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四川苏可

楞严伪经(作者:释悲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经论辨异:《涅槃经》编造佛世时僧众着赤色袈裟
     “阿阇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其象尔时蹋杀无量百千众生。众 生死已多有血气。是象嗅已狂醉倍常。见我翼从被服赤色。谓呼是血而复见趣。”(《涅槃 经》) 穿著赤色袈裟,那是于佛灭 700 年后像法时,龙树伪菩萨自称具一切智之新佛、编造伪 大乘新戒、创立伪大乘僧团的袈裟颜色。

  比如: “今附佛法所别为异。方欲以无所推屈表一切智相。择日选时当与诸弟子。受新戒着新 衣……”(《龙树菩萨传》) 为了给被正法僧团处处驱逐灭摈的伪大乘僧团作伪证,《涅槃经》编造佛世时“被服赤色” 袈裟。然而,在佛陀原始正法中,僧众皆著坏色衣。 比如: “应取三种坏色中之一坏色,即青色、泥色或黑褐色也。若比丘不取三种坏色中之一坏 色而著用新衣者,波逸提。”(《律》)  认贼作父:伪大乘妄执识心为常住“真心” 佛陀早有经典论断,若妄执有常住不坏“我”者,必于五阴妄见有我,且一定逃不出五 阴是我、异我、相在等二十种萨迦耶见。

  比如: “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 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愚痴无闻凡夫 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杂阿含经》) 继承婆罗门教义的伪大乘所妄认的真心、自性或《楞严经》所说的“无始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实际上正是识心,识心完全符合伪大乘所谓“真心”的种种特征。 佛陀在《长部·梵网经》中,详细列出了婆罗门教等外道所具有的六十二种邪见,包括 误以为证得涅槃或真心的各种邪见。 第一种误以为证得涅槃或真心的邪见,就是如源自印度婆罗门教性力外道的喇嘛教般, 妄认在男女双修的性交中生起淫欲大乐之识心为涅槃或真心。

  比如: “诸比丘!今某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说、如是见:‘汝!此我实于现在具足、满足五欲乐 时,汝!此我则达上现法涅槃。’”(《长部》) 这种妄认五欲大乐之识心为证得涅槃或真心的邪见,太过低级龌龊。佛陀对此说得很清 楚:“五欲乐是无常、苦、变易性,由其变易性而变化,即生起忧、悲、苦、愁、恼。”(《长 部》) 其次,就是误以为离五欲乐、证得初禅乃至四禅等诸禅定,就是证得涅槃或真心的邪见: “若无五欲娱乐。是则见法般涅槃。若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 第四禅。是第一义般涅槃。”(《杂阿含经》)

  比如,有上现法涅槃论者生如是邪见:“此我确实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 生喜、乐之初禅住时,汝!则此我到达上现法涅槃。”(《长部》) 初禅等种种禅定,之所以容易被妄认为证得涅槃或真心,是因为自证得初禅开始,就已 得喜乐与光明遍满之心,且此心还具有无量周遍、不可指认、本自清净、能生万法、“本不生 灭”等伪大乘所妄认“真心”的特点。 先看看初禅所具特征。

  比如: “五正定支。喜偏满,乐偏满,心偏满,光明偏满,相观察。”(《长部》) “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中阿含经》)

  第一,证得初禅时得喜乐遍满之识心,“所生喜乐,使之浸润充溢,以其全身到处由离所生喜乐而无不透彻。”(《中部》)此时可谓欢喜无量,故而伪大乘误以为已识自本心、见自本 性,也就是妄认证得初见自性的初地菩萨,或曰登欢喜地。

  第二,证得初禅时得心遍满,此心乃离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欲想的识心,以识心 非色故无有色相,无内无外、无中无边、广大无量、周遍虚空,伪大乘则误以为证得心包万 法之“真心”,如《楞严经》所说“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此为堕入 色在我中之邪见。

  第三,证得初禅时已离欲得见识心光明遍满,以识心非色故无有色相,且识心自有无量 光明,“识无形,无量自有光”(《长阿含经》),只是曾被五盖所覆遮蔽不见罢了,伪大乘则妄 认空明周遍之识心为“真心”。

  第四,证得初禅时已离文字相,语言文字皆寂灭止息,“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杂 阿含经》) 于初禅中,内在的寻求、伺察之心依然在检查和指认,比如,在指认心解脱的“清净一 心”时,内心可以生起“这就是清净一心”想,但是却没有对“这就是清净一心”这个语言 文字的命名,恰如哑巴做梦说不得,否则,生起语言文字的当下就会退出初禅,光明顿失, 这几乎是所有乍证初禅者都遇到的情况和体验。伪大乘则妄认离文字相、离言说相、不可用 语言命名和指认的识心,为本自离相清净之“真心”。

  第五,证得初禅时空明周遍之心,正是生起一切五阴名色之识心。依十二因缘法,无明 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正因为识心生起一切名色,伪大乘则误以为此识心是能生万 法之“真心”,唯识宗邪说亦基于此。

  第六,证得初禅时,始见无始劫来“常住”识心,伪大乘则妄认此识心为本不生灭之常 住“真心”。 十二因缘法为俱生俱灭之俱时因果,此有则彼有,此灭则彼灭,无明乃至老、死等诸法 一有俱有、一灭俱灭。“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杂阿含经》) 无始无明,无始以来未曾有灭,假若无明一旦坏灭,则永不复生,行、识、名色乃至生、 老、病、死等大苦聚,一时俱灭。 无始识心,无始以来未曾有灭,假若识心一旦坏灭,则永不复生,识心所生名色乃至生、 老、病、死等大苦聚,一时俱灭,此则为无余涅槃。任何众生,只要没有入无余涅槃,哪怕 证得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乃至灭尽定,此识心亦不坏灭。 首先,无想定,虽曰不念一切想,不思善不思恶,却并非完全无想。

  比如: “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中阿含经》) 得无想定或无想天的众生,尚有“念无想界”之一念,此一念可知于五百大劫中识心未 有生灭。
  比如: “声闻弟子一念中。极多能知一世……是输毗陀前身。从无想天命终。来生此间。无想 天寿五百劫。以是故说一念中知五百劫。”(《律》) 故而,亦有外道误以为证得无想定,就是证得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或真心。 禅宗《坛经》中说:

  ★“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 时”就是本来面目。然而,于见色闻声的当下,见闻觉知等六识俱在,连唯有意识想知不灭 的无想定都称不上,实属妄认六识俱在之意识觉知心为涅槃或真心。 由于伪大乘信徒篡改之习彻入骨髓,在六祖慧能去世几十年后,《坛经》已被编造出数个 差别很大的不同版本,况千余年后今日之《坛经》又何足信,这也是古今中外佛学界所公认的历史事实。比如,六祖去世不久,南阳慧忠就曾说:“吾比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 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

