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226|回复: 0

“老子试徐甲”传说的修炼学诠释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

回帖

435

积分

玉液

积分
435
发表于 2015-1-8 1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导读:徐甲天天对着明师,近水楼台却无法先得月,终于失足;尹喜因为有心求道,才遇明师。不少人凭着小聪明,走了不少人生捷径,暗暗自喜,殊不知不使小聪明,才是成功之源。千里之行始于足,万里堤坝,溃于蝼蚁之穴,人生路漫漫,陷阱常相伴,“老子试徐甲”的传说,向你诠释人间正道的修炼法门。


话说春秋末代,当时诸侯混战,弱肉强食,生灵涂炭,周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公元前516年,周王朝内乱,藏室典藉遭受抢掠,老子因此被免职。于是老子效法古代圣人“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的行世方式,就驾青牛之车,薄板为车盖,徐甲为车夫,打算西出函谷关隐居。
    过函谷关时,受把关尹喜邀请,老子为他著书五千,史称《老子》(俗称《道德经》)。在逗留函谷关期间,老子深知此次出关,路途遥行,一路艰险,车夫之责可谓任重而道远,于是决定考验一下徐甲。车夫徐甲是何许人?原来老子当年在沛泽修道时,曾看见路旁有一堆嶙嶙白骨,慧眼一观,似有魂魄飘荡,向老子表达着向道之意。老子慈心,便施道术,将白骨点化成人,这便是年青英俊的徐甲。他感老子活命之恩,主动要求一生追随老子,照顾老子的生活起居,也希望自己得闻道法以了脱生死之苦。远行前老子许诺徐甲,一旦陪他西游修道回来,一定会用黄金来偿还工钱。徐甲感老子再生之恩,再说他也无家可归,于是答应为老子当车夫。老子本着“圣人永远善于拯救人,而没有被遗弃的人;永远善于拯救万物,而没有被遗弃的物”[1](第27章,以下同书只注章数)的情怀,有心给他机会一同远行,以便见机度化。
    一天,老子手拈一根吉祥草化为一位绝代佳人。天天在野外放牛的徐甲遇见吉祥姑娘,为她美色所惑,于是向关令起诉老子拖欠他的历年工钱。他心想只要拿到为数不少的工钱,就能留下来跟佳人过日子。老子见他道心不坚,贪恋女色,怒其不争气,令他大失所望,于是不由得拿起手中的拐杖往地上一插,只见地下霎时涌出一股清泉,这就是如今的“化女泉”。只听老子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还记得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吗?”徐甲低头不语。“你张开口。”老子用威严的口气说。徐甲心虚,不由自主地张开嘴巴。老子于是举手一招,那张吞下多年的符从徐甲口中飞出,落在老子手中,符上的丹篆跟新的一样。徐甲失去了生符,转眼间变成了一具白骨。其状之惨,不堪入目。已拜老子为师的尹喜连忙问,“尊师这是何故?”
    老子回答:“他早就死了,是我用太玄阳生符赐与他,才可以活到今日。可他却不念活命之情,迷恋女色,反而背信弃义来起诉我。”。尹喜见徐甲因违心导致死亡,加之,想一睹老子起死回生之术,于是跪地叩头为徐甲求情,恳请老子赦免徐甲的罪过,让他再次活过来,自己愿意出资代偿工钱。老子见尹喜慈悲且舍得钱财,于是答应了尹喜的请求。只见老子将符投向白骨,符着白骨,立刻又变为徐甲。老子说:“我不怪你,是你自己违背了约定,道已离你而去,故重新进入生死轮回。现在偿还你的工钱。你走吧!”尹喜如约,拿自己的积蓄,付清了徐甲索要的工钱。
    这时徐甲如梦初醒,后悔不已!哀求老子让他继续留在身边。徐甲匍匐在地,狠命地扇自己的耳光,哭泣着说:“我已沐浴您的圣恩,赦免我的罪过,让我从朽骨重新见到光明,这个教训是多么刻骨铭心。我情愿一辈子为你老驾车,不要工钱。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
    老子说:“不是我不愿意,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你的做法已经离道万里。不是我不愿意,是你自绝于道。天作孽有可改,自作孽不可活。我原来说到时用黄金还你工钱,是想传你金丹大道,让你永世解脱。谁知你……”老子说到此不想多说了。坚决不答应徐甲的苦苦哀求,以礼遣送走徐甲。
    不过后来据说,徐甲自从听了老子一席话,明白了老子的一片苦心。他虽然被赶走了,但能汲取这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从此祛除私心杂念,精心钻研,终于得道成仙,传说就是道教推崇的“白骨真人”。[2](P75-78)
    “老子试徐甲”的传说所以能够在道教中流传,是因为一方面这个传说承载着深厚的道学意蕴,成为世代道门中人的生动教材;另一方面,有慧根的道教徒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修炼大道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就以《道德经》为诠释“老子试徐甲”传说的主要理论依据,阐发这一传说背后隐藏的深刻道学意蕴。
    一、符法玄妙化腐朽
