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947|回复: 0

犟牛居士 新 注《道 德 经》浅 解——第二十七章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9

回帖

561

积分

金液

积分
561
发表于 2015-1-7 1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至善之义,无私、无欲、无我之心也。至善之人,没有虚伪和做作,默默积阴德,不留下行善的痕迹,善为而不图报。纯印老人讲:“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造恶,其恶无过。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古人云:“积善降之百祥,积不善必有余殃”。善而日积必有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福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作善作恶,果报不遗。明有因果,幽有鬼神,不可有一丝侥幸心理。
至善之人的言语,无不是自然本性的流露,让人心服口服,没有不当之处让人责备。至善之人,他的心合于道,满于德。这是作人的准则,修行的根本。何谓道,何谓德呢?严以律己谓之道,厚以待人谓之德。佛门讲自利谓之道,利人谓之德。此处讲的自利利他,非世间人讲的好处、利益。自己不造十恶业,不受恶报为自利,劝一切人断恶修善,不造十恶业为利他。上求佛道、无形无为之道谓之道,下化众生谓之德。道,以心之大亘古今,照日月。德,则随缘化众,普度十方。此即心合于道,道即他的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能生万法,所以,至善之人的作为,不须计划、筹谋,都合于道的显现;因其具备物我两忘的心境,不执著身外之物,他的心门,不必有意预防,外境也不可能浸染其心;至善之人,他立誓愿救度众生,不须立字据,又没有交换信物的心中誓言,他都会尽形寿去做,不敢丝毫忘记。不像世人言而无信。至善之人救人而不弃人,救人以道不以财,救人以仁不以惠。这即启民智,养民德。施物一时,施慧千古。使被救之人明了,“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使其内熏之因,遇善知识开导,看经听教外熏之缘,内外交熏(种子熏现行,现行熏种子),因缘和合,开发出道法的真智,才能觉悟发心修行。回光返照,以智慧破无明,断烦恼,达到惑净智圆,复还本有之道,复还本有心源,是为真救人也!
圣人怀有以上至善的心境,以宽厚慈悲的胸怀去救济他人,在救济中不分贵贱贫愚,以平等心施教,对动物植物,也没有毁损伤害,轻弃的念头。这即是善人承袭古人的明德啊!
“三人同行必有吾师”。至善之人的言行,以大道为天然准则,成不善之人的老师,反之不善之人,又成为至善之人的借鉴,是善人的戒师。
至善之人,虽然有超人的智慧,可是他大智若愚,这才是真正了解真谛的人,更是体悟精深之道,觉照圆融之人。此外欲成至善,发心学道的人,还应真切了知生命无常之理,才能珍惜有限的时光,发真切的信愿,从内心中觉悟到生命不长久,青春没几何,才会真心学道、修行,以期早日证悟。
弃舍名利非易 看开五欲甚难
如无大道妙智 怎能入圣超凡
《注释》(1)“暇谪”(xia zhe),缺点、毛病、过失。
(2)“筹策”,古时计算的筹码。
(3)“关楗”,锁门之栓。
(4)“袭”,保持、含藏之意。
(5)“资”,借鉴。
(6)“要妙”,深远玄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系列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4-25 05:59 , Processed in 0.0694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