  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谭。削除圣意。惑乱后徒。 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大藏经《景德传灯录》) 其次,即使修成无色界高处的非想非非想定,同样有自知为非想非非想之一念。因得 非想非非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自觉已证得八万四千大劫不见有生灭之心,故而,亦 有外道误以为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就是证得涅槃或真心。 于三界极寂静之非想非非想处,若知此“常住”之心亦为缘生缘灭之识心,即知此心 非我,则可于此心得解脱,证得涅槃。否则,若误认此识心为常住“我”,饶经八万四千大劫, 则必再堕轮回,受生死苦。 再次,即使是入灭尽定,包括意识在内的六识等想知皆灭,也只是灭尽受阴、想阴,故 而称为灭受想定,行阴与识阴并没有灭。 灭尽定中六识暂灭而识阴未灭,这对总别、种属、体相不分的伪大乘“大师”们来说是 很难理解的事。 识心与其所生六识的关系,可借用伪大乘对体与相的比喻:水与波。有波无波,水体可 在;有六识无六识,识心可存,灭尽定即同此类。假若识阴亦灭,那就不是灭尽定,而是一 切名色皆随之灭尽的无余涅槃了。

  因一切众生之识心,无始以来“常住不灭”,故而,伪大乘妄认此识心是本不生灭之“真 心”。 然而,此识心虽似常住不坏,却是十二缘起法中的一支,实为缘生缘灭之法,一切名色 或五阴身心之中,是由识心喜贪攀缘识心自身乃至名色而致生死。若识破此心本来虚伪面目, 识心坏灭之时,正是诸法灭尽入无余涅槃之日。

  比如: “何由无名色,永灭无有余。应答识无形,无量自有光。此灭四大灭,粗细好丑灭,于 此名色灭,识灭余亦灭。”(《长阿含经》) 伪大乘只是继承了婆罗门诸外道之教义,故而妄执识心为常住心,生种种萨迦耶见,从 而轮回无尽、解脱无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伪谬 1-17.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楞严经》)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即《楞严经》所谓真心、真我,能生五阴等诸缘,则堕于五阴 为我所之萨迦耶见。  
佛陀反复强调,能生无常诸法之一切因,必是无常、无我。


    比如: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 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 有常。”(《杂阿含经》) “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 云何有常。”(《杂阿含经》) “色是无常,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色,如何有常?” (《相应部》) “色是无我。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色,如何有我?” (《相应部》) 所生诸缘无常故,根本不存在能生诸缘、缘灭独自遗存的常住“真我”。  

  楞严伪谬 1-18.真心常我,离尘有体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 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楞严经》) 真常之心,离尘有体,则堕五阴为我所、五阴外有我等萨迦耶邪见。  
真常之心,离尘有体,此乃伪作楞严者反复宣说的萨迦耶邪见。

   比如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 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 心而自无体。”(《楞严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楞严经》)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 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楞严经》) 然而,伪作楞严者,为了与妄执有自然常住“我”的婆罗门诸外道撇清关系,又不惜自 打嘴巴,又改说真心无自然体,以便得出相反结论:非因缘的常住真心,非自然。 比如: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裟毗 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 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 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佛告阿难我今 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 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 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楞严经》) 既然明、暗、空、塞等诸缘皆非为“自”,如此愚痴论证,岂不恰恰自打嘴巴:“自”非 诸缘,实有自然体。 所谓自然,非因缘所生,不生灭法,自然而有,无造作者。 比如: “我于此处是梵.大梵。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长阿含经》) 伪作楞严者也是这么说的: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楞严经》)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楞严经》) 无生灭之真心,非因缘所生法,必是自然,显然与婆罗门诸外道所说之自然,无二无别, 是完全颠覆佛说缘起法的邪说。  
经论辨异:《楞伽经》堕萨迦耶邪见之我所见

   “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楞伽经》) 离于五阴名色等诸缘,而先有常住体性,则五阴为我所、五阴外有我,已堕萨迦耶邪见 之我所见。

  楞严伪谬 1-19.若离前尘,真心亦有分别性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楞严经》)  若离前尘,必无六识心生起,绝无分别觉知,伪大乘之“真心”实乃妄想法。  
   、缘根尘而生识 根、尘为缘而生识,依六识俱生想受而有分别觉知。


   比如: “眼.色缘生眼识……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 触俱生受.想.思。”(《杂阿含经》) “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一阿含经》)

  、若无六识,必无丝毫分别觉知 若离六尘,必无六识生起,绝无分别觉知。入于灭尽定就是如此,六识暂灭而无知无觉。 比如: 莲花色比丘尼曾“往暗林中。在一树下半跏而坐入灭尽定……时有五百群贼行劫盗已至 此……时莲花色尼至天明已。从定而起。便见大众行迹之处。便入定观见彼五百贼徒至此而 去。复观于我无丑恶事不。知无有过。”(《律》)

   、诸佛离于六识,也绝无分别觉知 一切众生乃至诸佛,皆依六识生起而有分别觉知。 比如,佛陀曾说:“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 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 (《长阿含经》) 无想定中不念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想,则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暂灭,故而 于前五尘毫无觉知。佛陀正是暂灭前五识而入无想定,从而暂离对身体苦痛的分别觉知。

   比如: “‘世尊!今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击杀二农夫兄弟及四头牛,故 集来大群众。然,世尊居住于何处耶?’‘友!我居住此处。’ ‘然者,皆不见甚么耶?’‘友!不见。’ ‘然者,世尊曾闻何声音耶?’‘友!我不闻何声音。’ ‘然者,世尊在睡眠耶?’‘友!我不在睡眠。’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耶?’‘友!唯然。’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亦不闻 其声音耶?’‘友!唯然。’ 福贵!尔时,彼等如是思惟:‘出家者如是平静心境而住,于其处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 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实不可思议,实稀有哉。’”(《长部》)

   世尊此时或入于无想定,或入于无色定,皆有意识而暂灭前五识,故而虽然清醒有知觉, 却不见色、不闻声,于前五尘毫无觉知。 若入灭尽定,连意识在内的六识皆已暂灭,则必毫无分别觉知。 若离前尘,而有分别觉知的“真心”,纯属伪作楞严者的妄想罢了。  

8

主题

32

回帖

138

积分

真种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5-1-24 14: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无根树 发表于 2014-11-20 16:35
请看宣化上人的开示

  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唯独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 ...

