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刘奕成 于 2025-7-17 10:46 编辑 - I8 d* i, ] w/ [/ \4 z2 _
( k" F8 y. r" w7 \$ B) [' w日省:(日省注意要深挖自己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
: s/ Z4 z( R0 V/ I: f: H无意中看到了泰国寺庙高僧性丑闻的新闻,这些可是高僧,最后被迫还俗,后半辈子都要背负极大的耻辱,多少年的修为与清誉毁于一旦!就是没有能够戒断淫邪,淫邪有多可怕,可见一斑啊!3 a$ u2 a- S4 ?( G$ E8 N" n' |
淫邪不仅仅是伤害身体和心灵,遮蔽我们的本来面目,更会损伤我们的阴德福德。
9 y/ _( P; D2 e8 x& L. H淫邪往往隐匿,不敢见于阳光之下,其阴险诡诈,潜伏渗透,皆在人心。3 V9 _4 k+ t* `0 j4 ?/ j
深深忏悔过去曾经做过的淫邪之事,比如看色情视频,看擦边视频,擦边照片,以至于意淫。还不知其害。现在回想真是愚蠢!+ k7 d( n. f/ u1 z- q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就必须斩断恶念,除恶务尽,不留一点一丝淫邪之念。
7 v7 e/ o2 G' _ F5 @每天培养灵知灵觉,断念功夫。太乙救苦天尊。
3 Q2 e" g! D4 g- [9 ]3 x4 ^! _; i/ V( W0 s0 H+ m3 Z7 u4 _# o+ Y. [
摘:
! s8 j7 H8 h9 B! z. k长期用眼加上纵欲淫邪,肾精会亏虚,肾水足且温才能温煦肝木,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木受肾精温养才能升发。% V2 _' z$ A* _9 R, X0 {
肝木开窍于目,故肝木不得肾精濡养,视力久之会下降,视力模糊,眼睛浑浊不堪。
+ c" M, j1 x: x2 S! D& u" w肾病一般呈黑色,所以有肾病的人,一般脸色黑。1 X' l {' U6 ^& O6 r
戒淫邪与戒色的区别——淫为过度,邪为不符合道理易理医理。淫邪主要指不正当性行为,如意淫、撩骚、沉迷色情、出轨、嫖娼等。淫邪同时也包括一切不符合天地自然本有法则的行为,如:激烈的不可控的情绪,熬夜久坐,过分的嗜好,狂热的宗教信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对身体的不正当利用,对他人的精神控制,极度的自我中心观念,对孩子的溺爱宠爱私爱,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欲望强加给下一代……等等。
$ }% l |/ x0 ~4 t0 @( q生命账簿没有“借贷相抵”。每一次善念善行,滋养心田;每一次恶念恶行,刻下伤痕。而淫邪如同在账簿上开启了一个特殊的“赤字账户”。
- d6 [2 X n* v- J' a) r) d1 O! s为何淫邪之恶更难“柢消”? 理解其“难以抵消”尤为关键:4 e# W! e. z' R( y4 e
1.伤根性:淫邪直接动摇生命能量(精气神)的根本,损害的是最底层的生命活力。修复根基,远比在枝叶上做善功更为艰难和漫长
. s7 m: |) D% d1 q( z7 s2 }% Y% x2.成瘾性与惯性:淫欲习气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成瘾性和心理惯性。如同不断生长的毒藤,即使你种下善的玫瑰(做其他善事),毒藤的蔓延若不专门对付,依然会窒息玫瑰的生长。戒除淫邪需要专门、持续的努力,非泛泛行善或充实生活所能替代。4 C" Q* X" R- t; }/ D
3对清静心的污染:善行多在外部,而淫邪直接污染心源—那颗本应清静光明的心。心源的污染会遮蔽智慧,削弱行善的纯粹力量。净化内心,需要专门的技术与修持。
Q+ z U2 K {! u2 U4 P! [6 l面对淫邪之账,如何力行戒除?* Q+ @# k: H. Z' j9 X; [2 \
这份无法涂改的账簿,并非要人绝望,而是提供最清醒的戒除指南:! c. i5 y& @. _3 f) V% Q5 n4 J
1.深刻认知危害,心生大畏惧:首先要透彻理解淫邪的定义,明白淫邪对身心健康、福报命运、人际关系造成的真实且严重的损害,从内心生起真正的畏惧感和羞耻感。这是戒除的原动力。《太上感应篇》云:“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戒淫先需明理知害。* d" h. G* ?' ?/ Y; I
2.发露忏悔,断然止恶:真诚面对过往的淫邪过失,在内心或向可信赖者(或脩身堂祝由师)发露忏悔,誓不再造。忏悔是拔除杂草的良方,是停止继续制造恶账的关键。立即停止接触一切淫秽信息(色情网站、视频、图片、文字),净化眼、耳、鼻以及大脑。+ x, G8 E. e+ P! f9 `8 r$ h
3收摄身心,筑牢防线:
' N! X2 H1 B) d6 g) f①慎独克己:7 R! G5 z1 [/ d+ U* _- L, B
君子慎独。在独处时更要严于律己,管住心念。起心动念处觉察,恶念一起,立即用正念(如圣贤教诲、天道承负观念、危害警示)转化或断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H8 @: x7 H& @1 E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慎独日志要天天做!