    该传说中给人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便是老子借以起死回生的那张太玄阳生符。《云笈七籤》卷一百一十《纪传部?洞仙传》载有:“蔡琼,字伯瑶,师老子,受《太玄阳生符》、《还丹方》,合服得道,白日升天。常以《阳生符》活已死之人,但骸骨存者,以符投之即起。”《太上灵宝五符序》(又名《灵宝五符经》)中载有“九天太玄阳生符、三天太玄阳生符、九天太玄阴生符”等各种符。其中有称为“灵宝五符”的五种符威力无比。声称“高圣之所宗,上哲之所佩,灵仙之质味”,道士入山采药,佩有五符者,才能采到八石灵芝,而且有助于合成丹液,隐身山林,不受鬼怪侵扰。如果没有佩符,神药就藏起来,八石也隐形了,灵芝也藏起了光辉,而且邪气会来干扰,鬼魃会来惊吓,可见“符”在道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就是“术之秘者,唯符与气、药也。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气者,阴阳之太和,万物之灵爽也;药者,五行之华英,天地之精液也。”[3]在道教的众多法术中,其重要者莫过于符,方法莫重于符法。道法高深,以符法显之。这是由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4]符是沟通天地、神人的桥梁,它以一种信号的形式与神将仙吏取得联系,以为施法者所用。无论是书符、虚符、目运符都承载着施法者的心意。无论是服符、贴符、置符、焚符都表达受符者试图借助神力为自己祈禳、考召、杀伐(收捉邪魅凶神)、治病、变化隐论、济度幽魂。
    “老子试徐甲”传说中的“太玄阳生符”不是张普通的符,它有着生杀大权,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大道本无形,符法显其迹。符法这等厉害,但它毕竟是人控制的。照道教的说法,施符者法力越高,其所使用的符发挥的作用就越强大,甚至大到起死回生,改天换地。符似乎有灵性,心至符行,丝丝合扣。符法本身的威力来源于道,因此施符者不能忘记符仅仅是手段,而目的是借以治病救人,累功积德,臻至大道的化境。心至功成,无需符法作为媒介。但在此之前,符却是修行过程中不可缺乏的。道与法的关系,按《道法会元》卷一所说:“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是本体与方法的协调。宋?白玉蟾对此也有精妙的概括,“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道法相依,不可偏废。道是法的内在依据,法是道的外在表现,道的运行通过法的操作来实现。总而言之,法是入道的门径,也是得道的表现之一。“道者,虚无之至尊也。术者,变化之玄伎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人能学道,则变化自然。”[3]鼓励人们勤修苦炼,自有变化之术。
    “老子试徐甲”传说表明道门中人有意将符的发明权归功于老子,这有助于增强符法的权威性,有助于道门中人坚定对道的信仰,坚定修持老子之道的信念;当然也有助于在讲究实效的百姓之中传教。
    二、贵师爱资进道门
    进而言之,“老子试徐甲”传说留给道门中人以宝贵的精神启迪,他们可以从中悟出修持大道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换句话说,明白如欲修炼有成,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从哪几方面着手。当然,同一文本,不同的人去诠释它,会有不同的文化意蕴。我们选择老子自身的著作作为思想依据来诠释传说,应该更为贴切、适当。
   自古道门中人有此感叹:“修道如牛毛,得道如麟角”。更有甚者,认为“求道如牛毛,闻道如麟角”。这反映了世风日下,真正有道者隐而不显,即使有求道之心,也难遇明师指点,始终在门外俳徊,徒费时光。闻道暂且困难,更何况修道、得道了!
    从“老子试徐甲”传说来讲,我们可以由此得生发开去,得到更大更深的启示:
    (一)修道须恒心。
   修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靠己修,道不度人,而人自度。道者,路也,导也。道就是一条通达真善美的金光大道。道就是实现和谐、自由、幸福的路径,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修道之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人,听说了道,就勤奋不懈地实行它,老子称之为“上士”;第二种类型的人,听说了道,好像存在又好像消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怕吃苦,耐不住寂寞,老子称之为“中士”;第三种类型的人,听说了道,大嘲笑它,不嘲笑它,就不足以成为“道”。这种人老子称之为“下士”。道是尊贵的,它从不曲就于人,这种听到道以后,以为是天方夜谭,嘲笑授道者是痴人说梦,不但自己不信,不修,还要对修道的人进行毁谤、攻击。惟其如此,那些真正修道的人,历尽磨难,忍辱负重,终成正果。真正的修道者往往就是在人们的误解、嘲笑中成就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修道一帆风顺,那么他就难以有成。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然老子这里提到的修道者都是“士”,即古代的知识分子。像徐甲这样的凡夫俗子有幸作为老子的仆人已是万幸,多少有机会听到道。他如果要修道,那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本来像他那样长年积月地积德,终有成就的一天,可惜他半途而废。

