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766|回复: 1

现代的陈世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16:3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mmexport22f64acf1b4568d0428538adf950b1e2_1699068596629.png
文/道沈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传统文化中对君子的最高赞誉!

很多人认为“物”就是金钱,是房子,其实这个“物”指的是我们天天所想的一切事物,健康、长寿、子孙等等都属于物。

所以厚德载物,在这里就换成“厚德后得”,因为只有把德积厚了之后,才能得到。

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说到此,在此还是先分享两则故事,看罢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省思。




故事一

一九六四年初秋,安徽省阜阳老汽车站院内,开往徐州的班车眼看就要起程了,站在车旁的一对青年男女依然含情脉脉,难舍难分,似乎有说不尽的山盟海誓。

一直到客车载着男子远去,女子依然抹着眼泪呆立在路边。可有谁知道,就是这次分别,给他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这对年轻人是同窗数载的恋人,家住阜阳县行流镇。男子名叫金福来,家住镇西边的偏僻农村,父亲腿有毛病,母亲因患类风湿病长期卧床不起。

家中兄弟姐妹四人,金福来是长子,一家人生活很贫困,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女子名叫耿庆华,家里祖辈都是铁匠出身。

解放后,父亲与三个哥哥在镇南边建了两座打铁炉子,生意十分红火,一家人过着小康生活。

家中几位男丁个个身强力壮,可惜没有文化,就耿庆华这一个女孩,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花钱供她上学,希望她学业有成,能光宗耀祖,幸福一生。




耿庆华十分努力,也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毕业时拿到了阜阳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上学期间,知道同班同学金福来家庭贫困,耿庆华每次上学时都会在书包里给他带上馍、饭和零食,还给他缴纳学杂费。

俩人不仅情感真挚,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同时考入阜阳一中高中部,这在当时偏远乡镇是不多见的。

高中阶段,他们相互激励,共同发愿,希望一并考入国内名牌大学,结婚生子,白头到老。

但是后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临近高考的一个夜晚,俩人未能把控住自己而偷尝禁果,结果女方怀孕,就去堕了胎。

堕胎时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虽然耽误学业不到一个星期,但这是耿庆华人生中最珍贵的一个星期。结果她的成绩下滑了,高考也落榜了。金福来则顺利考入北京某高校。



文章开头阜阳老汽车站内的那一幕,就是金福来去北京上学,两人分别时的情景。

金福来到了北京,由于他英俊帅气,聪明机灵,成绩优异,被推荐为班主席。

大学期间,金福来结识了一位副县长的漂亮千金,俩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

而另一头,身在老家的耿庆华,寄到北京的一封封信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

两年后,庆华终于等到了回信,她喜形于色,如获至宝。打开信后,她却痛不欲生。

信中写道:庆华,你身在农村,而我前程无量,我们俩门不当户不对,能将就过此一生吗?我想晚痛不如早痛,只有一刀两断才是明智之举。祝愿你早日成家立业,幸福一生......

庆华读着读着,不禁泪流满面。这么突然而沉重的打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耿庆华精神失常了。

每逢集市上人多时,她就脱光衣服在街上乱跑,成群结队的小孩在后边追。

凡是知道内情的人都摇头叹气:“作孽呀!良心哪里去了!良心被狗吃啦!”



人们痛骂金福来就是现代的陈世美,但都无可奈何,遇到这种人能有啥办法呢?

庆华的父亲带着儿子们拎着铁棍去金家讨说法,可金家人早已拉着架子车远走他乡,逃荒度日去了。

到了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大中专院校停课。金福来带着新欢及同班十多位同学回到阜阳闹革命,掌控一派的派系斗争。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他所支持的一派举行几万人的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行至三里湾时,金福来被另一派的人乱棍打死。

因为是派系斗争,参与打人者众多,谁是凶手根本无法取证,也无法追究责任,最后不了了之。

这正是:同窗数载,风雨兼程。遇到新欢,忘恩绝情。

昧着良心,天理难容。因果循环,如影随形。

注:本文是真实故事,人物是化名。

mmexport92875ae24b750157abb72a0a92a3a271_1699068582944.png


故事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安徽省阜阳县伍明乡苏集村的高某,因家庭是富农成分,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只能在家务农。

后来他自学中医理论,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为当地农民医治一些常见疾病。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高某近三十岁时还没能娶上媳妇。

当时谁家女儿愿意嫁给富农的儿子为妻呢?父母心中为此事着急,却又无能为力。

这时临村有一个女孩,因患精神病嫁不出去。媒婆来高家说亲,为了能为高家传宗接代,不失后辈人,父母无奈之下同意了这门亲事。

俩人结婚后,高家并未把女孩当精神病人看待,而是极其同情她、喜欢她,不让她做饭洗衣服,也不让她下地干活做家务。

高某从中医书中查找治疗精神病的各种秘方,为妻子熬药、针灸、推拿。


功到自然成,他们的真诚心终于有了回报,女孩的精神病竟然神奇般地慢慢好转了。

女孩由开始见人只笑不说话,到后来偶尔会开口讲话;由不知东西南北,到慢慢生活能自理;由不会做饭洗衣服,到慢慢开始干家务活;由原来的不会带小孩,到慢慢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让高家人特别欣慰。

更让人庆幸的是,女孩来高家这些年间,先后生了四男一女。由于高某是老高中生,文化底子厚,在他的培养下,子女后来都陆续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其中有一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这在当地成为街头巷尾流传的佳话。

人们纷纷议论:为什么高家如此幸运?这当然与高某的善心尚德密不可分。

后来国家政策好转,取消“唯成分论”,高家也迎来了历史的春天。因为高某为当地农民治病,又是老高中生,可谓德才兼备,被上级领导推荐为阜阳某医院院长。



高某职位高了,地位变了,有人劝他:“你是院长,妻子又有精神病,有离婚的自由,你又何必苦自己呢?”

但他坚守初心、珍惜福报,与妻子恩爱如初。在高某看来,地位虽变了,人心不能变,做人的底线不能变。

人心易变,尤其是在利益诱惑面前,如人品本不够端正的,很容易变心。如第一个故事中的金福来,对患难中帮助自己的前女友如此绝情,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抛弃女友攀了高枝,而在动荡中他的表现也看得出他的无情无义,故而不得好死也是天道承负。

在诱惑和变迁面前,能坚守道德操守,如如不动,这样的品行难能可贵,必有厚福。如第二个故事,善待自己的妻子,行医救人,即使自己发达了也不抛弃糟糠之妻,可见心善和品行高尚,厚德载物,才有子孙显达。

mmexport3bdd7679abe0bf215988566ecaabdf9e_1699068568467.png
.

204

主题

41

回帖

1853

积分

养胎

积分
1853
发表于 2023-12-11 20:3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厚德乃厚物,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所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灵沃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11-23 23:30 , Processed in 0.0959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