                  《法灭尽经》胡乱伪证《首楞严经》 。

    诸多伪经的造作者,习惯于为其自宗其它伪经作伪证,《法灭尽经》为首楞严、般舟三昧等伪经胡乱作证就是典型案例。  
     比如:
    ★“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法灭尽经》)。
    首先,此中《首楞严经》并非指《楞严经》,而是指比《楞严经》更早伪造的《首楞严三 昧经》,此经十个译本中有四个直接简译为《首楞严经》。在唐代之前,此经在汉地极具影响 力,凡提到《首楞严经》皆是指《首楞严三昧经》。不过,无论《法灭尽经》指的是《楞严经》 还是《首楞严三昧经》,都属于胡乱作伪证。 不仅《楞严经》错谬无数,《首楞严三昧经》同样错得惨不忍睹。

看看:所谓的楞严经最先灭去,不过是瞎解伪经以讹传讹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6: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论辨异:《密严经》谬说和合生识

   “眼色与明。是时复有触及作意。如是等法而为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和合生 识虚妄忆度。”(《密严经》) 首先,眼识之生起,唯依眼根与色尘,与明暗与否无关。

   比如:“眼.色缘生眼识”。(《杂阿含经》) 其次,眼识之生起,唯依眼根与色尘,与触无关。而触之生起,必待眼识生起之后,根、尘、识三事和合方才生触。

   比如: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杂阿含经》) 再次,眼识之生起,唯依眼根与色尘,与作意无关。而想与思等作意,必待眼识生起之 后,根、尘、识三事和合生触,方才有与触俱生之想与思等作意。

   比如: “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杂阿含经》) 耳、鼻、舌、身、意等识之生起亦复如是,缘根尘而生识,三事和合生触,触俱生受、 想、思。 缘根尘生识,就这么简单一件事,被《密严经》说得乱糟糟。  

  邪说举隅:索达吉以伪经为男女双运性交邪法辩护

   “《大乘密严经》中,也有一句与密宗双修类似的教言:‘与诸明妃众,离欲常欢娱, 此之观行法,萨埵之境界。’意思是,远离贪欲的人与明妃们一起享乐,这样的行为,实际上 是菩萨的境界。可见,双运、降伏并不是凡夫人所能做的”。(索达吉《什么是密宗?》) 索达吉多次长篇大论地对藏地男女邪淫双身法予以承认和辩护,栽赃说是释尊亲身示现 与女人性交传授的,鼓吹男女双运性交是凡夫唯一“即身成佛”之法。详见前文《索达吉为 喇嘛教“男女双修”编造邪说》。 索达吉口中所谓的降伏,其实就是杀人的诛法。 连性交与杀人这等黄暴力之事,都能被撒谎成性的“上师”们忽悠成殊胜的成佛 之法,世界上实在没有哪个外道堪比喇嘛教更黄、更暴力、更能忽悠了。详见前文《喇嘛教 是嗜血的夜叉教》。
  
楞严伪谬 1-20.法身,常住真心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 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楞严经》) 妄执离于五阴诸尘,有常住真心为法身,则堕于五阴为我所之萨迦耶见。
  
   佛陀反复强调:“予亦未曾见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而得永远如其状之存在,未 曾见如是之所有物也。”(《中部》) 一、教法与证法,喻为法身 法身,并非如像法后伪大乘所编造的,存在常住不坏的法性身,简称法身。于佛陀正法 中,佛陀所传之教法与圣者所成就之证法,比喻为法身。


   比如: “释师出世寿极短  肉体虽逝法身在 当令法本不断绝  阿难勿辞时说法 迦叶尊及圣众  弥勒梵释及四王 哀请阿难时发言  使如来教不灭尽”(《增一阿含经》) 这是把如来教法,也就是经藏、法藏等法本,比喻为法身。

   再比如: “契经今当分四段  次名增一二名中 三名曰长多璎珞  杂经在后为四分 尊者阿难作是念  如来法身不败坏永存于世不断绝  天人得闻成道果”(《增一阿含经》) 这是把《增一》、《中》、《长》与《杂》等四部《阿含经》──如来经藏,比喻为法身, 人、天听闻可得圣道。

   再比如: “阿难白佛言。设如来灭度之后。正法存世当经几时。佛告阿难曰。我灭度之后。法当 久存。迦叶佛灭度后。遗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难。如来弟子为少。莫作是观。东方弟子无 数亿千。南方弟子无数亿千。是故。阿难。当建此意。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 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增一阿含经》) 这还是把佛陀所传之教法、正法、遗法,比喻为法身。 除了佛陀清净教法以外,圣者所成就之证法同样比喻为法身。

   比如: “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复能教人成此五分法 身。身能教化。复能教人使行其法。”(《增一阿含经》) “若比丘戒身.定.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便为天.龙.鬼神所见供养。 可敬.可贵。天.人所奉。是故。诸比丘。当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无能过者。”(《增 一阿含经》) 这是把圣者所证成之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证法,比喻为法身,因证法共有五 分,又名五分法身。 唯有圣戒等四不坏净成就的初果以上之圣者,始可名为已具分证法身,究竟解脱者方可 名为五分法身具足。 凡夫众生完全不具一丝一毫的法身。

   比如: “其有比丘著利养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增一阿含经》) 法身唯圣者所证,凡夫尚且没有法身,则伪大乘所说生佛不二、同一法身更属妄言。
   比如
   “以真心是法家之身。凡圣同共一法身故。”(《宗镜录》) 之所以把佛陀所传之教法与圣者所成就之证法比喻为法身,皆因佛陀乃至一切圣者,看 重佛法与智慧甚于身命,乃至以法为身、以慧为命,合喻为常说的法身慧命。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4: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二、诸法皆无常、苦、无我,是为法性
    佛陀正法,诸法之决定共性名之为法性,即无常法性、苦法性、无我法性。

比如: “彼外地界虽如是伟大,犹知其无常性、知其坏法性、知其灭法性、知其变易法性。”(《中 部》) “无论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决定性亦定而住,一切行是无常…… 一切行是苦……一切法是无我。”(《增支部》) 无常是法性,苦是法性,无我是法性,且无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无常、苦、无我等法 性决定常住。 十二因缘法则及无常、苦、无我等诸法共性皆为常住法则。
  比如: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 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 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杂阿 含经》) 佛陀正法中,法身与法性是含义不同的两个名词,凡夫虽无法身,但必具法性,皆具无 常法性、苦法性、无我法性,却非能生万法的常住不坏法身、真心。
  比如: “无有如是分之自性,获得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之法,相似永住而应正住者。比丘! 若有如是分之自性,获得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法者,梵行住者则无能正尽苦。比丘!无 有如是分之自性,获得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法故,梵行住者有能正尽苦。”(《相应部》)  
经论辨异:《涅槃经》编造佛有常住不坏法身 佛灭后七百年像法时,龙树破和合僧、别立伪大乘僧团后,编造出一大批伪经,彻底颠 覆佛陀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教法,完全转化为常、乐、我、净的神我外道,佛有常 住不坏“法身”的概念也由此时炮制,但佛有法、报、化三身之说尚未形成。

  比如
  “我于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 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法身即是常乐我净……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 不动无有变易。”(《涅槃经》)
  再比如
  “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随顺世间示现入胎……”(《涅槃经》) 这种佛陀五阴即是常住法身的邪说,完全堕于五阴是我、五阴是如来的萨迦耶邪见。 龙树时代也开始编造本无差别的涅槃解脱有种种不同,以便抬高刚刚分裂出来的新教地 位为“大乘”,并贬低佛陀真正大乘阿含正法为“小乘”。
  比如
  “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言灯灭者即是罗汉所证涅 槃。”(《涅槃经》)