真正的修道者是什么模样呢?老子首先以“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来概括,接着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外在形象、气象、性格、气质、气机等以至到内心世界、心灵深处都得到充分的阐述,为人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勉强可以为他们形容如下:

豫然迟疑啊!他们好似冬天涉渡河川;

犹然戒慎啊!他们好似畏惧四周邻居;

俨然庄敬啊!他们好似宾客的矜庄;

涣然流散啊!他们好似冰凌的溶释;

敦然浑厚啊!他们好似山谷的宽容;

浑然混沌啊!他好似水流的浊乱。(第15章)


他们唯道是从,尊道贵德,因为修道易毁于小成,所以应该戒慎畏惧,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修道者应有博大的胸怀,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和敢气。老子曾引用古代圣人的言语说:“承受全邦的垢恶,这是叫做社稷的君主;承受全邦的不祥,这是叫做天下的君王。”孤寡不榖是世人所憎恶的,然而侯王却用它来称谓自己。(第43章)这是为何呢?老子以水为喻,认为最完善的德性,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私利,居处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因此,几乎同于大道啊!(第8章)原来,君主心甘情愿地处污、纳垢、受不祥,这才是有道的表现。宇宙社会的规律是,崇高必定以低下为基础;尊贵必定以卑贱为根本,君主这么做的依据就在于道。也就是说他们是法天道以定人事。

而另一种不善于为道的人却不然。他们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就喜欢走捷径。他们就缺乏善为道者那样行进于大道,唯有施为是所畏惧的品格,是没有独特耿介的知识的表现。(第53章)修道之事不可耍小聪明,不可贪求功能与境界,那样会适得其反,而有走火入魔之虞。老子告诫这种人说:

