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回复: 0

慎独+实修2025年7月16日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回帖

87

积分

真种

积分
87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本帖最后由 刘奕成 于 2025-7-16 11:39 编辑
( u" e+ C  c" W# Z6 H0 q7 q" W- b  d8 v, R1 h! @2 y+ O. D/ E
日省:(日省注意要深挖自己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7 [9 t: N! f+ D$ k$ N+ z
最近念头比较平稳,遇到某些场景时,基本能稳住,对这个越来越敏感,能第一时间觉查,断念,淫邪即是自戕,需要能保持知觉。1 P3 Q7 J9 W* Y8 n9 m  k" @
昨天偶然机会遇到一位会看面相的老者(其它职业),见我说了我一些命运性格等的特征,说的大体比较准确。提示我不能性急,遇事要沉稳冷静,冷静之中便不会留下把柄。4 R7 H1 K) Y  B. N
反思一下,这些都还在表象上,我们修行人,要追求至道修炼,得道者遇事自然而然冷静沉着,不似凡心未泯的人,需要刻意为之。
9 E5 s& y1 R/ d# L# k2 S9 B修行修的是如如不动之心,修掉贪欲 欲望 自私,把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都修掉,工作生活家庭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好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X! N6 o# U1 Y. v! o2 X" a
7 r! L- a+ ]- s' H摘:
8 b4 d  k& Z# M人身之大柄,莫重于元精;# o3 N8 V- s( A! x) N0 F/ V
保精大秘旨,首重戒淫邪。2 o( }0 g+ B! w' G; m; [2 E
淫风吹全球,亿人堕淫坑。
6 Y- [- k+ O& [# v  f+ G1 o8 B3 @淫坑如粪坑,淫虫似粪虫。
0 s8 |: h- z6 u+ S# h半夜不睡觉,孜孜上抖音。
: ]4 {) |/ o$ m" \6 o6 x" B大脑在意淫,肾精大泄身。
' a  g, L0 r0 V有病苦恼缠,精神从此萎。; J' M2 y6 s/ v* n8 p  n
前途从此灰,贫贱苦终身。
8 c3 D! h2 s: W0 |) U0 `  w( a贪淫苦报重,淫邪祸无穷。
2 E' e" o3 _% @0 `7 }$ N断然戒淫邪,便是得道人。8 {" G0 g( t2 w1 w7 C! ^9 a5 L
浩气镇淫风,正气满乾坤!
$ V) d- W1 i! h# Y: J5 U" j$ z: Q+ c
录:+ C' @( p" \4 t
黄老师:
4 s9 n9 G; j1 Z# U! ]- I修炼是为什么?每个人的领悟都不同。这个问题,我不能强加你身上。有人是为了治病而修炼,有人是为了求真而修炼,有人是为了长生久视而修炼。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信愿的培养和建立,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D2 @2 R! [$ x$ e0 F, A9 M' T但是,就至道修炼而言,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久视,为了自主掌握生死,为了自己不受生老病死之苦为了一切生命不受生老病死苦,为了不入复命,为了在太极之中无极之野参赞化育,或者是不为了什么,简称“不为”,就是“无为”。如果不明白,下次参与度亡吧,看看人临终时的苦痛。
: v; R8 `1 ]4 K, e; k+ Z5 Q" ~至诚,包涵了专一,这恰恰是信息过载的现代人最缺乏的精神。一门深入是捷径,不建议换法。也不要私聊我或者若水啦!不针对谁,只是对你们的负责。   ; P* {7 F: ]; u, m. r" O8 D9 m, `, a
当时,大道家园始创时,很多人叫我参考**草堂,**寺庙。我在想,我们是道学的纯正传承,为什么要跟随他们?这些华而不实的文艺范、生活范,不是我们的长项。至于人头攒拥的宗教庙堂,更非我们所追求。文艺范生活范我们可以尽量兼容,但是最多只能打70分。但是实修,我们可以打120分。站在隐仙派千年不断的传承,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文始最高。大家结缘大道家园,首先,可以学到顶尖的纯正的大道,至少是入门了。有一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想改一下,把修行在个人变成“修行在集体”。至少,我们的长驻修士是做到了。那是一种压迫式的成长。. S7 h0 \' s* J
2 K2 v  A9 [* Z- D7 \
关尹子曰:“仰道者跂,如道者骎;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是以圣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丰;不借道于圣,不贾道于愚。
! u2 Q' A- I3 t2 q7 }, ?4 l太易先生曰:仰望大道之人,踮起脚跟来抬头看,所以走路很慢;顺从大道运行规律的人,如顺水行舟,进步很迅速。但是并不能说他们谁高谁低,他们都只是知道大道之现象,不知大道之所以成为大道的四个层次体用和实质,更不知道如何抵达大道根源的实修功夫。2 e' n. K. ~# p/ f& f( D0 k
所以,圣人灵活应变,中道而行,他不会让道学在自己手里眼巴巴看着还欠少物质,也不凭借道学来刻意谋求财富。大道人人俱足,无需向圣人借出;然悟道需要技术,生命学修炼技术需要很好的智慧才可以理解,能要卖给愚昧小人,他们没法运用。" V) v8 N1 y7 N5 P! {