  “何因缘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 涅槃而般涅槃。”(《涅槃经》) 佛陀三乘共法之中,涅槃是离一切相之无为法、无对法、无差别法,根本不存在比阿罗 汉所证解脱与涅槃更殊胜、更究竟、更无上的涅槃。 比如: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 无胜如。”(《中阿含经》) “阿难!此俱解脱之外,且无更殊胜之解脱。”(《长部》) 佛陀与阿罗汉所证解脱与涅槃,无二无别,绝无更加优胜可言,这是伪大乘者不愿意听 到、搞不清楚、选择性眼盲、极力混淆并掩盖的真相。 再者,佛说“涅槃永不生”,这种舍利弗已入“小涅槃”的邪说,显然又与《法华经》中 授记舍利弗尊者不入涅槃、将于未来成佛之说大相径庭。 另外,再后来的伪大乘经中竟然编造出有形象、可讲法的“法身佛”,又是对伪大乘法身 无相之说的低俗化、下流化,不值一哂。  
邪说举隅:萧平实讹传众生身内各自拥有独立法身

  “真悟,便知如来藏法身不是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之能量胜性,一切有情各皆有其独一 无二之如来藏,非与他人共有一个遍满虚空的如来藏。”(萧平实《生命实相之辨证》) 萧平实所独创伪唯识邪说则更加荒谬,不仅完全背离佛陀正法,即使与佛灭后各时代流 变伪大乘各宗各教相比,亦皆颠倒,乃至与佛灭千年后形成的传统唯识学亦有天壤之别。像法时辗转流变形成的真心、佛性、法性、法身等,乃是生佛不二的唯一“大我”概念, 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能无所、无形无相、无来无去……
  比如
  “一切诸佛。同一法身。”(《华严经》)
  “以真心是法家之身。凡圣同共一法身故。”(《宗镜录》) 奈何萧平实依妄想而作种种颠倒之说: 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被颠倒为只在身内,而有内外方所; 生佛不二,同一法身,被颠倒为每位众生各自独有一不坏的小“我”,即有大小多少; 无能无所,被颠倒为有能生所生、能藏所藏; 无来无去,被颠倒为有来有去、有出有入; 无形无相,被颠倒为有形有相乃至肉眼可见法身──佛性第八识。
  比如
  萧平实:“佛性则是第八识”。(《阿含概论》P55) 诸如此类魔说,不一而足,其荒唐无稽不可言喻!这正是萧平实被整个当代佛教界一致 认定为神我外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详见拙作《千年魔网──“八识”邪说大起底》。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4: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伪谬 1-21.谁修证?谁解脱?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 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楞严经》) 骨子里都是我见的愚痴凡夫,才会生起:谁在活?谁在修?谁解脱?等邪见。本来无人、 无我、无佛、无众生,又哪来的“谁”呢?  

  一、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 众缘和合乃有假名众生,实无众生者

比如: “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 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杂阿含经》) “汝何言众生,汝行于魔见,此唯聚诸行,众生不可得。犹如诸支集,而起车之名,因 于有五蕴,而有众生名。”(《相应部》) “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作,因缘会而生,缘散即磨灭。”(《杂阿含经》) “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杂阿含经》) “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杂阿含经》) “一切所有皆归于空。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增一阿含经》)

二、诸佛亦皆无常、无我 诸佛亦尔,唯有空阴聚,因缘会而生,当计于无我,毕竟无常坏。

  比如: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增一阿含经》) “曩昔过去佛,及以当来者,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增一阿含经》) “佛得金刚身。犹为无常坏。诸佛金刚体。皆亦归无常。”(《长阿含经》)

  三、能熏所熏、能修所修,皆为识阴。

  若非要说有个“谁”修行、“谁”解脱,那就是能熏所熏、能修所修乃至解脱灭尽者── 无常妄想心识,即识阴,而不是子虚乌有的常住真心或法身。识阴既是能熏修之心,又是所熏修之心:听闻佛法的是识阴,建立正见正信的是识阴, 生起善心乃至持戒布施的是识阴,定慧增长的是识阴,放弃对五阴执著的还是识阴,放弃对 识阴自我执著与攀缘的还是识阴。

  比如: “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 天。”(《杂阿含经》) 所熏习的是心意识,即是无始劫来或入胎、或生天、或堕地狱乃至涅槃时灭尽的识阴, 佛陀又常称其为识神、神识、外识或欲识等,即外道所言常住神我。

  比如: “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杂阿含经》) “然复外识未应来趣。便不成胎。若复欲识来趣。父母不集。则非成胎……若复有时识 神趣胎。父行不在。则非成胎。”(《增一阿含经》) “父母集在一处。父母无患。识神来趣。然复父母俱相有儿。此则成胎。”(《增一阿含经》) “识神……死此生彼。从彼生此。”(《长阿含经》) “众生神我。死此生彼。”(《杂阿含经》) 若妄执神识为常住法身、不坏“我”,正是不得解脱的“慢”结。

  比如: “吾者是神识也。我者是形体之具也。于中起识生吾.我者。是名为憍慢结也。”(《增一 阿含经》) 若要解脱生死轮回,就要不计、不住、不著神识是我,认清神识无常、非我,才能断慢、 止慢无间等。入无余涅槃时,以不住、无著神识故,神识灭尽无有。

  比如: “不计识,不染识,不住识,不乐识是我者,便不复更受当来识。”(《中阿含经》) “佛告比丘。求慎比丘以入涅槃。无有神识。”(《杂阿含经》)

  四、愚痴凡夫方有此疑:谁生?谁死?

骨子里都是萨迦耶见的愚痴凡夫,若听到诸法无我,马上就会生起:若无我,谁生?即 生属谁?等邪见。 对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的问题,佛陀在《杂阿含·大空法经》中明确说,只有愚 痴凡夫才会回答“老死属我”,而这种邪见是“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其正 见为:一切诸法因缘所生故无我,缘生而有老死。“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 同样,对于“行属谁”的问题,邪见凡夫同样堕于我、我所:“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 是我所。”于此邪见“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 《杂阿含·大空法经》对应的南传《相应部》中,对于“生属谁”等问题,佛陀说“如 是之所问乃不相应”、“此非梵行住”。 本来无我,“生属谁”之问为不相应、非为正问。

  五、佛陀反复破斥“生属谁?”之邪见

  佛陀说五阴无我时,常有愚痴凡夫“起恶邪见”:谁活?即生属谁?谁当受报? 而每当有如此邪见之疑问时,佛陀只能再一次解说:五阴是无常,无常必是苦,苦则必 无我,本来一切缘生缘灭、毕竟无我、无我所,哪来的“生属谁?”此问为不相应、非为正 问。

  比如: “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无常,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世 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中 阿含经》)

  再比如: “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壳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 于未来世。谁当受报。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 无智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杂阿含经》)