“图谋艰难的事,于它的容易处;作为伟大的事,于它的细微时。天下艰难的事,必须于容易处做起;天下伟大的事,必须于细微时开始。圣人终究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他的大业。多看容易的人,必定多遇困难。圣人重视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啊!”(第63章)

贪多图快,欲速而不达。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人们往往难于自己把握自己,是因为他们的小聪明。因此用小聪明来修道祸害无穷;而不用小聪明来修道,则是修道的福德,是成功的源泉。(第65章)

于是老子为修道指明了一条路径,那就是“从事学习,天天有所增益,从事修道,天天有所减损,减损了,又再减损,从而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所不为。”(第48章)可以说,修道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定要在损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益不损,不损不益,损益互动,日进于道。这里老子强调是天天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毫不懈怠。这是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如果有一时一刻可以离开,那至少说明修道者永没有达到于道的境界。

(二)修道须反俗

道和俗在性质上是不两立的,但在实践中,道与俗又是可以相互转化。有道者一想之差也可能坠为凡夫;世俗之人一朝悟道,与道合同,也可化俗为道。道在俗中修,俗是炼丹炉。自古神仙非有种,隐于朝野少人知。要明白修炼大道并不在深山老林,而是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世修炼,心在俗外,才是修道的真境界。

世俗之人之所好,多是修道之人之所弃。比如世俗之人大多喜欢五音、五色、五味,难得之货等,而修道之人则不然。他们认为五色缤纷使人目盲;五音烦杂使人耳聋;五味腻浊使人口伤,驰骋打猎使人心乱发狂,难得的货物使人行动受到妨害。(第12章)修道之人护住自己的身心,而不为外物所役。只好“大音希声”之音,只爱平谈之味,只喜无色之色。

世俗之人多好自以为是,修道之人则善于自以为非。世俗之人好“自是”、“自见”、“自矜”、“自伐”(第24章)、“自贵”,(第72章),而修道之人相反,而“不自是”、“不自见”、“不自矜”、“不自伐”、“不自贵”(第22章)。世俗之人多喜欢自作聪明;修道之人则操守愚钝。世俗之人好追名逐利,而修道之人则以道为重,视名利如浮云。世俗之人多重视外在之物;修道之人多关注身心健康。等等,总之,只有反“俗”,才可返“道”。

老子指出反俗的根据在于“反者,道之动”(第40章),大道的运动是反向的。只有与物相反,才能回归而达到大顺自然的化境。(第65章)“一部《道德经》对种种矛盾着的对立面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目的教人修真要善于用反、守反,以反求正,以反求常,以反求进。”[5](P228)反的本质就是一种复归。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可见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老子,提出“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命题,用义在于提示修道要懂得以反求道才是正道。(第28章)

徐甲迷于女色,拘于金钱,而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是最不值得了!

(三)修道须守信。

守信在修道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信”本身是道体的组成部分。《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指出:道作为“物”,它是恍恍惚惚,其中包容有象、物、精、信。这个“信”体现了道的客观存在性,用现代语言讲类似于“信息”。它表征了事物间似有似无的关联,它是宇宙万物生长化灭的内在依据。正因为大道之信而有徵,信验昭著,所以修道有端倪可以把握、学习。另一方面,“信”是从“信用”、“诚信”这一角度来说的。“信者,人之干也。”[6]人无信不立,信是德的核心。“信,所以守也。”[7]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贾子·道德说》称赞:“有信,德之美也。”“信者,德之固也。”《左传·僖廿五年》甚至认为“信”是“国之宝也”。

老子要求“言语要善于信实”(第8章),但“信实的话语是不华丽的”(第81章),信要全信,如其不然,“信不足,如同于不信”,有时甚至是一丝丝的不信,可能就是成败祸福于反掌之间。“信”在此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就是以“信”来进道。因此,老子总结生活经验指出“轻易承诺的人必然少有诚信”(第63章),但要真正做到“信”又谈何容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8],要坚持非有强大的定力不可,要不断地战胜自我。要学习梅花那样“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9]的精神。老子对修道守信是非常强调的。他说,“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第49章)对于诚信的人们,要用信来对待他们;对于不诚信的人们,也用信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德信啊!对于有心为道者,以信传信,以信印信,同归于信。对于未能为道者,仍然以信化之,也就是报怨以德。这样,最终一起得到大道大德的信。

