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 \! Q7 o9 \) j9 @4 \& ]: x
孔子是我国的文化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尊重道德,以布道为己任,门下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对后世文化和思想影响深远。
0 H# j5 p9 B' n; `$ s V B! X6 |6 X1 z& T0 O
孔子一生追求道德,生活俭朴。饮食简单,饱腹而已。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食物仅求温饱,居住只求安居,积极做事,谨慎说话。
0 r9 ]" P a( b% s; M& q' I: q! J- W1 R" m
作为一个尊道的圣人,孔子并不注重物质享受,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很简单,清心寡欲,吃得简单,不求五味俱全。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以道德追求为己任,毕生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z- {$ y5 h; @! k& V
, c4 q5 @: D# K7 Z) r. C
对于那些有志于学,追求圣德但以清贫为耻的人,孔子认为太过贪欲,采取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不屑与这些人交往。
" w# j9 L& P" Q: z7 l 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孔子则大加称赞,道:“贤哉回也!”认为这是真正的安贫乐道,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质。) m% l2 {7 O- k: Z7 k, O
4 Q2 n8 _: y# B8 p4 C5 U9 `* g$ S) w2 ~
省:
+ m. i p2 t7 N0 R5 H生活简朴、饮食寡淡的孔子,至今仍给人们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和内在的精神追求。% W, P/ o7 L9 s- q7 i; L
我认为,在历史上,我们要立足那个时代背景,来理解孔子所说的话。圣人之所以为聖,是因为能官其眼耳口腹,饮食简单,果腹而已。) f. d+ t' i+ u7 W ?( d7 F: t
然后就能悠哉尤哉,乐在其中了。4 ?9 r* g8 R) m& k% l
孔子生逢乱世,那个时代和今天来说,物质水平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区别。
7 V" Q: ?7 ^: C可贵的是,在物质繁盛的新时代,也能够理解安贫乐道的真正含义,就是过真正健康、快乐的人生,体验过内在精神丰盈和物质朴素的极简生活。4 [+ o- |) B: M+ K# g
这是我们追求古聖真们生命境界的极大动力。
' P6 p6 V- {) y. T* w1 L8 t8 t: z: n) n& ?
太乙救苦天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