  又比如: “摩揭陀国婆罗门居士等。作如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亦无我者。然何等法而是其 我。谁是有情。谁复是命者生者养育者。人及数取趣意生与摩纳能所作及造触受行住等。此 等诸法差别悉皆无我者。更有何物。不生不灭非三世有。而能作受。若人于可所作及不应作。 善恶之业所有果报。谁当受之。令舍此蕴而受彼蕴。尔时世尊。知此婆罗门居士等作如是念。 即告诸比丘曰。无智慧人不多闻故。便作是念。执我我所。不知无我及以我所。何以故。比 丘。从集生苦。证灭断苦。从集生行。证灭行灭。彼因缘灭彼灭。彼因缘故。能生诸有情次 第流转。如是因缘有情生灭。如来了知毕竟无我。”(《律》) 对于“谁受?”之问,佛陀说“如是之问乃非正。”(《相应部》)“我不说有受者,我若言 有受者,汝应问:‘为谁受?’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受?’我应如是答:‘触缘故有受,受 缘爱。’”(《杂阿含经》) 无明、行、识、名色乃至老死等十二因缘“属谁”之问,佛陀皆言“如是之问乃非正。” (《相应部》)。 假若佛说诸法有“我”,才可以问“生属谁?”然而,佛说诸法毕竟无我,又哪来的生属 谁?谁受报?谁轮回?谁修行?乃至伪作楞严者“其谁修证无生法忍”之问,亦非正问。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伪谬 1-22.虽成九次第定,亦执妄想误为真实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 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楞严经》) 初果就已破除所有邪见,知一切诸法无常、无我,皆非真实。而证得想受灭定的九次第 定,已可暂灭一切妄想分别,必是三果以上证得有余涅槃的圣者。妄执识心妄想误为真实常 住的,那正是伪大乘才有的根本邪见。  

   一、初果已破一切邪见

   初果就已破除所有邪见,知一切诸法无常、无我,知眼见、耳闻、身觉乃至意知等生死 妄想分别属于六识,皆非真实。 初果如实知一切妄想分别皆为虚妄,依此正见,方可进一步证得一切想受灭的灭尽定。 若妄执识心妄想误为真实,决无证成九次第定之理。

   二、证得九次第定必三果以上圣者

   一切凡夫外道极寂静处,是非想非非想定,绝不可能证得一切想受暂灭的灭尽定。若 证得想受灭定的九次第定,已可暂灭一切妄想分别,必为三果以上圣者。

   比如: “成就初静虑(注:初禅)者,欲想已灭;成就第二静虑者寻、伺已灭;成就第三静虑 者喜已灭;成就第四静虑者,出入息已灭;成就空无边处者,色想已灭;成就识无边处者, 空无边处想已灭;成就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已灭;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已 灭;成就想受灭者,想受皆灭也。”(《长部》) 依十二因缘,若想受灭,则必有生死大苦聚灭。故而,若证得灭尽定,则为已证得有余涅槃的三果(阿那含)或四果(阿罗汉)。

   三、见闻觉知皆为妄想、非为真实

   眼见、耳闻、身觉乃至意知等生死妄想分别,本属于六识,奈何《楞严经》后文中却误 以见、闻、觉、知等为真实常住──“见闻必不生灭”。 又且,误执识心妄想以为真实常住,正是伪大乘才有的萨迦耶见,详见前文《认贼作父: 伪大乘妄执识心为常住“真心”》。  

经论辨异:《楞伽经》谬说灭尽定

    “声闻辟支佛缘有为行入灭尽定。堕在可取能取境界。”(《楞伽经》) 因灭尽定中已灭一切想知取受,故而,灭尽定既不依作意等有为行得入,亦不依能取与 可取而入。

    比如: “比丘入灭尽定时。不作是念。我入灭尽定。然本如是修习心。以是故如是趣向。”(《中 阿含经》) “入灭正受。不言。我入灭正受。我当入灭正受。然先作如是渐息方便。如先方便。向 入正受。”(《杂阿含经》)

    “意识灭七识亦灭。”(《楞伽经》) 在伪大乘的“八识”邪说中,总别不分地以识阴为阿赖耶识“第八识”、根识不分地以意 根为末那识“第七识”。然而,在灭尽定中,意识灭,但所谓的“七识”即意根等诸根却不灭。

    比如: “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杂阿含经》) 详见拙作《千年魔网──“八识”邪说大起底》。  

邪说举隅:索达吉谬说灭尽定中存在意识

    “灭尽定时,没有真正的心,但也并非全部的心灭尽,细微的意识是存在的。”(索达 吉释《俱舍论》) 非想非非想定,八万四千大劫中唯有“我是非想非非想者”这一念微细意识存在。而灭 尽定中,包括非非想定八万四千大劫中唯有之一念微细想亦皆灭尽。

    比如: “比丘入灭尽定者。想及知灭。”(《中阿含经》)

楞严伪谬 1-23.阿难尊者尚未证果


    “佛告阿难……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楞严经》) 佛陀成道后度诸释氏童子出家,阿难尊者于出家当年雨安居中即证得初果圣果,这比子 虚乌有的楞严法会早了至少二十年。
  
    一、阿难尊者尚为童子时,佛陀就已度其出家


    比如: “世尊作如是念。此阿难陀童子逮后身。合于我法中而得出家为亲侍者。我所说法皆 能领受。更无遗失。我涅槃后成罗汉果。”(《律》)

    二、阿难尊者于其出家当年即证圣果 阿难尊者于其出家后当年雨安居中就已证得初果,即预流圣果。

    比如:“时,世尊先令剃发师优波离出家,后令彼诸释氏童子出家。时,具寿跋提于其雨安居 中,现证三明,具寿阿那律生天眼,具寿阿难现证预流果”。(《律》) 伪作楞严者讹传此经是佛陀在六十二岁时所讲,而阿难尊者证得圣果要比这子虚乌有的 楞严法会早了至少二十年。

    三、伪作楞严者,数数自相矛盾

  《楞严经》前文刚说完阿难尊者“虽得多闻不成圣果”,《楞严经》后文就数数自相矛盾。

    “(富楼那言)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楞严经》)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楞严经》)
  
经论辨异:《无量寿经》开篇即错,谬说阿难尊者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 曰……尊者阿难。”(《无量寿经》) 佛陀在世时,阿难尊者仅为初果,故而尚未证得初禅,毫无神通可言。

    一、依禅定,方可发起种种神通

    比如: “若人依初禅。善修习如意足得神通。是人则能从阿鼻地狱乃至阿迦尼吒天。身自在往 来……若有依初禅得天耳……若比丘依初禅。善修知他心通……若比丘依初禅善修宿命 通……若比丘依初禅善修天眼通。是人则能从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其中众生死此生彼。 皆悉能见。”(《律》)

    二、初果与二果圣者尚未离欲,必无禅定与神通

    初果与二果圣者若离欲而证禅定,必至少为三果圣者,不再还来欲界受生。

    比如: “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 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彼圣弟 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 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杂阿含经》) 故而,根本不存在证得初禅并发起神通的初果或二果圣者。