信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德性,也是道性的体现。不可不珍贵地保有它。在修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信与不信,正信与迷信,真信与假信。否则可能自迷自误误他。徐甲已答应追随老子,一同出关修道,然而在美女金钱的诱惑下,背信弃义,不顾师徒情义,恶义诽谤老子,以至遗误进道良机,自食其果。

(四)修道须无私。

私是世俗的核心,世俗之人往往自私自利,而修道之人则心怀百姓、国家与民族。宇宙自然的大道,损减有余的,而补益不足的,而世人的道理,却不是这样,损减不足的,用以奉养有余的。谁能够损减有余的,用以奉献天下呢?唯有得道的人。所以圣人施为而不自恃,成功而不自居。(第77章)大概圣人无私的缘故,圣人永远没有自我的心思,而以百姓的心意为自己的心意。他莅临天下,为天下浑沌自己的心,(第49章)也就是忘我无私。大道之妙就在于无私并不会损害自己,恰恰相反,圣人没有积藏,既然以道帮助人,自己就愈富有;既然以道施予他人,自己就愈增多。(第81章)圣人没有自身的利益,也就是不会像常人时时顾着自己。然而却有出其不意的结果:圣人后退自身,反而自身居先,度外自身,反而自身保存,不正是因为他无私,才能成就他自己。(第7章)也是修道“反求法”的体现。

无私在修道过程中,既是表明一种德性的状态,也是进道的方法,即“寡少私欲”(第19章),无私的甚高境界就是连“为公的心”也没有了,也就是上德的人,不以德为德,所以有德,这个德是“玄德”、“大德”。下德的人,只怕失去德,所以没有德。下德严格说来不是德。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所以老子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也就是圣人替天行道,非为一家一人之私。

徐甲的失足处在于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根本的利益,就是长生久视。人一旦没有生命,财物又有何用?这也就是应验了老子的“轻浮就会失去根柢,烦躁就会失去主君”的告诫。人一旦轻浮烦躁则事难成,身难养。再等他悔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殷鉴昭昭,不可不查。真可谓:“欲谈机浅方近道,私欲淡时道欲浓;心机浅处天机深,无私无欲大道基。”[5](P261)

(五)修道须贵师爱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修炼大道尤需明师指点。否则,任你聪明胜颜渊,不遇明师若强猜。贵师者,可事半功倍。大道事业薪火相传,有明师指导,修道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挫折。有志者可以踏着先人的脚步,继续前进。相传说,老子自身也曾直接师从商容(又称“常樅),另外根据《道德经》所述,老子间接地学习上古真人的言行。老子说他的言论都是有根据的,他的行事都是有榜样可学的。(第70章)比如他多处引用前人的言论:

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第78章)

《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第41章)

用兵有言曰: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69章)

资者,进道精业防失也。修炼大道要重视把握反面资鉴。否则,纵然使你有诸葛之智,也会招致街亭之失。爱资者,可防微杜渐。大凡能成就大事者,必定是善于学习,尤其是善于从失败中学习的人。有志于修道,理应贵爱前人失败的教训,踏着前人的血迹,做出新的开拓。老子自身也非常重视汲取反面教训,以不断提醒自己。他在《道德经》第43章引用了《金人铭》说的“强梁者不得其死”,并表示说,前人用以作为教化的,他也议论(发扬)来教化人,将把它作为教学——自觉觉他的根本。

