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7|回复: 0

慎独日志2025年7月9日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60

积分

真种

积分
60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日省:(日省注意要深挖自己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
3 w- H4 [5 [' E4 u  e/ y/ v# X淫邪的念头还是偶尔会生发,要继续断念。主要是出门在路上,不经意就会看到一些不好的着装。告诉自己不能起念,不能起念,不能起念,太乙救苦天尊念1000遍。
/ I* G- n2 p; Y4 ?' z还是会起争执之心,会生怨怒之心,看那些自己做事有问题的人,觉得他们做的不对,没有资格说别人。不由自主就会开始嗔怒,而且反复发生。尤其是被他们指责过,说自己怎么怎样样。说实话,其实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他能拿鸡毛当令箭,我就受不了。所以,总也不能释怀,总觉得和这样的人不能相处。$ Q7 ]1 Z8 f% U* T& z
反思反思,别人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无法去左右别人如何做,也无法左右别人如何想。别人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别人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总是在乎别人的想法,只能让自己心里不平衡,生怨怒。其实还是识神的二元对立在作怪。总要争个对错,生怕别人给自己扣上个负面评论。说到底,还是有这个我在,有我执在。其实,道本身就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都是后天识神的演化。# t2 f: h+ J% h$ H& {
下一次再看到这些人,再提起这些事儿,我就告诉自己,无我。没有对错,对错是识神,都是假象,有象皆假,唯此是真,不沾不滞,不跟不随。5 X; v) T6 O. l! d# z# `

. e2 `6 B# e. I3 q& U& A  G9 Q摘:戒是毕生大事,动不动就谈“忘掉戒淫邪”那是根本没有上路的幼稚言论!- A  V* Y1 C; Z6 j9 h/ M
人生很多的不顺,主要原因有二:不是犯了淫邪,就是犯了亏孝。
$ V" b# D& T2 D. e6 U- F! w实际上,我们的精血,都是父母给予,淫邪伤精自戕,本身就是天大的不孝!  h8 o% y5 P+ J9 U1 g; Z: z9 h
人生很多不如意的、倒霉的、破财的,如:学业、事业、财运、爱情婚姻、子女忤逆的、家挺不和的、身体或者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等等违缘事,追根溯源,总是犯了淫邪就是犯了亏孝。
% N3 n" l0 f% [* P+ \, y/ u# Y7 C包括修行的进展与否,也是看这两点。
7 ~8 i/ K( U; F9 X, s& x, Z& B戒淫邪做好,性能量上行,修炼进展神速,否则就像缘木求鱼看不到希望——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z5 j; e! i$ e& A" i! F  l9 I( {* T" a

) H# v! c$ v5 ~9 e1 X6 Z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3 _, }" x3 `1 I6 ^) R( @" t4 Y古云:“劝君窃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又曰:“窃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机都泄尽。”由是观之,足见受命之初,浑然天理,无有瑕疵,彼说美说恶,说善说丑,皆为道之害也。夫大道究何状哉?在儒家曰“隐微”,其中有不睹不闻之要;释家曰:“那个”,其中有无善无恶之真;道家曰“玄关”,其中有无思无虑之密。大道根源,端本于此。一经想像,便落窝臼;一经拟议,便堕筌蹄。虽古来神仙,赞叹道妙,曰美曰善,要皆恍惚其象,非实有端倪。盖以为善也,就有恶对;以为美也,就有丑对。又况美在是,恶亦在是;善在是,丑亦在是。此殆后天阴阳有对待,有胜负参差,而非先天一元之气也。故太上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知人不求虚无一气,而第言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是亦舍本而逐末也。
) ~: \6 }6 ~' p+ D+ v3 ]太上特示下手之工,为大众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务将万缘放下,了无一事介于胸中,惟是垂帘塞兑,观照虚无丹田,即凝神又调息,即调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气并成一团,倾刻间入于杳冥之地,此无为也;及无之至极,忽然一觉而动,此有为焉。我于此一念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神依气立,气依神行,无知有知,无觉有觉,即玄牝之门立矣。由是恪守规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务令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圣贤仙佛之本,此最为吾道家秘密天机,不容轻泄者也。$ g- U/ w8 Z! y1 Y5 H7 z
修士行持,与其求之无极不可捉摸,何如求之阴阳更有实据:曰有无相生,不过动而静,静而动,出玄入牝,燮理阴阳也。难易相成,不过刚而柔,柔而刚,鼎炉琴剑,一烹一温也。长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来,前行短、后行长之谓也。高下相倾,即火在上而使之降,水在下而使之升,上下颠倒坎离之妙用也。音声相和,即神融气畅,百脉流通,不啻鸣鹤呼群,同声相应,不召自来也。前后相随,即子驰于后,午降于前,乾坤交媾,和合一团,依依不舍也。此数者皆由后天之阴阳,而返先天之无极也。圣人知道之本源冲漠无朕,浩荡无痕——其处事也,以无为为尚,而共仰恭己垂裳之风;其行教也,则以不言为宗,而自喻过化存神之妙。圣人作而万物睹,又何难之有哉?自此耕田凿井,被生成而竟忘其行;开源节流,勤导化而并化其迹。即使功满乾坤,名闻天下,而圣人若耻,为虚名未尝有实绩也。夫岂若《书》云:汝惟不矜不伐,天下莫与争能、争功者,尚有弭人争竞之想哉?此殆归于神化之域,淡定之天,一惟自适其乐,而不忘自得之真。古言视富贵如浮云,弃功名如敝履者,其斯之谓欤?虽然,道成德自立,实至名自归。圣人纵不居功,而天下后世,咸称道不衰。是不言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也。
. J7 S1 s9 J) j- H1 |) E$ F+ d学者须从虚极静笃中,养出无美无善之真出来,才算修炼有本。其道惟何?玄关窍也!舍此则无生矣。修道者舍此玄关一窍,别无所谓道矣!如以美善为道,亦属后天尘垢。太上以此言警之,望人因流而溯源也。不然,美善之称,亦三代以下之君子,又乌可厚非哉。' N) J4 w1 I# j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阳非道,阴亦非道,道其在阴阳之间乎!又况道者理也,阴阳者气也。理无气不立,气无理不行。单言道实无端倪可状,惟即阴阳发见者观之,庶确有实据。此章言无善无美之真,直抉大道根源,望人端本立极,以为修身治世之基。有无易难数句,是教人由有对待之阴阳,返乎真一之气。其中又教人从有无相入处,寻出玄关一窍,为炼丹之本根。至于守中养丹,阳生活子,运转河车,亦无不层层抉破。惟圣人直指其源,故恭己无为,不言而信,虽有生有为,而在己毫无德色。迨至功成告退,视富贵为不足重轻,非圣人孰能与于斯学?学者玩索而有得,非但下手有基,即通天亦有路矣。他注云:天下皆知美善之所以为美善,则自不为恶与不善矣。此讲亦是。但太上之经,多在源头上说,不落二乘。
" f. `. G& H3 @# V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7-13 23:29 , Processed in 0.0764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