    三、离欲众生若闻法见道,则直接证三果

    离欲的色界梵天众生,或者证得四禅八定的离欲外道,听闻佛法时若见道,必得至少三 果。 《无量寿经》不仅谬说阿难尊者“神通已达”,还胡扯阿难尊者为具大神通的阿罗汉呢。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 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阿难陀。”(《无量寿经》) 阿难陀,即阿难尊者,他是在佛陀涅槃后、结集经藏前才证得阿罗汉果的。

    比如: “世尊作如是念。此阿难陀童子逮后身。合于我法中而得出家为亲侍者。我所说法皆 能领受。更无遗失。我涅槃后成罗汉果。”(《律》) “尔时世尊泥洹未久。大迦叶在毗舍离猕猴水边重阁讲堂。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皆是 阿罗汉。唯除阿难。”(《律》) 佛在世时,阿难尊者仅为初果,根本不是具大神通的阿罗汉,故而,《无量寿经》纯属瞎 说。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5: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论辨异:《俱舍论》谬说见道初果与二果圣者亦得禅定

    “于从灭定无烦恼,慈无量心与见道,罗汉果中出定者,作利害果立即受。”(《俱舍 论》)

    “对于从见道中刚刚出定者作利害之事果报也将立即感受,因为他已经获得了断除一 切见断的新转依无垢智慧……对从一来果与不来果中刚起定者作利害之事不会立即感受果 报,原因是他们断除见断的新转依无垢智慧已陈旧”。(索达吉释《俱舍论》)

    一、初果圣者必未得禅定

    见道位的初果,必定是尚未得禅定的,若新见道者哪怕只证得断尽欲界一切烦恼的初 禅,就必定是断五下分结的三果(阿那含)以上圣者,必非初果。

    比如: “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 含。”(《中阿含经》) “为舍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果)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难!在此,比丘由离依, 由舍诸不善法,由止息一切身之粗恶,而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而住之。”(《中部》) 可见,所谓见道者初果“出定”,就像说石女生儿一样,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

    二、一来果圣者同样未得禅定

    二果,又名斯陀含果或一来果。索达吉所说的一来果“起定”,也是妄想法,原因与见道位的初果尚未得禅定是一样的。

    三、智慧越“老旧”,智慧越高深

    首先,不同圣者之间,智慧只有高低深浅之分,却没有新旧之别。绝不可说,某人得道 时间久,其智慧就比新得道者智慧高。 其次,同一圣者的智慧,必定正向增长,智慧越“老旧”,智慧越高深。 不同圣者之间的智慧,虽然无法依新旧来衡量高低深浅,然而,同一圣者的智慧却必定 正向增长,得道越久者,其智慧相较之前则越高深。 新证初果的圣者,如果因根基、放逸或寿尽等种种因缘,当生不能再继续进证二果乃至 阿罗汉的话,即使禀赋根基差或放逸不精进的初果,多也绝对不会超过七往返生于天上 人间,即可得证涅槃,且于此期间绝对不会再堕落到三恶道中。

    比如: “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杂阿含经》) “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涅槃)。”(《杂阿含经》) 一切圣者都是“决定正向”于究竟解脱,不仅初果永远不会退转为凡夫,二果也必定不 会再退转成初果。二果命终,再来此世转生时或有隔阴之谜,纵然如此,一来此世亦必定不 退且必得究竟解脱。

    比如: “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必尽苦际。”(《增一阿含经》) 断五下分结的三果、断尽五上分结的四果,亦悉如是得不退法。

    比如: “断五下分结尽(三果)。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中阿含经》) “漏尽阿罗汉以更不复受有。净如天金。三毒五使永不复现。”(《增一阿含经》)

    故而,初果新见道的智慧,必定会随着时间而正向增长为二果乃至漏尽阿罗汉的智慧, 智慧越“老旧”,则智慧越高深。 初果新见道的智慧,哪怕劣放逸者,若经极七有人天往来,其智慧必定正向增长 至决定得无漏解脱。后身的智慧之力,已强大到必得无漏,乃至未得漏尽解脱之前,必无 断命因缘。

    比如: “后生人诸漏未亡。必无容有中间命断。”(《律》) “善贤念曰。彼腹中者可杀弃之。即便授与堕胎之药。然而此子是后生。虽知服毒反 成良药。”(《律》) 可见,所谓“一来果与不来果”,其见道的“无垢智慧已陈旧”而衰弱无力,同样为颠 倒说、非法说。  

   楞严伪谬 1-24.阿难尊者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 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楞严经》) 阿难尊者已是证得破除一切疑惑与邪见的初果圣者,唯自依、法依而不依人,而“无劳 我修”希冀他人“惠我三昧”等,皆为愚痴凡夫才有的邪见。  

    一、阿难尊者已得法入道

    阿难尊者已见圣道,破除一切邪见,自知身心与因果皆不相代,且身心皆已入道、入法、 已度,《楞严经》所谓“心不入道”纯属诽谤。 经中对见道者,如是说: “闻法.见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 得无畏。”(《杂阿含经》) “自作洲!自作归依处!勿作其他归依处;以法为洲,法为归依处,勿为其他归依处。” (《长部》) “若我现在或复去世。如是应知自为洲渚自为救护。法为洲渚法为救护。无别洲渚无别 归依。”(《律》)

    二、《楞严经》数数自相矛盾

    妄想依于他人或他力求得加持与解脱,是伪大乘信徒才有的妄想法。编造如来可以惠人 三昧与道果,亦是伪大乘经中才有的荒唐事,《楞严经》于此亦数数自打嘴巴。

    比如

    “待我佛顶神咒。摩邓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如摩邓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 爱欲。”(《楞严经》)

    “我一宣扬(神咒),(摩邓伽)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 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楞严 经》) 假若佛陀念咒可以加持无心修行的摩邓伽女得阿那含乃至阿罗汉,佛陀早就加持阿难尊 者得三昧与道果成阿罗汉了。 伪大乘经中此类违背因果、惠人三昧与道果的荒谬事,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比如

    “放摩尼髻清净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位,成就无量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乃至十种清净意,具足无量甚深三昧。”(《华严经》)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5: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论辨异:《观无量寿经》硬改历史,谬说频婆娑罗王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 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观无量寿经》) 阿那含(三果)离欲故,假若命终,则必往生色界梵天,不再还来欲界人、天受生,因 而又名不还果。 而实际上,经律之中,皆记频婆娑罗王得须陀洹(初果),命终之后往生欲界四天王天, 为毗沙门天王太子。

  比如: “得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自从是来。常照明诸法。得须陀洹。不堕恶道。”(《长阿含·阇 尼沙经》) 频婆娑罗王在释迦佛处闻法见道证得初果,往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后,正努力进修,希 望成为二果圣者,即一来者。

  比如: “世尊!非是世尊所教之外,非善逝所教之外者。我由初则一向归依信仰世尊以来。 长久我不堕恶趣,知不堕恶趣,又希望为一来者而住。”(《长部·阇尼沙经》) 《律》中对此亦有如是记载。 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又译为影坚王、影胜王,闻佛陀说法而见谛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即预流果。

