之窍、体内之窍的词,要这么去解读它。其中三个不同的开窍之词,就是这个“殹”、“矣”、“也”。在智能时代以后,智能文化的解读认为它们都是通假的,可以通用的,就是说互相可以借用的。实际上,严格按照2500年以前慧性思维时代、慧性图文思维时代的教学来说,它们并不是通假,而是各有妙用。什么样一个各有妙用呢?那就是《黄帝四经》跟老子五千言还不同,《黄帝四经》里面的内容,文字记载中是重形、声,而以名和音为用的,这个占了主导地位。“殹”和“也”这两个字,前一个就是重视了音和名;后一个,重视了象形。我们在体悟“殹”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殹”发出的音波,如果说我们有老子五千言诵读的亲身体会和感悟,就会自然出现一种,这个“殹”音一产生,就会带动人的会阴收缩而上抬,会阴穴就很自然打开了,而且有大量的地气能量就涌入,这个用于诵读效果就更为明显。为什么会明显呢?因为她用了声和音。中国古代音的运用非常普遍,远远不是现在的四声,越到南方福建、广东、云南,再到惠州,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发音极其丰富。而且,他们诵读古代的符咒、咒言,一诵就灵,为什么?就跟这个名和音的实质有关,把握住了,效果就能产生。因为声背后就是音,而音调用得好,就会产生众多奇妙的体悟。
我们在掌握好了这些诀窍以后,那么在《黄帝四经》的诵读当中,是否应当在原来内观诵读老子五千言基础上,在重视“也”的形名上面,“也”的形态,“也”小篆字形蛇的形态,在那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来用好《黄帝四经》给我们揭示的一个奥秘——诵读经典的奥秘,这可以说也是一种天机。如果智能学者的话,他们可能就轻飘地把它放过去了,但我们是道学的研究者、实践者,不能够小瞧这个“殹”、“矣”、“也”三个字不同的读音和它们的形、声、名、音各自的妙用。特别是对我们生命形体的妙用,要把握住。
而且,在“道法”这一小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殹”字,出现了七次:“明曲直者殹”、“弗敢犯殹”、“弗敢废殹”、“观于天下殹”、“无执殹”、“无为殹”、“无私殹”,出现了七次,是高频率的。这个“矣”字,出现了三次,“矣”有下沉的作用,气是下沉的,能量是往下行的。这个“殹”,相反是往上,把整个人的能量往上提升。这个“矣”出现了三次:“见之天下而不惑矣”,“无不自为刑名声号矣”,还有第三个就是“无所逃迹匿正矣”。在整个“道法”篇当中,“也”字出现了一次:“无処也”。
从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和它们都出现的特点,而没有混用,我们必须要打破有些考古学家、有些学者轻率地将“殹”和“矣”以及“也”通假改造原篇的现象。我们应当有别于他们,他们改他们的,他们是智能为用;而我们是要复兴民族的根文化,我们则要根据帛书原句的记载而考证,将她的价值提升,发挥到最大的限度,而不能够跟着智能的后面,人云亦云很轻浮毫不在乎地就把祖宗们宝贵的内观诵读图像成形的这些经验,轻飘轻洒地抛弃了。这个错误,我们再也不能轻犯了,而是要认认真真地做学问,老老实实地去继承祖先们的大慧大智,而不能自以为是。
所以,我们今天进入了《黄帝四经》这部经典当中去研究实践,并且进行体悟,在这个过程上来说,我们就得高度地重视她原句的特点,而了解其中的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今天在突出了诵读的特点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以“内圣外王德修身,修身治国参《四经》”这个题目,展开我们今后对《黄帝四经》的学习和研究。
掌握了这个诵读的特点之后,我们边诵读,特别是内观诵读重形、重声这样一个诵读特点。把我们从老子五千言诵读当中获得的体会,再结合《黄帝四经》诵读必须要掌握的诀窍,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体地进行诵读。在这个诵读实践同步的基础上,再来展开一步步的研究。这个研究,就是实践内圣外王用德来修我们的身,通过修身治理好内身国,去掌握参理《黄帝四经》的全部内容。
《黄帝四经》的功用与定位
因为《黄帝四经》,是一部比《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更高、作用力更为广博的著名道家学说经典。《黄帝内经》,总结的是2500年轴心时代以前人类慧智同参,研究生命真相,修身治病的理法经验总结。《黄帝四经》记录的,则是慧智共运,修身治国平天下,天人合一治世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只有从这两部著名经典在2500前诞生的现实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文化教育,一个养生修身。这两条,自古以来就是道德根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这两个系统,全部都是落实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这个过程当中。可惜,我们在2000年前开始主动抛弃了她,把这一个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给埋葬了。