跂:抬起脚后跟企立;骎:快速如马地前进。前者慢而后者快。快慢都是道之迹象,道无行迹,不可以行迹求。歉少与丰盈也是“道”之迹象,道无丰歉多少之分。体证到至精存在之后的道学学者,身心会有本质改易,易筋易骨易髓发易肤易瞳,最终易凡夫之二元局部对立识神之心,为圣真之一元整体系统的先天元神——然而,圣真虽得之于身心,然亦难以给予或出售。) J( J* G/ g3 |  b! @& S$ ~
道学的传播是个千古难题。微妙深意,的确不可给予,然而,上古圣真留下了易学、医道系统,为道学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再加上西方的科技,它也是大道之迹象,三者合参,是将道学大众化的正途。" z4 Z3 d2 Z8 A7 V$ |
建立一个标准的学科体系,有助于生命学之受授,但是实证的进步,却依然不是外力、行迹可以替代、达致的。
- Z  ?, ^/ l) h5 J% E6 U! p
7 J. F( B3 T1 k2 Z* b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s& d( w& E0 d
此章开口即说炼精化气之道。既得精气有于身,既要一心一德,而不使偶离;离则精气神三宝各自分散,不能会归有极,以为炼丹之本。故太上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于心,其必了照丹田,一心不动,日魂方注于月魄之中,月乃返而为纯乾。此由心阳入于肾阴,神火照夫血水,虽水冷金寒,却被神火烹煎,而油然上升,自蓬勃之不可遏。至人知此玄牝为天地之根,于是一呼一吸之间,微阳偶动,取一眼觑定,一手拿住,运一点己汞以迎之,左旋右抽,提回中田,凝聚不散,即载魄而返,抱一而居,不片刻间,而真阳大生,真气大动矣。由是运行河车,由虚危穴起火,引至尾闾,敲九重铁鼓,运三足金蟾,上升于顶——俱要一心专注,不二不息——及至升上泥丸,牟尼宝珠已得,若不于此温养片刻,则泥丸阴精不化,怎得铅汞融和,化成甘露神水,以润一身百脉?既温养泥丸矣,复引之下重楼、入绛宫,即午退阴符也。但进火之时,法取其刚,非用乾健之力,真金不能升;退符之候,法取其柔,非以柔顺之德,阳铅依然散漫,不能伏汞成丹。故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其意教人阴生午后,一心朗照,任其气机下降,如如自如,了了自了,却不加一意、用一力,此即坤卦柔顺利贞,君子修行之道也。至降宫温养,送归土釜,牢牢封固,惟以恬淡处之,冲和安之,一霎时间,气息如无,神机似绝,此致柔也。温养片晌,神气归根,自如炉中火种,久久凝注,不令纷驰,自然真气流行,运转周身,一心安和,四肢苏软,不啻婴儿之体,如絮如缕,有柔弱不堪任物之状,此足征丹凝之象。从此铅汞相投,水火既济,又当洗心涤虑,独修一味真铅。苟心一走作,丹即奔驰,不惟丹无由就,即前取水乡之铅,亦不为我有。《清净经》云:​“心无其心,物无其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又何瑕疵之有?故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倘外丹虽得,内照不严,则人欲未净,天理未纯,安得一粒黍球,虚而成象?到得丹有于身,犹须保精裕气,以成圣胎。虽然,其保精也要顺自然,其裕气须随自在。此不保之保胜于保,不裕之裕胜于裕。否则矜持宝贵,鲜不危害焉。夫以丹为先天元气,无有形状,何须作为!若着迹象以求,未免火动后天,而先天大道亡矣。故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民比精也,国喻气也。治世之要惟恩以爱民。立法治国,霸者之驩虞小补,大远乎王者的无为而治。重熙累治,气象所争,在有为无为间耳。治身之道,以精定为民安,以气足为国富。炼己则精定,直养则气足,极之浩然刚大,充塞两间,亦若视为固有之物,平常之端,不矜功能,不逞才智,浑浑沌沌,若并忘为盈满者然,无为也而大为出焉矣。学人到此,精盈气足,养之久久,自然裂顶而出,可以高驾云彩,遨游海岛,视昔之恪守规中、专气致柔者,大有间矣!故曰:​“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此言前日调神养胎,不能不守雌也;而今阳神充壮,脱离凡体,冲开天门,上薄霄汉,诚足乐也。气何壮乎?到此心如明镜,性若止水,明朗朗天,活泼泼地,举凡知觉之识神,化为空洞之元神矣。前知后晓,烛照糜遗,此明明白白,所以四达而不悖也。然常寂而常照,绝无寂照心;常明而常觉,绝无明觉想。殆物来毕照,不啻明镜高悬,无一物能匿者焉。而要皆以无为为本,有为为用。当其阳未生,则积精累气以生之;及其阳已生,则宝精裕气以蓄之。迨其后留形变世,积功累仁,虽生而不夸辅育之功,为而不恃矜持之力,长而不假制伏之劳。一劫此心,万劫此心,真可谓天上主宰,分司造化之权,是以谓之“玄德”。此将筑基得药、炼己还丹、脱胎得珠九节功夫一一说出,要不外虚极静笃、含三抱一、恍惚杳冥为主,自守中以至还丹,皆离不得浑有知于无知,化有为于无为。夫以先天一元真气,隐于虚无之中,不在见见闻闻之地。人能泯其知觉,去其作为,则一元真气常在。故太上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此可知道生天地,原是浑浑沌沌,无可拟议,惟浑其神智,没其见闻,道即在其中矣。倘起大明觉心,则后天识神应念而起,已非先天元神,故必恍惚中求,杳冥中得,修士其亦知所从事矣。
' L/ r' ]5 v4 k
8 C3 W/ y5 [/ ?" C实修:
3 B# N2 c% \' C早晨静坐1小时,卧功一遍,站功一遍。昨晚站功一遍。/ O8 I5 X4 J6 W1 l3 q+ L# F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7-19 16:33 , Processed in 0.0764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