  比如: “尔时世尊说此法时。摩揭陀主频毗娑罗王……得法眼净。”(《律》) “尔时世尊于杖林中。令摩揭陀影胜王得见谛已。”(《律》) 对于频婆娑罗王的宿世因果,《律》中亦有解说。

  比如: “佛告诸比丘。于汝意云何。尔时陶家人者。今影胜王是。当于尔时向辟支佛。心恶 意口出粗语。业成熟故。今刺脚闭在房中饥渴饿死。由生悔心发愿力故。彼业成熟。得生 王宫富贵多财。于世尊所。破二十种身见山峰。以慧穿穴。证得预流果。”(《律》) 对于频婆娑罗王被囚禁、命终往生四天王之北方多闻毗沙门天、名胜仙(即阇尼沙或胜 诸结使者之义)等,亦皆有相关记载。

  比如: “尔时世尊告大目犍连曰。汝往影胜王所可传我语……王问大目连曰。何处有好食饮。 于时目连答曰。于四天王处有好食饮……便即舍命。于北方天王宫。在天膝上忽然化生。时 薜室罗末拏天问曰。汝是谁耶。曰我名胜仙。”(《律》) 即便是伪大乘诸经,亦可证明《观无量寿经》所谓的“自然增进成阿那含”,纯属硬改历 史。

  比如
  “耆婆复言。(阿阇世)大王。当知如是业者罪兼二种。一者杀害父王。二者杀须陀 洹。”(《涅槃经》) 凡此种种可见,频婆娑罗王被杀时也只是证得须陀洹(初果)、命终转生到四天王天,他 既没有证得阿那含(三果)而往生色界梵天,也没有往生极乐世界。 若佛陀发光就可以加持他人得离欲而证得三果的话,阿难尊者早就应该证得三果了。而 实际上,直到佛陀入灭时,阿难尊者仍未离欲,也毫无神通可言。 另外,《观无量寿经》中对阿难尊者神通大展的记载。

  “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 同样是硬改历史。 前面《律》中明确说世尊只是敕目犍连前往,并未命阿难尊者随同,况且阿难尊者于佛 在世时也没有神通,根本不可能神通大展“从空而来”。 顺便一说,证得初果的频婆娑罗王多七生必究竟解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竟如此硬 改历史: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乃至未来一切诸佛出世时,频婆娑罗王都将生生 世世转生为国王作施主,“厌离生死修解脱因”,千千万万次地转生人间而仍然不得究竟解脱, 实为荒唐。
  
  邪说举隅:索达吉讹传“上师加持”邪说


  “修行必须依靠一种特殊的加持”、“现在很多人希望通过密宗、禅宗的修行认识心 的本性,这首先需要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加持更为殊胜。也可以说,我们的成就与上师的 加持是离不开的,任何一个开悟、任何一种境界,完全依靠上师而获得。”“不断祈祷上师的 加持。”(索达吉《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喇嘛教“四皈依”,是破三皈依的邪说。而与此破三皈依邪说相关联的,还有索达吉所宣 扬的另一邪说,即修行必须依靠“上师加持”。

  索达吉不仅编造修行必须依靠“上师加持”,还胡扯说,佛陀已经涅槃两千五百多年了, 唯有“上师”才有加持力。索达吉为了抬高他自己这位“上师”甚至不惜贬低佛陀。 假如任何开悟必须完全依止并依靠“上师”的加持才能获得,则世间永远不会出现无师 自觉的辟支佛或大觉佛陀了。 假如辟支佛或大觉佛陀也是依止并依靠他人的加持而得成就,也就不能被称为于无佛无 法时代的独自觉悟者了。 假如“加持”可以使人解脱的话,身为佛陀堂弟、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应该早就于佛 陀在世时经佛陀加持而得阿罗汉道了。

  真正的修行,必自依、法依而不依人,且一切圣者都已“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 信。不由他度。” 《律》中有这样一个公案:造五逆重罪之一“杀母”、命终堕无间地狱的邬波驮耶,其生 前“杀母”后虽一生精勤忏悔、依法修行、度人无数,但因犯五逆故而必不得圣戒、不证道 果,反倒是其“诸弟子证阿罗汉”。 可见,见道解脱合该自依止、法依止,即依法自度,不仅与他人或外力“加持”无关, 也根本没有“加持”可以使人开悟之事,邬波驮耶诸弟子证阿罗汉亦非由邬波驮耶加持而得。 欲求他人与外力“加持”而得开悟解脱者,必是心有外求之外道凡夫辈。

  真正修行讲的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邪教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大肆宣扬 仅靠自己依法修行无法获得成就,妄言一切证悟必须依靠“上师”的加持,从而为其信徒戴 上精神枷锁、成为其精神奴隶。 索达吉所说的开悟与成就“完全依靠上师而获得”,与“XX 大法”的李大师所编造的“修 在自己,功在师父”如出一辙,都是完全违背佛陀依自、依法、不依人教诲的魔说。 欲证道则必自依、法依、不依于他,若不相信唯自依、依法才能见道与解脱,则证果的 基本条件都失去了,必是不可能得圣道的愚痴凡夫。 对依自、依法才可证果的疑,是造成人们不能证果的关键原因之一。证得初果必须要断除身见、戒禁取见和疑这三个结。

  疑结的烦恼会障碍修行,若听信索达吉等辈魔说而 疑依自、依法就可得道,对依靠自己即可证果失去了信心,那就绝无修成得道的可能了。而 那些还在疑自己是否已经证果,疑惑自己是否得圣道者,一定还是不具足四不坏净的凡夫。 佛陀说:“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 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中阿含经》) 见谛的圣者,绝对不会舍离自依止、法依止,更不会外求“上师”,因为这些必定是凡夫 所为。

  另外,以佛陀正法律为师,依法不依人,是佛陀涅槃前的后教诲。 比如: “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之大师。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 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长部》) 身心与因果皆不相代,自己一切所作皆必成熟于自身五阴,即所谓果报必自受,即使是 佛陀,也无法以所谓的“加持”改变或代受他人业报,一切咒术亦为枉然。

  比如: “世尊闻释氏沙罗疾病委笃。晨朝着衣持钵。入迦维罗卫国乞食。次到释氏沙罗舍。释 氏沙罗遥见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说三受。如差摩迦修多罗广说。乃至患苦但增不损。”(《杂 阿含经》) “(老病死等)来至此身。不可障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去。” (《增一阿含经》) “为人咒病。或诵恶术。或为善咒。或为医方.针灸.药石。疗治众病。入我法者。无 如是事。”(《长阿含经》) 故而,若必欲求所谓“加持”的话,唯有自己与佛陀正法律,才具有真正无上的加持力。 换句话说,还是佛陀所教导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伪谬 1-25.无眼根者,亦有所见

   “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 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楞严经》) 若有所见,必为眼见。缘眼与色,生眼识并俱生色想。若无眼根,必无所见。妄执有常 住不亏不损的“见性”存在,则堕萨迦耶见。  