8 T- A D( E3 J n6 K②持诵经典/太乙心咒:借助《太上感应篇》、《清静经》等经典的力量,或正确持诵“太乙救苦天尊”,净化心灵,增强正念定力。6 {6 N+ u. E- ~8 `* q
③培养正气:多读圣贤书,如《文始真解大佩服》列氏虚空应无痕》等等。亲近良师益友,参与健康向上的活动(运动、公益、学习技能),让浩然正气充满身心,邪念自然无隙可乘。7 x6 w. {$ H. p
④爰惜精气,规律生活:作息规律,饮食清淡(避免助长欲火的食物),适度运动(固肾培元),不熬夜透支。有慧根者推荐实修真正生命学。- W) F M$ {* y3 f4 V. S
4.以善填缺,但目标在净心:积极行善(孝顺父母、助人为乐、保护生命、宣扬善法),积累福报,固然重要。但戒淫邪的核心目标在于净化心意、堵住漏洞、恢复精气。
) U+ a3 r3 i, m
' O& C6 l H$ q7 e# d$ a9 m录: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 y' }0 V3 `* A4 B夫道生于鸿蒙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不见,听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圣人知道之体无形,而道之用有象,于是以有形无,以实形虚,盗其气于混沌之乡,敛其神于杳冥之地,以成真一之大道,永为不死之神仙焉。所谓实而有者何?真阴真阳,同类有情之物是也。所谓虚而无者何?先天大道根源、龙虎二八初弦之气是也。有气而无质,大道彰矣。故曰阴阳合而先天之气见,阴阳分而后天之器成。《易》曰:“形上谓之道,形下谓之气”,是非器无以见道,亦非道无以载器也。太上借喻于车曰:车有辐有毂,辐共三十以象日月之运行,毂居正中,为众轴所贯;毂空其内,辐凑其外,所以运转而无难。若非其中有空隙处,人何以载?物何以贮乎?故曰:当其无,即车之用。又如陶器然,以水和土,揉土为器,一经冶炼,外实中空——究之凡人利用,不在埏埴之实,而在空洞之虚。如陶侃运甓,非其间虚而无物,安能运转自如?故曰:“当其无,即器之用”。再拟诸筑室,必凿户牖其中,而后光明大放。及入此室处,户牖亦觉无庸,务于空间之间,乃堪容膝,虽居有形以为室,必从实际以为居。故曰:“当其无,即室之用”。从此三者观之,无非有象以为车、为器、为室;无象以为载、为藏、为居。而涉于有象者,即属推行之利矣。凡居于无象者,即裕推行之用矣。故曰有以为利,无以为用,有有无无,亦互为其根焉耳。要之道本虚无,非阴阳无以见。气属阴阳,非道无以生。阴阳者,后天地而生,有形状方所,不可为长生之丹。惟求道于阴阳,由阴阳而返太极,则先后混合,大道得矣。后之修丹者,徒服有形之气,不知炼无形之丹,欲其成仙也,不亦南辕而北辙耶!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修,强名曰修。夫以道之为物,至虚至无,方能至神至圣。试观天地一气清空,了无一物,及伏之久而气机一动,阴阳生焉。于是形形色色,斐然有文,灿然成章,充满于四塞之中。谁为造之?谁与生之?何莫非道生一气,一气化为阴阳,而万物生矣。故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自是成三姓,三姓重生万化昌。”修行人欲求至道之真,以成仙圣之体,必先以阴阳为利器,后以虚无为本根,而大道得矣。章内三“无”字,指其空处曰无,大约言修炼人自无而有,自有还无,以至清空一气,而大道方成,其意殆取于此耳。
( ]' d9 ?$ S2 n9 g. T3 g' Q4 ~# R, B* o5 Z A
关尹子曰:“不知吾道无言无行,而即有言有行者求道,忽遇异物,横执为道,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就末,无时得本。”6 u& [) z6 H8 r* E
太易先生曰:大道主体先天一炁的存在,微妙圆通,言语无法描述;无所不在,不能用行踪定位。学者不知道炁无言语无行踪的道理,反而想通过语言文字和行为踪迹来认识先天一炁,那是极大的误区。
: ~+ D4 @, L# [ q* G; r生命学是道学的惟一核心。如法的转化情欲、无我实修,是认识先天一炁的惟一方法。
% Y4 Z7 ~) j0 x; [9 f- s这些回避实修的愚人,一旦遇到神异的事物,比如一些难以解释的法术、神通,就会陷进去,蛮横地执着,顽固地认为是至道。殊不知生命学之至道修炼朴实无华,但是能够解决生死大事,乃是根本;神通法术炫目离奇,但对性命没有半点补益,只是末流。寻找大江大河的根源,要逆流而上,顺行往下追逐分岔支流,是不会找到江河源头的;探寻大树的根本,要深入地下,顺势上行追逐枝叶末梢,也不会找到大树根部的。
3 t+ z% Y0 ~: u+ k道学以生命学实修为本,实修以证验为量。言语文字写得天花乱坠,神通法术纷繁乱眼——这些都是“异物”。执着异物,即入末流。大道平常,身心健康是第一证验,掌握生死是第二证验,舌此两者,大多是障眼的花叶,亡羊的歧途。6 h3 `; n( |: A2 P V
; Y( ?$ }0 `; y: o& K8 j; m- B4 n; J
实修:- s. \1 x: W1 u6 x1 j. Y3 h: D* ^
早晨静坐1小时20分,观祖窍10分钟。卧功一遍。; u$ v8 |" `7 p/ }
今早静坐,一开始不是很静,有很多思绪自发跳出来,都是最近了解了一些道医方面的东西,想怎么给家里人治病,已经其它一些心绪的演化,大约50分钟才静下来,呼吸匀长,然后有了以前没有的感觉,小肚子微微跳,比较微弱,以前从没有这种感觉。' q6 m! _: R5 A' o6 ? c* F0 r
早晨卧功,直上云梯一口气81次,第一次中间没有中断休息。有进步。
* _: @4 l# T5 V5 `) c9 A,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