《黄帝四经》,上承于伏羲内文明的易道文化思想,构成了鲜明时代特征的法道文化思想,在2500年前就完全成熟,继而盛行于西汉初期,并且与《老子》完美结合,从而给汉朝带来文景之治的辉煌、光武中兴的繁华。
然而,黄学被淹没了2000余年,不见踪迹。西汉初期流行的黄老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迷宫。1973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突然打开了长久封闭的时间胶囊;同时,揭穿了老子《德道经》变成《道德经》以及《黄帝四经》突然人间蒸发的秘密。汉武帝与宰相田蚡利用改良儒生董仲舒,制造一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颠覆,创造、培养、扶生智能型犬儒文化运动的佐证,也就更加铁案如山一般地摆在世人眼前。中国的内文明所诞生的文化和教育,从此完全抛弃了慧智共运型文化,完全沦落为智能文化。
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和《黄帝四经》,由于收藏于外姓王的庭院和墓葬中,而躲过了当年皇室对道家文化大清洗的空前浩劫,封存了二千多年,终于冲破时间胶囊的封闭,重新横空出世。它们的联袂出土,昭示的是中华民族2500年以前长期存在的道德根文化系统的重新复活,是中华古老内文明大慧大智井泉的重新喷发,从而滋养子孙后代。古代道德高峰上的慧智型文化、图文思维教育方法,为人类超越智能文明的局限性,回溯于历史轴心时代之前,跨越历史长河,重新认知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可靠的史料依据,以及原生态的德慧智教材与课本。
《黄帝四经》是什么样的一部经典?就可以说,是轴心时代之前,在道学还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时期,人们用于修身,实践内文明而产生德慧智文化的一部教科书。她与《易经》一样,是开启智慧头脑、培育圣贤心灵、弘扬道德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昌盛的教材和诵读的课本。
《黄帝四经》这部经典,在历史上而言,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黄帝四经》这部经典巨著,在历史上曾经长期肩负着修身治国、文化教育的重要历史史命。有史可查,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在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乱以后,汉代以刘邦为发端、窦太后为中坚、刘恒为实践者的汉朝皇室,运用《黄帝四经》和老子《德道经》,建国治乱,教育兴国,获得了有史记载中的极大成功,是开创汉代文景之治历史辉煌的精神食粮,是光武中兴能量来源的基础。
《黄帝四经》命运的启示
《黄帝四经》的生成和消失,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黄帝四经》诞生于《易经》之后,她作为《易经》文明和文化的承传应运而生,作为大道指引人类社会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而诞生。在人类社会历史离道失德下滑过程中,她的生成,具有阻扼、减缓、改变人类道德精神文明下滑蜕变的巨大有效的教育功能。
《黄帝四经》在汉武帝当权时的突然消失,应验了老子“忠信之泊,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精辟预言。起于秦始皇的天下为私,在汉武帝身上更加强化和深重,对道德的背叛日益明显,故而动用政治手段,不惜一切地清理《黄帝四经》和篡改老子《德道经》。这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创,是一个伤痛,应当引起整个民族的深刻记忆,再也不能允许这样的事例发生。
《黄帝四经》的修证要求
《黄帝四经》,从出土的帛书恢复她的原貌而不加修改,我们可以看出,她就是一部供给人们内观诵读的教材和课本。通过内观诵读,而产生内治身心、修身治内身国,产生修身治国、无为而治奇妙效应的宝贵经典。作为道家的修身理论,依据后来在儒家学说中仍然保存的《大学》这一篇道家经典典籍中,就可以看出:
实践修身,就必须要志弘愿深,要立志于德天下,志在德化天下,而内治身国,兼齐家。这要注意到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闻道日损”,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心无旁骛,“学”,要学习有益于益智开慧的内容;“损”,要清理那些障碍我们慧性思维迸发的垃圾。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以修身为根本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反复艰苦的实践和检验,通过尊道贵德、无为而为,再进入到物格而知至、意诚而心正,少私而寡欲,见素抱朴,而身修成功。身修成功,意味着无为而治可以顺利展开,内成而外就,内圣而外王,轻松地去实现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的十六次第修身实践过程。

<!--[if !vml]--><!--[endif]-->
修身十六次第图
这个修身,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url=]末[/url]治者,否矣。也就是说,整个道德根文化教育思想所强调的,至简至易,唯有“修身”二字而已。而道家正是运用内观诵读实践于自己体内的修身,产生慧性图文思维能力,达到天人合一,很简单的一个学习、实践、教育的文化体验过程。
我们在正式学习、研究、诵读、解析《黄帝四经》之前,我们还有些内容,需要明确地了解和掌握一下。就是说,原来了解和掌握了老子五千言当中的一些诀窍,比如说隐喻藏诀这些内容以后,由于我们研究、学习、解析、诵读《黄帝四经》,那比研究五千言更是慎终追远,那是“追”得更远的一个学习实践过程,所以,有些内容我们还需要加深了解,这样才能接续起来。其中,关于“内圣”和“外王”,关于内文明诞生中华道德根文化,形成德慧智特征的开慧益智、培贤育圣型的教育机制。
不要以为德慧智特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我们自己的发明,没有我们的发明,我们连继承都来不及,继承都没有进行得很好,不要自吹自擂,说是自己的发现、发明、创造。我们只是将古人古代这些圣贤们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明珠,把灰尘给它们擦干净,让它们重新放出光彩。
“内圣”系统明细
首先,我们要了解和掌握一下“内圣”的概念。“内圣”的概念,大家可以看这个表,“内圣”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从《易经·明夷》这个卦里面,就可以看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首先,这一段话里面就点出了“内文明”。“内圣外王”,在这里呼之欲出了。那么“内文明而外柔顺”,它所包含的内圣系统,我们把它列了一个表,大家就可以看到,看看它们在我们体内主持的到底是什么,有很多同学在研究这个内容,但是好像没有研究透彻。我们在这里,再共同一起探讨一下。

<!--[if !vml]--><!--[endif]-->
内圣系统明细图
这个“内圣”它的系统,简单地说,如果从后天有相的形、体上面,去进入这个“内圣”系统,我们课堂找到它的形、体的载体。形的载体是什么?形的载体,就是全身的非随意肌系统生命,整个我们生命系统当中的非随意肌,也就是说,自己的意念没有办法指挥的器官、组织,当然包括细胞,你用意念让细胞跳跳舞,看看它会不会跳?你指挥不了。非随意肌系统,就受于内圣系统管理结构。其中,有我们肉眼不容易观察到的决策系统和高级管理系统。这个决策系统,包括了本性的一点灵光她的真我,她的体元是请真。
这次,我特地把请真没有写上去,在那里发了一个靓王,但是真正认真看的人不多,因为反映提出质疑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质疑,只有两个人质疑,这说明看得比较认真,而其他人对这个故意提出来的一个疑问,希望大家作出解答的疑问,没有提出来。这说明,不敢问?还是没有注意到?只有这两种情况,一个是不好意思问,不敢问;另一个是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真我的名、非恒名是不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呢?从一个“王”字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很明显的错误,是等待大家去提出来,但是没有提出来。今天课后,请你们把它改一下,改成“请真”,那才是正确的。而真我,她是以心为宿舍,大脑的核质层为用,她分布的区域是全大脑的质层。古代对大脑的质层和核心层,都称之为“象”,“大象无形”,就是这个意思。凡是图形思维、图文思维出现的,都称之为“象”,因为它有质而无形。