    一、若有所见,必为眼见

    缘眼根与色尘,生眼识,才有称为“见”的觉受想知生起。

    比如: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如眼.耳.鼻.舌.身.意 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杂阿含经》) 缘六根与六尘,生起六识,才有见、闻、嗅、尝、觉、知六种触受觉知生起。

    比如: “眼触见色。耳触闻声。鼻触嗅香。舌触尝味。身触觉触。意触知法。”(《中阿含经》) “见者以眼见,闻者以耳闻,觉者以鼻嗅、以舌味、以身触,知者以心识也。”(《律》) 若有所见,必为眼见。若无眼根,必无眼识,亦无所见。

    二、若有色想,必有眼识

    若有所见乃至有所色想,皆为眼根与色尘为缘,生起眼识,而有色想与见觉。

    比如: “彼感受即想之:彼想即识知之。”(《中部》) “缘眼于色而眼识生。三事和合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以想所受者,即觉知所想者”。 (《中部》) 一切未得无想定或无色定的众生,皆不能须臾暂灭色想与眼识等前五识,即使证得色界 极四禅者,亦概莫能外,同样是有色想、有见觉、有眼识的。 肉眼损坏的盲人,亦不能须臾暂灭种种色想,当下必有眼识与眼根存在。


    三、肉眼损坏的盲人,亦有净色眼根

  《楞严经》所说“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显然指的是可见的浮根肉眼,而生起眼识 见觉的真正眼根是不可见的净色根。

    比如: “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 是说。”(《杂阿含经》) 盲人亦有种种色想、见觉乃至会生起所谓“幻视”,皆因其浮根肉眼虽坏,真正净色眼根 并未损坏。生起天眼者,即使不用肉眼亦可见诸色,皆因真正的眼根是不可见的净色根。 假若损坏浮根即可灭除受想,乃至损坏肉身六根即可灭尽六识而入无余涅槃,结论将何 其荒唐。 《楞严经》后文所谓“阿那律陀无目而见”亦属胡扯。 阿那律尊者并非无目而见。天眼也是眼,天目亦是目!

     四、见闻觉知,并非常住不坏“我”

    一切见、闻、嗅、尝、觉、知等觉受,都是与六识俱生的缘生缘灭之法,既非我所,亦 非常住不坏的神我。

    比如: “若见闻识知。所得所观。意所思念。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 我非彼有。亦非是神。”(《中阿含经》) 即使是大觉佛陀,同样以眼见色,根本不存在常住不亏不损的“见性”。

    比如: “世尊以眼见色……耳……鼻……舌……身……世尊有此意,世尊以意识法”。(《相应 部》) 即使是大觉佛陀,若灭除色想与眼识,见觉随之而灭,同样不见不闻,绝无常住不亏的 “见性”。

    比如: “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佛陀)不见又不闻其声音”。(《长部》) 佛陀早有精辟论断,如《楞严经》这般所言“见性实我”、“见性必我”──若妄执有常 住不坏“见性”,此邪见必于见、闻、觉、知等缘生法中生。

    比如: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杂阿含经》) 未得无想定、无色定或灭尽定的众生,由于其眼识既刹那生灭又相续不绝乃至不可须臾 暂灭,伪大乘则因眼识见觉一直存在,而妄执眼识为常住不灭的“见性”。 然而,无色天诸众生,净色所成之眼根已灭,眼识与色想亦灭,必见觉全无,《楞严经》所谓“见何亏损”必是妄想。

    比如: “眼处灭。色想则离。”(《杂阿含经》) “成就空无边处者,色想已灭”。(《长部》) 彼无眼者,必见全无!  

   经论辨异:《瑜伽师地论》讹传睡眠中意识断灭无心

    “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余依涅槃界位。 如是六位。名无心地。”(《瑜伽师地论》) 无著伪菩萨假托弥勒菩萨之名编造的《瑜伽师地论》,可谓错谬连连,讹传睡眠中意识断 灭为无心即其一例。 一切未得无想定或无色定的众生,皆不能须臾暂灭眼识等前五识,与此类似,一切未证 灭尽定的众生,皆不能刹那暂灭六识,无论眠熟、闷绝还是诸禅之中概莫能外,哪怕证得无 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也同样是有想、有知、有意识的,都不可称为无心。 一切凡夫之意识流,既刹那生灭、须臾转变,又日日夜夜、生生世世相续不断,此识灭 已,异识相续,绝无断灭,故而,佛陀称“想”为“三世共会”之法。

    比如: “复观人意识流,相续不断”。(《长部》) “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杂阿含经》) “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增一阿含经》) 不仅科学已证明睡眠中意识脑波从未停息,佛陀也说睡眠之中是想知不灭的。

    比如: “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立念在身。有知有见。”“行 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中阿含经》) “于睡眠、醒寤、行、止、坐、听、言、默有正知。”(《长部》) 若不能于睡眠之中保持正念正知、正智一心,即为失于正念而不正知的散乱心、颠倒心, 但却绝非意识断灭之无心。

    比如: “佛种种呵责。汝等不应散乱心眠。若散乱心眠犯突吉罗。”(《律》) “若比丘乱念不一心眠时。有五过失。”(《律》) 顺便提一句,《瑜伽师地论》中所谓“无想定位”与“无想生位”皆意识断灭无心,亦属 讹传之相似伪法。

    比如: “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中阿含经》) “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中阿含经》) 可见,无论“无想定位”还是“无想生位”,皆有想、有念、意识不灭。 详见拙作《千年魔网──“八识”邪说大起底》。  

   楞严伪谬 1-26.憍陈如因悟客尘二字开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不住名 客。住名主人。”(《楞严经》) 经中反复记说,佛陀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于四圣谛三转法轮,尊者憍陈如以见四 圣谛、破二十种萨迦耶见、知诸法无我而开悟证果。若妄执有常住主宰──住名主人,则为萨迦耶见,已堕神我外道。四圣谛,是唯一解脱乃至诸佛成佛之了义大乘法,阿罗汉、辟支佛乃至诸佛,皆依此 。

    三 乘共法得悟诸法无我、空寂无主、证第一义。

    比如: “大师.弟子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同第一义。”(《杂阿含经》) “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 义。”(《中阿含经》) “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阿罗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辟支佛道 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杂阿含经》) “诸比丘!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故,名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相应部》) 可见,一切诸圣,开悟,悟的唯是四圣谛;见道,见的唯是四圣谛;修道,修的唯是四 圣谛;证道,证的唯是四圣谛。 尊者憍陈如亦因佛陀在鹿野苑于四圣谛三转法轮,而见四圣谛、破二十种萨迦耶见、知 诸法无我而开悟证果。若妄执有常住主宰──住名主人,恰为颠倒邪见。

    比如: “五比丘当知。此四谛者。三转十二行。如实不知者。则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我 分别此四谛三转十二行。如实知之。是故成无上至真.等正觉。尔时。说此法时。阿若拘邻 (即憍陈如)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增一阿含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系列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4-4-24 14:43 , Processed in 0.08009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