老子对“师”与“资”有一段十分经典的概括。他说:“善于从事大道的人,是善于从事大道的人的师傅;不善于从事大道的人,是善于从事大道的人的资鉴。不尊贵自己的师傅,不珍爱自己的资鉴,虽然智慧,实是大迷误,这是叫做为道的精要妙旨。”(第27章)老子这里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为道的至上法门所在。也就是说善于为道的人,一方面,应该是十分贵重前人成功的经验,就是被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应该也珍爱不善于道的人的失败教训,就是被实践否定的假知偏见。借假修真,也不失为为一种好办法。修道就是要善于转化,要化腐朽为神奇。从错误失败中导向正确成功。因此,一位合格的修道者,他的心态是成也欣然,败亦喜,成败、真假、得失都可以成为自己进道的思想源泉。

徐甲一介凡夫,天天明师就在自己身边,近水楼台却无法先得月。相比之下,尹喜则是有心求道,才得遇良师,他也从徐甲的事件中学到不少东西。他愿意舍弃财物,感受了老子的慈悲,进而拜师求道,辞官修道去了。真可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六)修道须知常达变。

“常”字在《道德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在一定意义上是“道”的代名词。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这本身就是一种“常”。可见知常,是明道的表现。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叫做常呢?

首先,“知和曰常”(第55章),明白和态是大道的常规。“和”者,内含“和谐”,“和合”,“和平”等意思,“和”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与状态。万物所以具有生机活动,乃在于内在有阴阳两气交通成和的结晶。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和”就人的个体而言,它表征含蓄德性纯厚,犹如赤子的善,是为道者真原不亏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蜂蝎毒蛇不螫他,鸷鸟猛兽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而拳头却握得牢固,不知男女的交合,而生殖器却勃然奋起,精气充沛之至呀!即使整天呼号而喉咙不会沙哑。和也可以作为修道的重要手段。那就是“融和自己的光芒,混同自己的尘俗”。(第56章)处俗而不混俗,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

其次,“复命曰常”(第16章),复归生命叫做大道的常规。生命对于人是最为重要的。而生命的动力源泉又是根于道的。因此,要时时把握住大道,不丧失。而是否把握大道,就体现在是否能够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如其不然,“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大道的常规,而盲目乱为,必然会有凶险。因此只要知常,就会容纳,善于容纳就能廓然至公,廓然至公就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就能与天合一,与天合一就能溶化于道,溶化于道就能持久不失,终其一生,永远不会危殆。

最后,“知常曰明”(第55章),知道常规,叫做真正的明白。“明”的对象就是“常”,只有对“常”“明白四达”(第10章)了,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道合同,不离于道。这也可以称作“因袭大道的常规”(第52章),就是在认识、把握“常”的基础上,主动地按照“常”的法则来行事。

常也可以说是常态。由于事物多种多样,又处在发展变化中,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应该做到实事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所以老子讲到大道常规在军事中的运用时,就说“以奇用兵”(第57章),虽然有不进寸而退尺,还有哀兵必胜,打胜战用葬礼来处置等用兵之常,但有时只有出奇,方可制胜。当然无论如何,出奇制胜本身是在对军事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才可能较好地发挥。

徐甲在通常情况尚能克尽职责,但在美女的诱惑下,却无法把持住自己,终于自毁身家性命,不可谓教训不深刻!

(七)修道须立志。

修道本身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必定有它的目标。俗话说:“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子也深刻地指出,道的尊贵在于:要求可以得到,有罪可以免除。(第62章)求则有可能得,不求则一定不得。上士闻道能勤奋地实行,就是因为他已立志行道,最终可以大器晚成。

徐甲之流不图进取,安于现状,不知道之尊贵可以转危为安,起死回生,长生久视,他缺乏“闻道而勤行”的志向,而一旦失去道之所保,则悔之晚矣。

这一传说旨在启发人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始终不渝地“尊道贵德”。道德的尊贵是道生万物的本性使然。应该自觉地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为人处事之本,这也是修道的究竟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系列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3-29 15:59 , Processed in 0.06879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