我们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就是那么巧妙,这个“象”,它有多重意思,也就是西方解剖学当中对大脑质层的命名。“象”,也可以等于大脑质层。那么真我在生命当中主要体现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那么第二个决策系统,就是我们的心。心里面,又分为阳我、阴我。阳我名叫丹元,阴我名叫首焱,它们以心为臓、以脑为腑。就是说,丹元是以右侧的心场区为宿舍,而首焱是以左侧的心场区为宿舍。而办公室,丹元是右脑的皮质层,首焱是左脑的皮质层。你们看看表上面,是否能发现不同,左脑的皮质层、右脑的皮质层,丹元主理的慧识,而首焱主理的是智识。这个在外相方面,看起来,那就能够看出来你内在的气质和你天赋的能力。
这两个系统,再加上一个真意的执行系统——管理执行系统。真意不是指的浊意,而是指更深层次的先天真意,是要发掘出来,产生的黄帝,中央黄帝土,他是以脾胃胰为宿舍、大脑皮层为办公室的;他是以五数为聚合的,凝聚在中心,真意的特点是跟后天意识略有不同,先天意是以五数居于中央区之中,具有执一守中的特点,他的司职主要是管理。
另一个呢,是五臓系统。五臓系统,心占了一大半。下面,只剩下肾、肝、脾胃这四个臓。像玄冥、龙烟、常在、皓华,各自管理着肾、肝、脾、肺。这里面的内容,我们都学习过,在这里就不再多啰嗦重复,主要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举一反三,就能够掌握。只是我们要在理性认知上,建立一个真善而又符合正确原则的认知,知道我们的心、性、真意、五臓、六腑、气、精全部都是内圣系统,这个要牢牢记住。
除了五臓之外,包括六腑、三焦,都要记下来;膀胱、胆、胃胰、大肠、小肠、三焦,这都是我们的意识系统无法直接指挥的。在能量系统方面、质元能量方面,要抓住体内的气和先天的精是我们的意识无法直接调控的,这包含着双肾贮藏的先天肾气、海底漏眼逐步转化为精的元精、元气。气和精是分布于全身内外,而且也是与外王当中的一种物质——血和液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储存的能量,支撑产生着我们体内的神力、魄力、精力。精和气,只有运转起来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有质无形,也可以说无形资产。缺了它,有形资产运动不了,运转不起来。无形资产,要让它很自然地循环起来,善正德地循环,而且还要开源节流。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研究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明白,老子的五千言中为什么说“金玉满堂”啊?堆积化不动它,就开始要生毛病了。想想我们的精气,想想我们的血和液,如果在体内不流动,不进行善正德的循环,那当然也就成了一潭死水,也就意味着疾病,甚至是生命死亡的到来。所以,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要使我们体内内圣掌握的系统,能够进入健全的基本工作状态,外王要能够服从它。《庄子》所言:“静而圣,动而王”。我们的体内,在宁静、静定的状态下,那么养的是我们的内圣系统;在我们动的情况下,养的是外王。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全部是可以随意而动的,所以也就说“动而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数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随意肌和非随意肌。“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胃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辩才虽然能够超过万物各种功能,“雕万物”,就是穿透、识透的意思;“不自说也”,也不自我标榜。“能自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这是关于“内圣”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
为什么要掌握“内圣”,这跟《黄帝四经》我们要接触到的“文则明,明则得天,天执一以明三。”明三定二,“定二”当中,自己的内外之境、阴阳之境、显隐之境,就要定下内圣和外王。“外王”的概念,实际上在《易经》里也提到了,《易经·师卦》中有这么一句:“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能以众正”,能够带领、率领、垂范于众人,都进入中正近道的方向。真善建德,中正近道。善正德者,可行王道。王道无偏,圣道自出。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说,“能以众正”那就可以堪称为王道成功了。这跟我们反复强调的“真善建德,中正近道,善正德者,可行王道。王道无偏,圣道自出,无为而治”,那个时候就成功了。

