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陈健 发表于 2014-12-20 05:30:47

黄帝外经第五章命根养生篇探微

本帖最后由 山东陈健 于 2014-12-20 18:22 编辑

命根养生篇: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1),可得闻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2)。天锡人以长生之命(3),地锡人以长生之根(4)。天地锡人以命根者(5),父母子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则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于精之中(6),魂属阳,魄属阴,魂趋生,魄趋死。夫魂魄皆神也(7)。凡人皆有神,内存则生,外游则死。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  广成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伯高曰:夫精者,非肾中之水乎?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在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岐伯曰:水火原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8)。

山东陈健 发表于 2014-12-20 05:33:11

注 解:(1)养生之道:这里所讲的养生完全不同于今天满目琳琅的各种都市养生。今天的人们完全忘记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养生瑰宝——金丹大道,内丹养生法是中国几千年来独有的,外人永远无法窃取的民族文化精魂,她只在人体自身上用精、气、神培养出来的烂熳的生命之花,结出的璀璨之果。岂能与今天所流行的完全物化的药物,饮食等等外行养生所能比肩的。(2)天地之道:天和地各有其生命化生的因果规律。按《道德经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讲,人就应该效法天地生命产生的规律,才能达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3)天锡人以长生之命:锡,通赐。长生之命,按古人所说,人的寿命应该是与天地共存,长生不老的,《内经》上就有讲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这本是上天赐给人的力量和资格,但人类却因为自己的原因丢失了这一先天条件。(4)地锡人以长生之根:宇宙诞生了生命因子的合成精华——人,而把她放在了地球这座美丽的家园,同时孕育了宇宙生命的胚芽,就是人体内的元精,并且而产生了源源不断地滋养人后天生命的万物,所以说人的生命之根是大地赐予的。(5)天地锡人以命根:天地《周易》中说是乾坤二卦,而乾坤二卦就是人的父母,天的阴阳相合而产生地球,地的阴阳相合产生了人类,人的父母相合产生子嗣,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所以说人的命根就是天地相合而赐予,而生成。(6)魂魄藏于精之中:既然人身是由父母阳气阴精组合而成的,那么所合成体中就包含有人的阴阳能量,古人把这两股合成一体的能量名之为魂魄。今天有一班所谓科学权威人士竟然把魂魄斥之为迷信,他们不知道魂魄产生的源头,要是照他们这样的说法,那么人自己的存在首先就是不科学的了,因为魂魄就是人自身阴阳的别名。精,其实就是整个人的生命,包括肉体以及肉体产生的能量。(7)夫魂魄皆神也:提到“神”字,现代自命为懂科学的人就会自然地产生排斥感。其实所谓的“神”,就是指道的本体在实际作用中产生的神奇效果而已。这里的魂魄都是阴阳本源利用人体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会产生出很多神奇结果,这些结果在古代用文字表达的名词就叫做魂魄的神。(8)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这句话所描述的情景就是《外经》涉及到的养生核心——内丹学,属于道家正统阐教,为什么叫做阐教呢?因为它的修炼方法,它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都是阐述了宇宙生命产生转化的过程,在内丹的修炼中,人自身小宇宙中所发生和感受到的一切量与质的变化发展都是和大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极其地相似。如本条中的补肾水以济心火,心就会不再躁动而归于平寂,这一水火既济的过程就是宇宙由混沌中产生阴阳,化生水火,而后水火既济归于外寂而内里无时无处不动的今天的宇宙生命模式。这一现象用之于后天医疗中可以治疗心肾不交的相火偏亢之症,用在先天修炼中以神光(即二目交并的光在寂静中得到元神的指导下所获得的阴阳相交,归于胎息大定的神奇效果)。

山东陈健 发表于 2014-12-20 05:34:57

探 微:     这一章紧接前文“回天”“延寿”之说,提出了具体的修炼大道的方法,请读者诸君耐心细察,学得这一秘诀就会知道圣祖著作经书的良苦用心了,千万不能因为文中谈到其它似乎与修炼无关的话题就草草略过,要知道读经正是养心炼已的最好方法,当您能够洗去心中凡尘燥火,静下心来读经时,您事实上已经开始了修炼的第一步了。吕纯阳祖师丹经有云:“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外经》前面开宗明义就教人:“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内经》也教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道德经》中说:“哉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所以说降心炼己就是修炼内丹术的第一步着手之法。     未修炼的凡俗之人,每天在欲望的驱使下,苟苟营营,忙忙碌碌,从来都没有一时一刻的静止,正好助长了心火上炎而不断地消耗肾中先天真水,水越枯干虚火越旺,形成了“火水未济卦。”所以必须通过修心降火,肾水滋生来形成“水火既济卦”,身内阴阳才能平衡和谐。    诗云:          心猿拴住莫须驰,便是金丹将熟时。          海上回头君欲笑,原来大道是聋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帝外经第五章命根养生篇探微