“外王”系统明细

《黄帝四经》对于我们的慧识、意识、六根、智能,实际上,这个“明三”要明到慧识、意识和智能这三个方面,要知道慧性是阳性的,我们的后天智能是阴性的,而意识和六根又是中性的,慧识是一种先天的,是道性的、内圣的,是无为的;这个意识,是中性的,是被慧所用的,既可以被慧性所用,也可以被智能所用的中性的;它既能被道所用,也可以被常所用,被常道和非常道所用,这是意识和六根的特点,它是属于外王系统,它需要运用善正德进行规范制约。意识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制约规范,那就是出有入无,帮助我们的意识进入最佳的境界,与慧性同步的境界。


<!--[if !vml]--><!--[endif]-->
外王系统明细图
我们的意识和前六根,可以无为,可以有为,也可以出有入无。这是意识的特点。它们的分布,就在我们的大脑整个皮层,以及大脑核心中泥丸里面,还有真意这么一块。这两部分,看看河图就知道了,在大脑的分布,也就非常清楚了。散在周边为识,也是一个阴土为意,那么其中中央的一个五星点,就是真土阳土,也是为意。这个智能是阴性的,属于智识,属于常道的,它同慧如果像慧性方面同步,并且规范再造自己,可以改造成为圣;它如果流于世俗,则成为霸道,则成为反面。它是后天的,属于有为的,这样来认识。将这个“明三”认识以后,对我们下一步学习研究诵读《黄帝四经》的帮助是比较大的。
而外王系统,我们掌握它有妄意阴性的意识,关键是意识。外王只控制了意识系统,分类当中,就是我们全身的随意肌系统,意识可以调动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当中,意识可以指挥的这个系统,就称之为“外王系统”。它主要的分布,我们掌握好,这个意识系统分为阳性和阴性。其中,在我们的脾内、胃里、胰腺之间,作为它们的宿舍为藏,大脑皮层为用,是他们的办公室。而他们的功能呢,是心的能量和肾的能量作为供养,在提供他们展开工作。整个大脑皮层,以十数散布开来。这个大脑皮层,在古代就称之为“相”,“木目”为“相”。以五数居中,妄意涤阴,逐步产生质变,就是妄意可以变为玉书;当成为玉书以后,就可以由十进入五里面,可以进入中黄。妄意,包括了经验意识、惯性判断、逻辑推理;而阳性意识,包括本能反应、正意判断、德能内托产生的。
其它的具体执行、反馈这个机制,我们外王执行系统,主要是七魄和窍神,它们在负责具体执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就是具体的执行反馈系统。液体呢,比如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等身体所有水分以及体内的血液,有一部分是意识可以控制的液体;其中,尿液的排放,我们的“外王”是可以配合着调控的,唾液的吞咽、精液的排放,或者顺成人、逆成真,都是意识可以通过正善德去调控的。因为它毕竟是我们体内显态的一种能量,需要我们正确去把握。从中分析出,我们先天有质而无形的先天能量转化为执行的机制,这是外王系统,一定要掌握好。
实际上,从《黄帝四经》、伏羲的《易经》、老子的《德道经》,说来说去,都是如何把外王系统规范到真善的境界。那么规范到真善的境界,要使它真善建德,中正近道,实际上那就自然开慧了,右脑的思维就很容易打开。实际上,我们心中具有了心德,右脑的慧识和左脑的智能,就是因为我们左脑智能的障碍,使心德和慧识无法真正全面彻底地在前六根上表达出来;而只要我们的外王系统,而只要我们的外王系统做到了真善建德、中正近道以后,主动清除这个障碍力的阻碍作用以后,我们的修身也就至简至易,非常容易成功了。

什么是“天下”?

另外,需要我们强调和掌握的是“天下”这个词。《易经·乾卦》里面提到了:“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那么到底这个“天下”在什么地方呢?实际上,在我们的体内,同样也有我们的“天下”,因为道家通过甚深的慧观发现:我们人类就是宇宙的缩影,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是宇宙的缩影。诞生的整个文化,是诞生在内文明的基础之上。内文明的基础之上,首先就是观察了“见龙在田”以后,观察到体内“天下”的文明而产生文化。所以了解这个“天下”,非常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系列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4-27 10:31 , Processed in 0.08026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